金价大跌引发热议_金价跌到底了吗

长期以来,很多投资者以为黄金是规避风险的港口,都把黄金作为投资保险的工具。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如连续的QE3、QE4)也没能拉高黄金的价格。

这一方面是由于黄金买卖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的抛售,引发对冲基金和大型投资机构相继减持黄金。

另一方面反映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自信,开始大胆地把钱投入风险较高的资产,比如股票;归根到底,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明白了,黄金只有在合理价位以下买入,才有可能保值增值,而当下的金价显然高处不胜寒。

近年来一直唱多黄金的高盛,去年12月底下调了其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黄金目标价,并预计2013年的黄金周期会下跌;更让黄金投资者陷入恐惧的是,高盛的分析师进一步预测说,今后5年,黄金的长期价格将为1200美元一盎司(和我前年开始就提出的黄金合理价位一致)。

这一预测,令做多黄金的投资者(听信金价将攀升至每盎司5000美元、甚至上万美元)情何以堪?

股市已经高出不胜寒,房市依然不稳定,其他资产也几乎都深陷泡沫之中,价格也将走低。看来看去,广大投资者的眼中似乎只剩下黄金这个最后堡垒,能确保财富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货币用银本位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对货币对需求猛然增长,遂而更换为金本位制,也就是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

但因为金属货币毕竟有限,当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时,社会流通的货币减少,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上个世纪美国大萧条,就是因为生产力大大超过黄金的总量形成产能过剩,使商品无法兑现。之后金本位制被废除,信用货币取代了黄金,黄金的货币属性逐渐变弱化,令黄金成为了贵金属,自有其合理的价位,与其他任何商品的价格一样,都由供求关系来决定。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达到一定的高度,人们没有能力购买时,需求就会下降。黄金应该也不例外。

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形成了“乱世藏金”的信仰,使黄金有异于其他商品,除了作为金饰品和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外,还逐渐演变成了既可低买高卖,又可逢高做空—华尔街最佳的投机炒作工具。

有人会问何以见得?因为商品是用来消费和使用的,人们不会购买100个电视机放家里,除非电视机能低买高卖来盈利;而且商品不存在泡沫,只有当商品转化为资产之后,比如黄金,才会因炒作而产生泡沫。

个人愚见,希望对你有用。望纳。谢谢

近段时间以来,黄金价格如同坐上了云霄飞车,先是势如破竹地大跌,而后实金市场大热,据说“中国大妈”们奋勇扫金,直教全球市场为之动容。

具体而言,在4月中旬,国际黄金价格一度出现暴跌。致使4月中旬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比年初跌近19%,从每盎司1694美元跌至每盎司1380美元。

黄金价格下跌一方面触发机构投资者急速抛盘,另一方面引起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居民的大肆逢低买入。这种现象最后演绎成为频频乐道的“中国大妈”逼退华尔街巨鳄的精彩故事。

市场悲观者认为,黄金牛市已经终结,金价将迈入熊市。市场乐观者认为,中国、印度等黄金大买家的强劲需求仍在,国际金价正在深度调整后会重归上行通道。

那么,未来黄金价格将呈现出怎样的走势呢?

对于未来黄金价格的走势而言,乐观者估计,当前的黄金跌势属于非常环境下的暂时现象,长期看,金价可能会继续受到新兴市场央行购买实物黄金储备的强劲支撑,尤其是未来10年内还将有10亿新的黄金消费者入市,这意味着支持金价反弹的基本面仍然存在。

目前,甚至连前期看空黄金的高盛也已不再看空黄金,并向金融市场传递金价反弹的讯号。与此同时,亚洲新兴的中产阶级受制于投资渠道狭窄,而偏好投资黄金商品。

由此带来的新消费量也就几百吨左右,而全球黄金产量每年保持在3000吨左右,若相比较于全球央行对黄金储备需求而言,亚洲的黄金消费需求显然很难能长期支持黄金价格持续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