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奉系军阀的奉系军阀的特点

2.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3.一道菜 叫一品脆骨 但是网上找的都不是我吃过的

4.急需荆楚地区或郧阳地区(十堰各县市的最好)的年俗介绍 求各位大人帮忙

三家湾大豆油价格_三家湾大豆油价格查询

特点一

辣菜多,酱香足

提及辣,不得不说川菜,麻辣干香足以概括。而湘菜的辣与此不同,麻味降低,酱香浓,它是一种带有厚重咸香味的辣。这种味道已被各个菜系接受,稍加改之,即可适应当地市场。

特点二

盛器多,巧保温

大多数湘菜,可按盛器划分多个系列,例如干锅系列、铁板系列、沙煲系列、沙锅系列等,单看盛器就知道湘厨很注重菜品温度的保持。大部份菜品的器皿,都是用支火加热的形式上桌,既活跃了现场气氛,又保证了菜品的温度。

除了借助盛器保温外,湘菜也多汤菜,例如做娃娃菜就会用高汤调制,汤汁足,自然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特点三

本土调料占80%

进入湘菜厨房,和其它菜系不同的是,灶台上的调料五花八门,少说也有20多种,其中以本土调料为主。

浏阳的豆豉、茶陵的蒜、湘潭的酱油、双峰的辣酱、长沙的玉和醋、浏阳河的小曲、醴陵的老姜、辣妹子辣椒酱等等,调料的使用,足以彰显出湘菜个性。

同时,你还会发现有粤菜调料的影子,豉油皇、XO酱、蚝油、排骨酱等已经完全渗透到湘菜中来,并且深深影响着它。湘菜用调料多,正是其菜品复合味浓郁的一个原因。

特点四

原材料,土掉渣

湘菜受追捧的原因之一,就是原材料“够土”,正是这股土香土色,才让它变得有看点,因有极大的顾客适应面。

湖南的原材料,基本全靠当地的土特产来“撑席面”,像腊肉就是湖南特产,凡禽畜水产等肉类都可以用来腌制,色泽红亮,烟香味浓,肥而不腻。

还有湖南原料市场最近流行的风干菜,例如风干大头菜、风干豆角、风干黄瓜等,将新鲜的蔬菜经过脱水后制成风干菜,口感干香。

风干菜烹制前先用清水发制,炒时不停翻锅,防止口感太韧,咬不动。特色的食材还有酱香鸭、水晶粉丝、腊八豆等。

特点五

熟猪油,香辣油

很多其它菜系的师傅一直苦苦钻研湘菜为何有如此醇厚的后味,其实秘诀就在两大油上。

第一,熟猪油

湘菜师傅炒菜时习惯用熟猪油,这是湘菜独特风味的重要源头。用它烹制的菜品要趁热食用,否则放凉后会有一种油腥气,所以湘菜常用支火加热来保温菜品。用熟猪油的同时,湘菜师傅们还会适当的加入豆油、色拉油、麻油、黄油混合着用。

第二,自制香辣油

它不同于川菜辣油,没有浓郁的香料味,而是有独特的清香味,是用新鲜的蔬菜熬制,几乎每道湘菜里都会用到自制香辣油。

制作方法如下:

1、将20千克大豆油和10千克猪大油一起下入锅中,加热至三成热,然后下入西芹块、胡萝卜、干葱头、大葱、大姜、香菜各1千克,250克鲜紫苏叶(起上色增香作用),用小火慢熬40分钟。

2、将以上原料捞出后,下入10千克自磨辣椒片,再慢火熬40分钟,过滤即成。

注意:

下辣椒片时要一勺一勺的放,慢慢炸,不要令其沸锅。

特点六

备料细,出菜快

湘菜的一大特点就是出菜极快,追其原因,是因为准备工作做的好。

很多外地厨师去湖南学习,发现湘厨炒菜时非常简单,起锅、抓一把小料、舀一勺调料、翻锅出菜,就是这么简单的流程,炒出来的菜肴却独具特色。

不要小看这抓一把小料和舀一勺调料,里面大有乾坤。小料、调料都是事先加工好的,炸蒜子、泡姜水、干煸肉末、自制辣油等,每一个都是精心制作的,对菜肴味道起着决定作用。

特点七

用酱油,多次放

湘厨用酱油很另类、很讲究,不像有些师傅做菜时,就淋一勺酱油。湘厨用酱油分N次入菜,每一次的数量、作用、酱油种类都不同。

如湖南小炒肉,仅用了盐、味精、酱油这三个调料,而炒出正宗的湘菜味道全在酱油的用法上。

烹炒时,首先将200克的猪前腿肉,用20克美极鲜味汁腌制入味,起到祛腥、增加底味的作用,并且不会抢了原料自身的味道。

再将腌制入味的肉片下入五成热油锅煸炒,当肉变色时(八成熟左右),下入10克黄豆酱油,起增加色泽的作用,以酱色红亮为宜。

当这道菜马上起锅时,最后下入5克黄豆酱油,用急火爆出锅气,烹出酱香味。三次用酱油,作用都不一样。

奉系军阀的奉系军阀的特点

澄海置县始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澄海县明、清隶属于潮州府,民国时期隶属于潮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隶属于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潮汕区专员公署、粤东行署、汕头专员公署、汕头专区革命委员会、汕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2月起,澄海成为汕头市市辖县。1994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澄海市由汕头市代管。200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调整,澄海撤市设区,成为汕头市辖区。

特色产业 玩具礼品业是澄海最具有特色的行业,也是澄海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它的形成和聚集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澄海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拓展外经贸发展空间,对规模较大企业实行用电、用水优惠,着力为企业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玩具礼品做强做大,涌现出奥迪、骅威等产值超亿元企业和10多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了产业链上一批中小企业的专业生产。政府还转变职能,帮助企业组建了玩具协会、工艺美术协会,行业间规范管理,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区从事玩具礼品生产的企业达2800多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四成,连同带动的产业增加值,已是全区国内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澄海是“中国抽纱”两大发源地之一,纺织服装工业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充分利用侨乡优势,通过“三来一补”,兴起“三资”企业,发展民营经济,使纺织服装工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在毛织服装业招商引资方面,注重“项目带动”,采用内外联手的方式,实行遵循市场法则的产业链招商,通过合作经营,使毛织服装业能够更加敏捷地捕捉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商要,从而进一步提升澄海毛织服装业的产业档次,增强产业竞争力。涌现出“金奇洋服”、“鸿泰毛衫”、“万沣毛衫”、“天辉毛衫”、“雄业毛衫”、“群发毛衫”等一批产品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成为仅次于玩具礼品行业的第二支柱行业。 澄海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总面积345.23平方千米。总人口75万人(2008年)。 区人民政府驻澄华街道文冠路,邮编:515800。代码:440515。区号:0754。拼音:Chenghai Qu

基本概况

澄海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的韩江下游三角洲,东南临南海,西南紧邻汕头特区,西北接潮州市,东北接饶平,南与南澳隔海相望,总面积402.5平方公里。 澄海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宜人,酷热期短,无霜期长,四季不甚分明。 澄海,人杰地灵,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区境位于粤东韩江下游出海口,水网密布,海河堤线长,历史上春旱、夏涝、秋潮、冬涸,自然灾害较多。全市总面积402.5平方公里。总人口 69.79万(2000年末户籍人口),人稠地狭,人口密度居全国各建制县(改区前)之冠。旅居海外华侨众多,是个著名侨乡。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全面实行改革开放、调整结构之后,澄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国后,澄海历任党政领导及农林水部门,十分注意农田基本建设,实施治水改土,修建“六桥二堤”,从根本上改善水利条件,提高抗灾能力,1991年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澄海通国精耕细作,科学种田,增加农业投入,终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先后获得全国第一个“粮食千斤县”和全国第一个“吨谷县”的光荣称号。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澄海工业生产(含乡镇工业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产值倍增,“三大产业”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57.6:29.6:12.8,到2000年成为18.4:48.4:33.2。因此,澄海置县后国民经济长期经历“耕三渔七”、“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格局,已成为历史时代的轨迹。工业、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飞快发展。包括收入、消费、居住、储蓄等方面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全区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由1995年的48.2%降到2000年的44.85%。商业贸易呈现购销两旺;外经贸进出口总额、合同及实际利用外资款额不段增长。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及旅游事业日新月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自然地理

位于东经116.80°北纬23.48° 全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一山一水八分地”之称。全区总面积345.2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22平方公里,约占80%;丘陵坡地42平方公里,约占10%;水域面积占9.6%。 澄海的土壤分布于赤红壤地带,耕地土壤肥力属中等,但地势平坦连片方格化,水稻土占八成,成熟化程度高,而且排灌十分方便,可以水旱轮作,生产潜力大。

人口状况

澄海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区)份。全区总人口75万人,总面积345.23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约2056人。 澄海文化基础较好。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累计为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15243名学生。现全区拥有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51万名。 澄海区15-64岁的人口为56万多人,占总人口66%。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构成年轻,文化素质较好,因而劳动力素质较好。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不断发展,澄海外来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现在,常年外来人口保持在10万人以上。 澄海是广东省著名侨乡,有旅外侨胞约75万人。 澄海人杰地灵,文教昌明,俊才辈出。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哺育出潮州前八贤中的卢侗、张夔,潮州后七贤中的唐伯元,明经济概况

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工业经济发展快速。特别是近几年来,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措施,如降低地价、电价、规费等,以及优化服务等方面,多方吸引国内外客户到澄海投资兴办实业。同时,鼓励国营、集体、三资、股份制、私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一齐上,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全区初步形成以轻型加工业为主体,塑料玩具、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工艺美术、建筑材料等支柱行业相互配套的工业新格局。全区工业企业5600多家,其中宜华集团公司等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3家。44种工业产品填补国内空白,55种产品荣获部优、省优称号,塑料、工艺、玩具、南金等产品畅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塑料行业,共拥有塑料生产企业近千家(注册),从业人员近十万人,仅自动、半自动注塑机达1万台(套),生产塑料玩具、塑料工艺、塑料日用品、塑料配件、塑料建材五大类产品,年创值20多亿元,被国内外称为塑料城。 专业镇—— 东里镇(广东省五金工具专业镇) 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位于潮、澄、饶三市交界处,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东里镇是汕头市澄海区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潮汕地区的著名侨乡,镇内的道路、水、电、通讯、环保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投资环境十分优良,是全国500个城镇示范点之一。 东里镇现有大大小小的工业企业近1000家,并己逐步形成五金制品作业、针织服装漂染行业、工艺玩具行业、橡塑行业、印刷包装行业等五大重点行业,其中较有特色的是五金制品行业。2005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省五金制品专业镇。 莲下镇(广东省日用化工专业镇) 莲下镇位于汕头市澄海中心城区北侧,南靠韩江支流莲阳河,东临南海,西倚凤鸣山,是澄海工业重镇。素有“侨乡”之称,人杰地灵,人文蔚盛,商贾云集。国、省道横贯两翼,不出半小时可直达汕头国际机场、汕头港、澄海莱芜码头、汕头火车站,区位优势尤为突出。现辖30个行政村,人口10.61万人。区域面积56.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31平方公里,被列为广东省中心镇。2006年被省科技厅定为省日用化工专业镇。连年来先后被国家省部委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广东省“先进乡镇党委”、“文明村镇”、“文明示范镇”、“乡镇企业百强镇”等荣誉称号。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莲下镇委镇政府本着“科技兴镇,工业强镇”发展思路,致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几年,一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园区规划和建设、特式产业的培植和发展彰显了工业重镇的位置。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65.6亿元;税出1.42亿元。业已呈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日用化工、木制品、工艺玩具、造纸印刷包装、毛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几大支柱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 日用化工是近几年异军突起发展迅速的行业,现在大小企业80多家。广东名臣化妆品有限公司是其中的姣姣者,其“蒂花之秀”化妆品、日用洗涤品系列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家免检产品”。企业正发挥着龙头带动的社会效应。发展中的莲下日用化工工业呈现出如下鲜明的特色:产品种类繁多、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硬件配套上档次、己形成生产社会化产业链:整个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莲下现在打造特色专业镇的同时,正描绘着科技创新三年发展规划,致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凤翔街道(广东省玩具专业镇) 澄华街道(广东省毛衫专业镇) 盐鸿镇(汕头市包装材料专业镇) 农业 澄海农业素以精耕细作著称,有“种田如绣花”美誉,是著名的农业高产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澄海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大搞平整改土,兴修水利。先后建成了五大联围防洪防潮大堤和6个灌区的灌溉排水系统,兴建四座桥闸,保水调节水位,实现排灌自流化。 韩江堤围全面达到二十年一遇的设防标准,部分达到五十年一遇的设防标准;海堤具备抗击十一级台风加暴潮的能力。早在1957年,澄海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水稻亩产千斤县,荣获“粮食亩产量甲全国”的称号。改革开放以来,在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模式,发展多种经营,全面活跃了农村经济。 粮食再创高产,1989年稻谷年平均亩产1075公斤,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水稻高产超吨谷的县份,1991年获国务院授予的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的称号。此后经努力,连续十二年保持亩产“吨谷市(县)”的殊荣。年蔬菜种植面积24.73万亩,总产量72.3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4万多亩,总产量4.98万吨;“三鸟”饲养量2295.18万只,生猪饲养量23.88万头;水产养殖面积4.6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09万吨。全区水产、水果、禽畜、蔬菜“四大基地”总收入26.4亿元。樟林林檎、新澄西瓜、莱芜紫菜、白沙狮头鹅等澄海农特产品驰名海内外。 外引内联 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区充分利用侨乡的优势,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外引内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区共引进香港、泰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到澄海落户。兴办三资企业475家,来料加工企业312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02亿美元。投资项目涉及服装、工艺、毛织、化工、塑胶、食品及餐旅业、房产开发等20多个行业。在引进的项目中,工业项目占80%以上。 建成了泛海木业有限公司、华翔塑胶有限公司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骨干龙头企业。在做好外资引进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内地大中城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交流与经济协作。目前,澄海已同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商贸旅游 澄海区按照“大市场、大商品、大流通”的思路,以建设专业市场和多功综合市场为重点,先后新建扩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专业性综合性集贸市场。全区共拥有水产、塑料、服装、蔬菜、水果、粮食等专业综合市场50个,经营总面积47.75万平方米。这些市场连结全区村镇,面向全国,既较好地服务了当地群众生活,又增强了当地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辐射功能。 澄海塑料专业市场,经营几百个系列近万个品种的塑料产品,远销全国多个省市,2000年成交额17.25亿元,比1980年增长13.5倍;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1亿元,比1980年增长31倍。与此同时,澄海区利用毗邻特区、靠近港澳的有利条件,积极拓宽对外贸易渠道,大力组织产品出口。至200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4.9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37亿美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873倍和10.4倍。 澄海区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区共有宾馆、招待所、旅社60家,其中已评为二星级的2家,相当于二星级的4家,三星级的1家,四星级的1家;客房约1712间,床位3036张。此外,还有营业性歌舞厅67家。 目前澄海旅游资源已经初步开发利用,较有规模的景区共有5处。即:莱芜旅游区、陈慈黉故居、郑王衣冠墓、塔山风景区和冠山风景区。2004年澄海区共接待来澄旅游人数98.8万人次,各旅行社组团外出旅游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亿元。目前,共有旅游企业8家,各旅行社已开办国内旅游线路68条。

澄海向来崇文重教,古称“海滨邹鲁”,今享全国"民族民间艺术(版画)之乡" 、"民族民间艺术(灯谜)之乡" 、"全国文化先进市" 、"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美誉,文化基础厚实。1983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94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7年成为全国“两基”先进市;2001年再次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四个);1999年被列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市),2002年被定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全区现有中小学校152所,其中小学123所(公办122所,民办1所),中学29所(初级中学15所,完全中学10所,高级中学4所);省一级学校7所(其中小学2所,初级中学1所,高级中学4所),市一级学校4所,区一级学校31所,达标学校21所;幼儿园194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加挂职业教育中心、广播电视大学牌子);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137056人(小学生75371人,初中生41902人,高中生19783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1485人;3—6岁幼儿适龄儿童入园22475人。教职工总数6943人,其中专任教师5610人(高中教师995人, 初中教师1994人,小学教师2621人)。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69.6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39%,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4%。 2006年全区3—6岁幼儿适龄儿童入园率为83.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8%,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率97.6%,“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0.91%;小学生年辍学率0.07%,初中生年辍学率1.76%,各项指标均符合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2006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3.7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2.73%。目前,全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逐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新体制。教师工资由区财政按时统一足额发放;撤销各镇(街道)教育办,设立教育指导组,配置符合任职资格的教育事业编制的教育专干。全区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调动及交流,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考核奖惩以及学校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交流已归口区教育、人事部门管理。全区中学教职工的工资、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和政策性补贴由区财政统一发放。中小学收费资金由区、镇财政直接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中小学收费全面执行“一费制”。 ——调整中小学结构布局,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根据实际,把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以及规范化学校的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校舍建设和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2003年至2006年全区新增校舍建设面积达到164972平方米;撤销了一批规模小、办学条件和效益差的中小学,促进了全区学校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全区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 ——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区直四所高中发展较快。澄海中学顺利通过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初期督导验收,苏北中学、华侨中学、实验高中被评为省一级学校,实验高中通过国家级绿色学校的评估,全区高中教育形成了以澄海中学领头、三所省一级学校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全区高中优质学位占了一半。 ——整合资源,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着重抓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启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程的建设。2006年秋季澄海职业技术学校招生940多人,开学各项工作进展正常,有效地整合了该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一是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和模式,特别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2006年高考全区上线总人数3744人,占考生总数的72.7%,省线上线2373人,其中本科上线(2B以上)1635人,占考生总数的31.8%,比去年增加145人。上层生、尖子生增幅较大,全区总分800分以上的考生2人;700分以上107人,比去年增加36人;全区个人单科800分以上27人,比去年增加20人。三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第四,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全区中小学生犯罪率为0,违法率0.007%,违法率比去年减少0.004%, ——大力实施“科研促教”工程,提高教育改革发展的科研“含金量”。加强科研机构、队伍、制度和基地建设;做好教育科研规划、管理、指导与研究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教育课题科学研究,奖励并推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产生一批科研成果。我区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稳妥地开展新课程实验工作,形成区、镇、学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一批课题获得市、省、国家的教育部门的立项确认,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各1项,市级课题18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从校级到全国级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教研室主持的“中小学语文多读、精讲、精练教学实验”和实验学校主持的“小学语文考试改革”分获广东省第一届和第四届普教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澄海中学的“精致教学模式研究”和教研室主持的“小学数学活动课实验”等课题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 ——加强艺术教育。我区1999年12月被教育部定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积极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工作,确定了华侨中学、莱芜中学、实验学校等13所学校作为区艺术教育工作农村学校、实验点学校。采取措施,建立潮汕文化艺术资源库,拓宽教学渠道,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建立展示活动运行机制,培养了一支初具规模、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2005年10月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点学校圆满完成课题结题,总结出了一批有价值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2005年全区共有1608名考生考上高等艺术院校,其中本科558人;五年来共有369人次获国家级奖励、77人次获省级奖励、385人次获市级奖励。在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澄海中学学生林楠获全国一等奖;华侨小学李佳伶老师获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教学设计一等奖。2006年10月我区承担教育部的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课题获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二级课题研究成果特等奖(全国仅3个)。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育人事管理,优化师资结构。实施《澄海区中小学2004至2005学年度聘任工作方案》,新聘期中小学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均有明显改善。对新聘期部分中小学校行政领导进行考察调研,有效地强化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行政能力,促进了中小学校行政干部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提高师资水平。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业务培训,对学历尚未达标的教师,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他们参加对口专业的函授,或选派到高等院校脱产进修学习。对我区初中、小学小部分原来所学的专业与现从事任教学科不对口的教师进行转岗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教学能力。全区参加培训3000多人次,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校长的管理水平。三是制订政策,吸纳教育优秀人才。近几年招聘了一批国家、省重点师范院校优秀本科毕业生及经考试录用的澄海生源本科毕业生,有效地缓解了我区高中教师紧缺的局面。目前全区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69.65%。 ——加强教育督导,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落实“依法治教”,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促使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创设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全面形成依法治教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督导力度,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制订了依法治校的规范化要求,组织实施新课标等专项督查,及时纠正办学过程的违规行为,提高了学校行政领导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教师的依法施教的水平,推动我区中小学的规范化建设。三是积极开展普法工作,促进依法治教。总结“四五”普法的经验,做好“五五”普法宣传动员和规划,在教育决策、教育行政评估、收费、招生、学校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效规范了管理行为。 ——抓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属地管理”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推动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开展“澄海区学校安全教育活动月”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突出重点,防消结合,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实际技能及应急逃生自救能力。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协作机制,协同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学生接送车整治、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检查等活动,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全区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教育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股室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师生,为民办好事实事。二是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制,抓好领导班子廉洁自律,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

科学方面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先后有57个科研项目获国家、省科研成果奖,21个项目列入国家、省星火计划,共有2个科技产品居国际领先水平,16个居国内领先水平。 上市公司 境内名企宜华集团属下的宜华木业(600978)、宜华地产(000150)、东方锆业(002167)、奥飞动漫(002292)以及星辉车模(300043)都是是澄海地区目前的上市公司。 名人 泰国名企正大集团属下的卜蜂莲花(原名:易初莲花,正大万客隆)创始人之一兼泰国首富谢国民先生(其父亲谢易初)祖籍系澄海区人。 旅游 1、科隆千树园位于澄海区广益街道官湖村。 2、陈慈黉故居-迄今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陈慈黉先生早年靠卖米为生,战乱年代举家前往泰国发展。 3、澄海温泉度假村 4、澄海莲华盛安古楼 5、南澳岛 6、莱芜 7、上华冠山书院

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奉系军阀产生的社会基础,与各派军阀虽然相同,但具体环境和条件有很大差别:

其一,在形成的时间和背景上的差别。北洋军阀嫡系———直系、皖系形成于清朝末期。1895 年,清政府 为维护风雨飘摇中的统治地位,任命袁世凯为新建陆军督办,在天津小站练兵,从此以袁为首的能够左右政治 的强大军事集团初露端倪。袁世凯以其掌握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逼迫清廷退位,革命派妥协,窃得辛亥革命果 实。北洋军阀嫡系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南方军阀的形成虽然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但正式形成均在护国 战争末期及其以后,滇系、桂系军阀都是利用护国战争的声威,将势力扩大到邻省(滇向黔、川发展,桂向粤、湘 发展) ,从而形成了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阀和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川、黔、粤、湘系军阀也多在这一时 期形成。

奉系军阀形成的时间,与南方军阀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同,但背景却有很大区别。奉系军阀是以张作霖率 领的军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而形成,即这支军队是通过镇压奉天辛亥革命、维护清王朝在奉天的统治而逐渐发 展起来的。因此,奉系军阀形成的时间与南方军阀相同,背景不同;形成之初的宗旨却与北洋军阀的直、皖两 系非常相似。

其二,军阀人物出身上的差别。近代军阀人物的出身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四种:一是清代的武官,清 朝灭亡后,这些人掌握着军队,演变为近代军阀,这种情况在军阀人物中占多数。二是行伍出身,他们这些人 由于作战勇敢、带兵有方,逐渐地由士兵演变成为控制一支军队、占领一块地盘的军阀,冯玉祥就属于这一类。 三是受过新式军事教育的军人,近代意义上的军事学校,中国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才有。受过新式军事教 育的有些毕业于国内学校,有些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随着军事发展的进程,这类人物在军阀队伍中逐渐增 多。四是土匪头子出身,由土匪头目演变成为军阀,这是由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张作霖是这类人 物的典型。奉系军阀与南北各派军阀相比,不仅其头目是土匪出身,而且其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多有绿林经历,如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汲金纯、阚朝玺等。后来,王永江、杨宇霆、张学良等参与帷幄,奉系军事集团首 领出身结构有所改变,但奉系仍然是以绿林出身的人物为核心。这一点与南北各派军阀相比,是明显不同的。 一个出身绿林的人物,由于有了枪有了地盘,当上了小头目,势力不断扩大,而被朝廷收编,由此便逐渐发展成 为一个大军阀,这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不多见的。 中国近代军阀,是中国近代社会新旧过渡时期的产物。从严格意义上说,军阀不可能提出适应时代需要 的政治理念,但这不等于他们完全没有指导思想,不等于完全没有意识形态。由于各派军阀头目出身、所受教 育的不同,在意识形态上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是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两种因素互相交织而又矛盾冲突的 产物。

军阀头目们的共同信条是:争兵、争枪、争地盘、争势力。认为兵多、枪多地盘就大,地盘大势力自然就大。 但为了战胜对手,争取舆论,他们中的多数人也明白意识形态的作用。如果将其五花八门的意识形态分类的 话,可分为三种,一是尊孔读经的封建道统类。二是利用资产阶级民主立法类。三是占封扶乩迷信类。将奉 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意识归入上述三类中的哪一类,都不太确切。张作霖戎马一生,崇尚武力,追求权势是明 确的,但在意识形态上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政治理念。从1911 年至1921 年的10 年间,张作霖为了发展 奉系势力,曾经玩弄过“统一”、“国家”、“热爱国家”、“民族主义”等词藻。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后,由于反帝爱国 思想的传播和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形势发展迫使他们利用这些词句,来争取领导权,争取舆论支持。然而, 他却镇压了1911 年东北的辛亥革命,镇压了1919 年东北的五四运动。因此,张作霖虽然玩弄“民族主义”词 句,却不是纯正的民族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张作霖并没有意识到意识形态对奉系发展的作用。1922 年,当 张作霖准备与直系争夺北京政府控制权时,他开始考虑意识形态问题。为了争取可能的力量支持他反对直系 的战争,他曾授意许兰洲将军设法杜撰一个可以团结奉系集团的思想体系(许兰洲,河北省南宫县人,号芝田。早 年毕业于湖南陆军学堂。1907 年后随徐世昌来东北,后任黑龙江省陆军第一师师长兼黑龙江省军务帮办。张作霖兼并黑龙江省成为张的部下,1922 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任镇威军副司令) 。许兰洲按张的意图,节取佛教、道教、儒教、***教和***的教义,创立并宣传一种古怪的“五教之合”(关东厅警务长报告,1922 年10 月26 日;外务省档案16146 , 第7784 页) 。这种拼凑起来的“五教之合”并未成为奉系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战争打起来后,这项工作就被废 止了。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总统徐世昌按直系意图下令免除张作霖本兼各职,张立即在滦州宣布独立,改称奉军 总司令,宣言东北“自治”。宣言中说:“对于友邦人民生命财产力加保护,所有前清及民国时期所订各条约一 概承认。此后如有交涉事件,请经照会本总司令行辕。自本月一日起,所有北京政府订立关于东三省、内外 蒙、热河、察哈尔之条约,未得本总司令允许,概不承认”[1 ] (P110 - 111) 。张回到奉天又采用三省议会代表推举的 方式,成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并宣布东三省“联省自治”。在仅能进取时,便倡武力统一或主张建立强有力的 中央政府;在仅能自保或希图自保时,便倡联省自治,这是军阀政治的一大特点,奉系体现得尤为突出。 在这个时期,张作霖为雪第一次直奉战败之耻,更为了与南方建立联系以形成反直联合阵线,再次乞灵于 民族主义、联邦制度等民主政治概念。但张作霖只把这些看成是应时应势的一种口号,从未想如何认真实行。 张作霖自1925 年始实行极端的政策,直到1928 年被炸死始终未变。结果,妄想以换取帝国主 义支持的目的不但没有实现,反被帝国主义炸死了。 我国东北犹如“东方雄鸡”的鸡首,囊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四省区,地处边陲,广阔丰饶。在 这里居住着汉、蒙、回、满、朝鲜、鄂伦春等各族人民。现在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商品粮 基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域单元和经济大区。

在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构成了其统治的区位优势。东北的地理环境有两大特点: 一是与外界相对隔绝。二是自然资源丰饶。以此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饶的自然资源,为奉系军阀的统治提供 了地理上和资源上的区位优势。第一,在军事上,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地位。东北在地缘上自成一体,与 关内联系仅有西南一隅的渤海湾沿岸狭长的走廊,而且又有山海关要冲可供据守。山海关古称榆关,相传于 公元583 年隋文帝时所筑,后为唐朝防御契丹的边郡重镇,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 海关既是关内防御北方的关隘,同时也是关外自成一体的关隘。张作霖多次率奉军入关,争霸中原,胜时向南 挺进,败时退回关外,对方轻易不敢出关征讨。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惨败,直系追击至山海关,双方摆开阵势 对峙,最终谈判言和。国民党新军阀四大集团军战败奉军后,最终仍以政治解决东北易帜问题的提出和实现, 当然这里有诸多因素,其中地缘上的优势地位是最为重要的。当时国内各派军阀,无论左右全国政权的大军 阀,还是盘踞一隅的地方军阀,都不具备奉系这种地缘优势地位。如直系和皖系都位于华中,边界相互交错, 与其它派系冲突难于避免,也不利于内部的据守与巩固。第二,在经济上,控制着资源富饶人口密度较小的地 区。在以农业经济占绝对比例的国度里,经济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农业经济上。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与关内 各省区相比人口密度小,并有大量荒地可供开发。但随着关内人口不断迁入,加上其它各种因素,东北地区的 农业近代化发展较早,而且进展快成就大。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农场经济、规模经营、企业化生产,尤其是 粮豆的商品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自近代以来便形成了地方优势。因此,在奉系统治的16 年间———1912 至 1928 年,东北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粮食产量迅速增长。而且,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 增长比人口增长的比例大[2 ] (P71) 。在奉系统治时期,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与关内各省区相比,发展也较快。 这些都为奉系军阀的统治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

总之,奉系军阀之所以由地方军阀逐渐发展成为左右全国政权的大军阀,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充足的经 济支援是其它军阀所不具备的。 军阀政治决定了军阀派系之间的你争我夺、混战不断的政治局面,同时也决定了军阀派系内部勾心斗角, 矛盾重重。奉系军阀在本质上是不能违背这一规律的,但同国内其他各派军阀相比,它的内部统治是相对稳 定的,张作霖作为该集团的首领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在奉系军阀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三次大的动荡:第一次是因用人分歧引发的汤玉麟离张出走事件。最后, 汤玉麟虽然带一旅人马出走,但奉系内部统治的稳定,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第二次是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失 败。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后,徐世昌遵照直系的旨意,下令免除张作霖的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及省长各 职,听候查办。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冯德麟为黑龙江督军,袁金铠为奉天省长,史纪常为黑龙江省省长。 这是直系以奉攻奉,分化瓦解奉系的一着。吴佩孚想“藉此以离间张作霖旧部,而迫其下野。”以中央政府的权 威,利用战败之机,瓦解一派军阀是很容易成功的。结果,冯德麟、吴俊升、袁金铠、史纪常四人却联合通电: “对此乱命,拒不承认”(《北洋政府京畿卫戍司令部档案》) ,拒绝接替张作霖本兼各职。由此可见,张作霖虽然打 了败仗,但在奉系军阀中的地位还是巩固的,这不是北京政府一纸空文所能改变的。这其中的原因,一是他尚 有实力;二是他在奉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别人无法替代。第三次是郭松龄倒戈反奉事件。郭松龄突然举兵反 奉,张作霖感到突然,当郭军攻克山海关、连山、锦州后,张便惊恐万状,不知所措,并准备逃亡。在这期间,张曾“下诏罪己”,承认因连年战祸,影响人民生活,表示在反郭战争结束后,将引咎告退。这当然不是张作霖的 心里话,只是缓解矛盾争取舆论的一种姿态而已。郭军失败后,对此要有所表示,才符前言。于是张主持会议 提出让贤,他让袁金铠宣读通电,并准备于次日发表。通电大意是:“作霖才德菲薄,招致战祸”,“今后将东北 行政交王公岷源(永江) 、军事交吴公兴权(俊升) ”, “本人甘愿避路让贤”。还没等念完通电,吴俊升站起来说: “我一天也担当不了,你不干,咱们一块撂下!”王永江也急忙表态:“唯有大师在,我得随时请示,才不致误国。” 接着到会者几乎都发言表示,现在“决不是大师引退之时。”在这种情形下,张作霖说:“照大家这么一说,我还 得干! 行,将来有人出来主持东北大局,我一定让贤。”这出“让贤”的滑稽剧,大家心里都明白。但它也再次表 明,在如此巨大事件后,张作霖在奉系暨东北的统治地位,仍是十分稳固无人能替代。

当时,国内各派军阀首领对派系控制的能力,与张作霖相比相差甚远。段祺瑞属北洋派元老,可当直皖一 战失败后,便失去了对皖系的控制,皖系也从此一蹶不振。吴佩孚的能力与威望不在张作霖之下,可在第二次 直奉战争中失败后,直系便分崩离析,冯玉祥独树一帜,孙传芳也另起炉灶,一些小股力量虽然继续追随着吴 佩孚,吴也多方努力重整旗鼓,但直系始终未能恢复元气。比较而言,奉系军阀的内部统治是稳定的,张作霖 的统治地位是巩固的。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秩序最混乱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在这样一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奉系统治的东北地区,却相对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是奉系军阀能够发展 成为大的军阀集团的根本原因。

奉系军阀在东北统治的12 年间,首先保证了区域内部的统一。在1916 年,除东北外,全国多数省区都被 两三个或更多的军阀所瓜分,每个军阀所能指挥的军队都非常有限。因此,为争夺控制一省或数省地盘和政 权的争斗从未间断。而奉系统治的东北,却保持相对统一和稳定的局面。

其二,免受战争的直接破坏。从1916 年到1928 年间,除各省小军阀之间的频繁战争外,全国性的大战有 7 次:1917 年的反复辟战争,1918 年的湖南战役,1920 年的直皖战争,1922 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1924 年的第二 次直奉战争,1925 年底的郭军反奉战争,1927 至1928 年的奉军对抗北伐军的战争。在这7 次大的战争中,由 奉系扮演主要角色的有4 次。而只有1 次郭军反奉战争是在东北区域内进行的,而且时间较短。这就使东北 避免了战争的直接破坏。

其三,能够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奉系军阀在东北统治的12 年里,由于地理上的优势地位及内部统治稳 固等特点,得以能够保障其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诸如在剿匪治安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在吸纳外来人口、制定 农村经济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在开发矿业、建设铁路、制定民族工业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面, 在投资兴办教育以及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等等,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社会的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尽管这种发展还比较缓慢,但与国内其它省区比较已相当可观。在 奉系统治期间,东北地区出现了人口、土地、粮食三者成正比同步增长的态势。1912 年至1928 年,东北净增人 口1065. 8 万人。1914 年至1930 年,东北耕地面积净增10406670590 亩。1912 年至1930 年,东北地区粮食净增 1008620695 吨。由此得出这样一个比例关系:即每增加一口人,则扩大9. 8 亩耕地,多产10182 斤粮食[2 ] (P71) 。 粮食生产历来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民族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以1905 至1914 年和1915 至1924 年两个9 年的民 族企业增设数字为例,纺织业前9 年共建立了15 家,后9 年共设立88 家;豆油业前9 年共设立54 家,后9 年 共设立75 家;酿酒业前9 年共设立28 家,后9 年共设立78 家;制粉业前9 年共设立2 家,后9 年共设立14 家[3 ] (P43)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上看,这个时期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时期,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但同时也应看到帝国主义特别是日俄两大强邻在东北经济发展中的垄断地位,给东北民 族工业发展带来的困难。所以,有如此程度的发展,已属难得。美国学者包华德认为“张作霖统治满洲的时 候,国内军阀混战的物力损失,农业、经济上的瘫痪,人力摧折这些现象并未在满洲出现”[ 4 ] (P11) 。这种比较性 结论,说明奉系军阀在其统治期间,与其它各省区的军阀相比较,具有保障统治区域内社会稳定、经济正常发 展的突出特点。

奉系军阀政治集团,统治东北10 余年,并多次问鼎中原,数度操持北京政权,其首领张作霖居然还爬上了 北洋政府时期末代元首的宝座等等,通过研究该集团的这些特点,可使我们深入地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对今天 也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道菜 叫一品脆骨 但是网上找的都不是我吃过的

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1

 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按照“不断规范、力致精细、推进深化、努力创新、创造和谐”的要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以学校管理为重点,以全面落实城关区教育局“两个管理办法”为抓手,落实“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的宣传学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我校申报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的主要工作成绩作一汇报。

  一、求和谐——创建团结合作的领导班子。

 我校领导班子同心同德,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善于从学校全局工作出发处理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了明确一个思想:质量为本、特色兴校,全方位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确立了四个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模范意识和主动意识。做到了两个一流:分管工作一流、教学工作一流。

 班子成员能从学校工作需要从发,发扬了我校分工不分家的合作意识。按照“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效型”的要求,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改进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现了“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塑造了良好的领导班子整体形象,维护班子团结,能容人、容言、容事。做到记人之功、谅人之过、容人之短、学人之长。具有大局意识,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努力实践“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工作面前讲原则,利益面前讲风格。

  二、抓常规—--在规范中求发展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规范的科学管理。我校积极学习落实城关区教育局颁发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办法》、《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以两个办法为抓手,全面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以此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常规管理上全面推行以教学工作综合评价为主体,以课堂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考核评估为辅的管理体制。一方面通过教科研流程的管理,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促进教师精研教材、精选教法,精心备课上课,总结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为教科研工作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实现教科研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练内功—--在建设中促提高

 我校现有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28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5%,是一支骨干的队伍和成长的队伍,为了提升中年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了营造教师相互学习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上学期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同年级同课异构活动,本学期我校和桃树坪小学开展了“课堂教学交流月”活动,从活动安排到听课、上课、评课的各个环节,我们领导班子一直深入到各个教研组,活动组织的认真扎实,效果显著。在教导处统一安排下各教研组分别组织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品德六个学科30位老师做了31节公开课。通过听评课,使我们感到这次公开课质量高、标准高,是较为成功的,达到了在展示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的作用。老师们在此次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收获和启示。达到了以下三个目的,首先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做了引领示范,其次,促进中、青年教师展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模式;第三,抓实教研活动,加大了集体备课、研讨、探究教材、教法的良好教研氛围。

  四、重管理-----在发展中求特色。

 按照“不断规范、力致精细、推进深化、努力创新、创造和谐”的管理目标要求下,我校力致精细化管理,落实学校各项工作。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确定并修改了学校发展规划,提出了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奖惩分明的工作方式。全体教职工各负其责,分工明确,人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配合默契。在管理中提出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的工作要求。

 (一)、学校工作从要求抓起,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大课间活动是我校的一个特色活动,是城关区首批示范学校,在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本学期又进行了创编,在学习推广第三套国颁操的同时,对大课间的其他项目又进行了改编,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各把一关,从班级特色的改编抓起、体育老师从学生的队列行进抓起,学校从整体设计抓起,召集体育、音乐老师统一思路,确定以“快乐每一天、加油每一天、精彩每一天”为主题,选定音乐、创编动作,整体指导练习,规范动作,在一周只利用大课间活动的很短时间里,就完成了学习普及、规范到位的目标,使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又上了一个台阶。

 (二)、从规范程序抓起。规范和程序的建立,不但有据可依,而且能够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到位做细做精。有时虽然慢一些,但质量高了。例如我校上学期的课堂教学交流月活动,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效果很好,老师们都很受益,促进了青年教师的适应性和规范上课的诸多环节。还有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校园艺术节”、《法制教育进校园》等主题大队会,我校以规范的大队仪式,议程安排有序,活动设计有新意、有教育意义,而赢得了到会家长的高度赞扬。

 (三)、从计划抓起。我们要求各部门计划的制定要健全、要有针对性、要抓好落实,把计划的落实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

 (四)是从环节抓起。环环相扣,一环不乱,一环不差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例如我校本学期举办的教师基本功比赛,按照我校校本培训计划安排,为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争做家长满意教师,争创家长满意学校,以“活力教育,魅力教师”为主题,我校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教师基本功比赛。25位教师参加了计算机操作、粉笔字、钢笔字、师德演讲、才艺展示五项比赛。由于我们在开学的工作安排会上对一学期的主要工作做了安排,并在比赛前一周给全体教师下发了比赛细则,从活动策划到活动安排、比赛进行中的组织,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后的总结每个环节都重视到位、考虑到位、安排到位。所以全校老师掀起了大练基本功的热潮,常常可以看见青年教师请教学校的书法老师指导自己的粉笔字,请有特长的老师指导自己的舞蹈、朗诵、演唱,微机室里老师们互相交流学习计算机操作,提高打字速度、进行页面设计、表格制作、幻灯片制作的练习。在比赛中明显感受到老师们的基本功提高很大,尤其是粉笔字的书写进步很多,在才艺展示中,老师们展示了舞蹈、演唱、英语美文诵读、朗诵、小品、书法、手工制作、简笔画、健美操等特长,让我们更好的发现了每位老师的特长和魅力。真正体现了“活力教育,魅力教师”这个主题。下学期我们还将教师基本功拓展到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具制作、课件制作、课文朗诵等方面,进一步促进老师们专业素质的提高。由于计划先行,安排到位,重视总结,重视了各个环节,所以本次教师基本功比赛举办的也很成功。

 (五)、从薄弱学科抓起。我校英语学科教学比较薄弱,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我们在3——6年级开展了单词明星赛。开学伊始,我们召集英语教师商定了比赛方案,确定了比赛内容及形式,对学校的英语课教学也提出了要求,确定“优化小学英语单词教法学法”为教研课题,在课堂上加以实践和总结,并通过本次单词明星赛展示教学成果,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竞争的平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全校掀起了一股学英语的浪潮。

 (六)是从考核奖惩抓起,学校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管理的形成。我校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优秀教研组、优秀班主任、优秀配班老师的评选都从常规检查抓起,做好日常检查记载,年中汇总打分,整体评价。

 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中我校已形成“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要求每一个步骤都做到了精心,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精细,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

  五、抓教研---在研究中促发展

 依托教研组,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主要阵地。我校领导班子深入各教研组参与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重、难点突破方法、学法研究等方面为主,开展教研活动,效果较好。其次,加强了个人校级课题的研究,学校在开学初对每位老师的课题进行审批,要求每位老师要有课题研究的运行记载,学期末有研究报告。本学期结束后我校评选出优秀课题11篇,进行了奖励。我校申报的课题《传统文化队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研究》被评为区级课题立项。

 同时,我校还开展了40岁以下的老师参加的课件制作、电子教案设计比赛,提高了老师对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能力。成立了学校电子教案库,经过学校考核,本学期我校教龄满5年以上的8位老师被批准开展电子备课的研究,学校提出具体要求,重点检查,并将他们的电子教案整理建库,以供其他老师学习借鉴,不断完善。

  六、抓养成-----在活动中明事理

 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从点滴抓起。

 首先,我校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利用集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主题班队会,大力宣传学生文明礼仪知识。二是开设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课,学习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卫生健康知识。三是组织学生开展我爱校园门前一条街活动,上街清理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四是各班每周一开展十分钟“安全伴我行”专题讲座,注重学生安全素养的养成,教育学生自觉守规守纪、文明出行。五是制定一系列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考核细则,设立学生自主教育监督岗,人人参与,轮流监督,向不良行为习惯告别。六是开展养成教育主题活动,各班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评估办法,每学期评出“文明小标兵”。七是学校坚持让学生“一个月养成一个好习惯”,要求学生从找准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不良习惯做起,根据自身问题制定个人每月习惯养成目标。八是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改正一个缺点,争做文明学生。

 其次,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建平安校园,形成良好的校园风纪,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东岗东路社区领导的配合下,我们邀请了拱星墩派出所的高所长、王所长,东岗交警大队违章办主任赵永全,东岗交警大队宣传科科长鲁奉先,范家湾小学法制副校长、拱星墩派出所民警金新社、东岗东路社区主任马浩俊,来到我们学校,给全体师生做了法制宣传和交通安全教育报告,并要求孩子们“小手拉大手”把法律知识和交通安全常识带到家庭和社区。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学法、知法、用法,懂得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同时,我们要求全体老师也更要加强法律安全知识的学习,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能结合校内外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安全知识的宣传。

 面对新形式,新契机,我们将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大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多渠道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创新实践的教育,加强教学流程的监控管理,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2

 xx小学位于xx北岸的xx开发区内,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50人,27个教学班,近1700名学生。1999年建校,十年间xx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曾获得:省级一类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学会颁发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幼小成教一体化”示范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市实验教学先进集体;市县美化香化标兵学校、市艺术特长教育先进学校、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标兵学校等光荣称号,被省督导小组提为“xx河畔一明珠”。如今的xx小学已成为xx教育的一面旗帜。

 近几年,学校在上级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把“文化立校、生命关爱、促进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出发点,走出了一条具有xx小学特色的教育之路。确立了“让教育充满阳光,让学生体验幸福成长过程”的办学理念,我校的阳光教育办学理念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XX年7月1日,在我校召开了“xx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与研究现场会”,会议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对我校的阳光教育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

 如今的xx小学处处充盈着阳光般的温暖。

  一、团结合作的领导班子。

 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团结、讲奉献、讲民主、讲科学、讲负责。一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廉洁自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到财务公开,校务公开,无论评优还是经济待遇,总是考虑一线教师,坚持民主生活制度,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做教师的贴心人。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密切干群关系,关心他们的困难,及时排解教师的后顾之忧,班子的这种作风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广大教师焕发了“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

 1、在学习中提高。

 学校有一支勤业、乐业、敬业、专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也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九岁的年轻教师队伍。为了给年轻教师搭建一个成长、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到经纬、继红等名校参观学习。市教研院小学教研室李威主任带领13名教研员,在xx小学听了22节课,对授课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教师们感受颇多。我们学校实施“青蓝工程”,22名青年教师拜市教研员为学生,通过专业化引领,切实有效提高专业素养。南岗区跃进小学校长李万海和袁南南老师一行9人到我校,通过讲座和上示范课、评课、研讨的形式,引入“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共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省语委办的专家、区进修校的领导也多次到校指导教学,使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还学校还通过百师讲坛、师德汇报会等活动,培养了一支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正是他们用爱心和责任心很好地诠释了教育是以心灵塑造、以精神铸就的伟大事业。

 2、构建学习型组织。

 xx小学把“树根理论”作为提高“组织学习力”的有效途径,以岗位大练兵为契机,开展学年团队的集体备课、学科团队的教学研讨等活动,发挥团队力量,使教师们在团队中共同成长。XX年,学校语文团体代表xx区参加全市岗位大练兵活动,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我校与继红、经纬、南马路、跃进、花园、大同、柳树、松北中心校、阿城继电小学结成教育联盟合作体,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我校还与香港致富始南小学、韩国亚美小学建成友好学校,通过国际间的教育交往,开阔视野,汲取世界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

 二、坚持德育为首,抓特色、重实效。

 按照“不断规范、力致精细、推进深化、努力创新、创造和谐”的管理目标,我校实施阳光化管理,坚持以德为先,培养热爱生活,尚进、尚书、尚美、尚善的阳光学生。学校开展“阳光学生”系列化主题活动,掀起了一股“争当阳光学生”的活动热潮。同时学校开展伦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伦理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加强社会服务基地建设,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开展社区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学校先后被评为xx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特色少先队大队,艺术教育成果曾在黑龙江省电视台少儿频道展播。

 三、以“人文”为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培养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春开花,夏成荫,秋结果,冬看青的自然景观。今年又进行了文化长廊建设,走进xx小学的校园,彰显校园文化的图像比比皆是,同时还为各班添置了书架,开辟图书角,使师生沐浴书海,香溢校园。各种校牌、标语时刻警示和约束着师生的言行,我们要把校园打造成为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乐园。

 四、多方协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xx40余名友好人士及其子女,到xx小学、到贫困生家里,为这些孩子送来了大米、豆油、水饺、书籍、衣物,并且负责四个品学兼优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费用。xx中的副校长xx、团支部书记xx和教师、学生,为xx小学的贫困生送来了价值三万余元的学习和生活用品。XX年获得xx乒乓球冠军的xx先生,为贫困学生组建一只20人的乒乓球训练队,义务教练。学校现有韩国籍、台湾籍学生7名,7月中旬香港大学圣约翰学院计划组织香港青少年领袖训练团到xx小学进行义务铺设操场的社会实践活动。

 “展宏图于盛世,创伟业于当前”,xx小学将继往开来、追求卓越,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品位、有特色、有良好声誉的一流学校,走向新的成功,走向新的辉煌!

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3

  六、抓养成-----在活动中明事理

 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从点滴抓起。

 首先,我校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利用集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主题班队会,大力宣传学生文明礼仪知识。二是开设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课,学习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卫生健康知识。三是组织学生开展我爱校园门前一条街活动,上街清理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四是各班每周一开展十分钟“安全伴我行”专题讲座,注重学生安全素养的养成,教育学生自觉守规守纪、文明出行。五是制定一系列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考核细则,设立学生自主教育监督岗,人人参与,轮流监督,向不良行为习惯告别。六是开展养成教育主题活动,各班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评估办法,每学期评出“文明小标兵”。七是学校坚持让学生“一个月养成一个好习惯”,要求学生从找准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不良习惯做起,根据自身问题制定个人每月习惯养成目标。八是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改正一个缺点,争做文明学生。

 其次,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建平安校园,形成良好的校园风纪,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东岗东路社区领导的配合下,我们邀请了拱星墩派出所的高所长、王所长,东岗交警大队违章办主任赵永全,东岗交警大队宣传科科长鲁奉先,范家湾小学法制副校长、拱星墩派出所民警金新社、东岗东路社区主任马浩俊,来到我们学校,给全体师生做了法制宣传和交通安全教育报告,并要求孩子们“小手拉大手”把法律知识和交通安全常识带到家庭和社区。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学法、知法、用法,懂得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同时,我们要求全体老师也更要加强法律安全知识的学习,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能结合校内外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安全知识的宣传。

 面对新形式,新契机,我们将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大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多渠道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创新实践的教育,加强教学流程的监控管理,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急需荆楚地区或郧阳地区(十堰各县市的最好)的年俗介绍 求各位大人帮忙

主料:鸡脆骨半斤,洗净备用。

配料一:鲜红辣椒七个、绿尖椒一个、小葱一颗、新蒜六瓣、鲜姜一大块洗净备用。

配料二:干红辣椒三两、麻椒六钱、大料一个。?

调料一:草菇老抽一匙、麻油半匙、蚝油一匙。?

调料二:淀粉一大匙、精盐和花椒粉各少许。?

将配料一中的鲜红辣椒和小葱切成小段、绿尖椒和鲜姜切成小片备用。?

主配料调料大合影——我这套餐具啊,是我一个嫂子从俄罗斯不远千里背回来的,知道我喜欢这些更喜欢绿色就送给我了,材质是玻璃的,共六中盘、六大盘、还有一个大碗花色很漂亮,我特喜欢,爱si我嫂子了。

将鸡脆骨用湿淀粉、精盐、花椒粉以及葱花、红辣椒段、姜片腌制二十分钟入味。?

将腌制的鸡脆骨中的配料葱花姜片红辣椒段挑出,锅内倒入豆油,油一定要放豆油,色拉油和花生油的我都炸过,还是不如豆油的香,油温七层热后放入鸡脆骨翻炸。?

约七分钟后捞出炸成微微金**的鸡脆骨装盘。?

自:Club.ChinaRen.com

凉锅凉油放入麻椒大料干红辣椒小火炸出麻香和辣香。?

锅内依次放入花椒粉、鲜红辣椒绿辣椒段、葱花、大蒜瓣、姜片。?

锅内放入过油后的鸡脆骨翻炒几下。?

锅内再放入蚝油、精盐、白糖、麻油(为什么放了麻椒还要放麻油是因为老公喜欢吃麻辣微甜一点的菜,放入麻油菜肴会更麻。)调味后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牡丹式香辣鸡脆骨之成品图。老公吃这道菜的时候喝了点酒,看着他额头的汗珠就知道我做的鸡脆骨有多麻多辣,还有吃完晚饭盘子里只剩下的红辣椒和麻椒就知道我做的这道菜他有多喜欢——嘿嘿,心头美美的,很有成就感......?

牡丹式香辣鸡脆骨的特点是:麻辣鲜香、麻入心扉、辣沁心脾、爽而不腻、脆而不韧,是下酒之极品,也是上网时聊以打发时间的一种美美的零食。?

小贴士:?

1、凉锅凉油放入麻椒和干辣椒是因为能将麻椒和辣椒的香气慢慢地一点点地渗出和散发。?

2、将干红辣椒用米醋泡二十分钟后入锅翻炸辣椒不会变黑发糊。?

3、本菜未放鸡精和味精,是因为鸡脆骨本身就很鲜,又加入了蚝油更将菜肴提升了鲜味。?

,这个是鸡脆骨,其实都一样,换成猪脆骨就行了爱吃香菜出锅放点就OK了!!!好几张图呢!!!在城区,张湾、茅箭两区轮流在市人民广场、文化广场上演的民间民俗文艺表演节目让市民目不暇接。各县市民间民俗艺术进城表演更是异彩纷呈:郧县举办全县民间花灯大赛和农民演艺队民间文艺汇演,竹山举办民间民俗专题文艺晚会,房县举办民间文艺大赛和专场文艺晚会,丹江口举办街头民间大型文艺展演焰火晚会,郧西开展民间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竹溪举办迎新春广场民间文艺晚会。另外,丹江口市伍家沟民间故事村的“故事会”和吕家河民歌村的“民歌堂”都登上了城市的大雅之堂,郧县柳陂、青曲等乡镇的农民演艺队应邀到十堰城区演出。

这些原生态的民俗艺术主要有郧阳凤凰灯、两竹高腔、郧阳二棚子、郧阳四六句、划旱船、蚌壳舞、狮子舞、龙灯、彩船、黄州点子等31个种地方小戏小品,充分彰显出地方民俗艺术的魅力,观众场场爆满。

千百年来,十堰的先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民俗,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十堰地区过春节的民俗特别多。从头年腊月到次年正月十五,几乎到处在忙年。汉江以南,荆楚川习,味道浓重;汉江以北,陕风豫俗,渗透境内。

杀年猪

杀年猪是十堰人忙年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进九”开始。年猪肉一般不卖,过年吃不完,所以“进九”后才杀猪,以便制成腊肉,留着来年吃。穷一点的人家,猪小不经吃,就等到腊月二十左右才杀猪。十堰民歌《十二月》里唱道:“腊月二十腊,家家把猪杀。砍上肉一吊,拎到姐的家。”

大家赶在一块儿杀年猪,就俏了杀猪匠。杀猪匠一身油腻腻的衣服,平日里谁见了都回避。可进入腊月,谁也不嫌他脏,提前好几天排队接。沉甸甸、油糊糊的杀猪工具篓子,也有人帮着收拾、抢着拎。

杀猪的当天,猪主人起大早,在房头场地上垒起柴灶,架上大铁锅,劈柴烧水。再给要杀的猪喂瓢好吃的食物,然后一请杀猪匠,二请帮手来,三请喝杀猪酒(猪血汤)的亲朋、邻居捧场。老年人赶来等杀猪水泡脚,小娃子等着抢猪尿泡玩……

旧时山里的孩子没什么玩具,只等杀猪时抢个猪尿泡吹成气球玩。见杀猪匠开肠破肚,他们都围在四周,割下猪尿泡的瞬间,眼疾手快的便抢先一把夺过去,放在石头上揉松皮,吹成篮球大,用线绳扎住口,就成了飘飘然的“气球”了。没抢到的孩子常趁其不备,把猪尿泡刺个小眼,不一会儿就泄气了。不要紧,那一家又在杀猪。孩子们像攻山头一样,又一阵风似地冲了过去。

旧时老年人冬天也穿草鞋,脚被冻裂了,用杀猪水泡泡,来年就不裂了。于是,哪家杀猪,脚冻裂的人就纷纷往那里赶。猪毛刮净后,用大脚盆装上烫猪水,大家一起把脚伸进盆中,有说有笑地泡脚。

猪杀了,肉腌了,杀猪匠、帮忙的、亲朋邻居都围在场院中的大方桌上,喝酒吃肉,不醉不休。

现在,儿童的玩具多了,老年人也有暖靴了,吹猪尿泡、用杀猪水泡脚的习俗也消失了。

过 小 年

十堰地区过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也有腊月二十三日过的,俗称“军三民四霸王二十五”(“霸王”指晚归的出征军人)。南宋文天祥《二十四日》诗有“江乡正小年”句。《房县志》卷十一《风俗》记:“二十三日,祀灶神,俗云是日灶神上天曹奏事。主妇洁釜燃灯,以胶牙饧、糯米糍、豆糖团等献供,曰‘庶几甘言’也。又以盘盛黑豆、寸草,以为灶神秣马具。祭毕,合家罗拜,送之糖饧,分给小儿。开筵簇坐,谓之‘过小年'。自是箫鼓爆竹连宵,直至除夕,谓之‘闹年'。”十堰民歌《情歌》中有:“腊月二十三,家家过小年,嘱告灶王上青天,保佑郎回还。”实际上,腊月二十三主要是祭灶神,人们把它当小年过。

灶神又叫司命爷。十堰民歌《杀猪宰羊敬上神》中说:“堂屋的家神,厨屋的司命,灶公灶母灶子灶孙,保佑我全家太平。”情歌中也说:“跨到腊月二十三,司命老爷要上天。嘴里吃着打糖块,玉帝面前少谗言。”晋代葛洪在武当山修炼时撰写的《抱朴子·微旨》记:“月晦之夜,灶神也上天。”所以腊月二十三天黑前,大街小巷,村头村尾,有许多小孩叫卖灶王爷像和灶马图,因为这天家家户户都把灶前灶后的墙壁清洗干净,然后换上新灶神像,烧灶马图,让司命爷骑上花马,吃着灶糖、灶饼上天。新灶神像的两边贴对联,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下界保平安”。

吃过晚饭,在灶头上摆上香炉、蜡烛、黄裱纸及八个灶饼、一盘灶糖等供物,燃香、点烛、烧裱,全家祭拜。有的不烧灶马,捉一只绿尾大公鸡,把刀、碗放在灶门前地上,杀鸡接血。脱鸡毛时在鸡头、鸡翅、鸡尾各留三根较长的,口念“红公鸡,绿尾巴,灶王爷骑上天”。祭完,全家吃灶饼、灶糖。

到上世纪70年代,祭灶神习俗渐渐淡去。如今,山区还有老年人祭灶神、熬灶糖。

打灶糖

打灶糖是在腊月二十二,以粮熬糖,分三种:一是糯米,二是红薯,三是苞谷。江南高山不出糯米、红薯,便用苞谷熬糖。糖熬制后,冷却变硬,吃时拿锤棒敲一块下来,故名“打糖”。在打糖里加上芝麻、花生等,炒好,放到模子里定型、切块,就是灶糖。也有加苞谷花、熟黄豆的。祭灶神用打糖,有“粘嘴”之意,让灶神上天后说好话。

灶饼则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大铜钱般的饼,成半月或满月形状。

赶嫁娶

腊月二十四后,司命爷上天了,人间便无神管,全是“黄道吉日”,娶媳妇、嫁姑娘自然就不用再看日子,民俗叫“赶乱婚”。于是从小年以后直到腊月二十九,不论城里乡村,也不论江南江北,娶媳妇、嫁姑娘的赶堆。大街小巷,十里八村,四处都可听到锣鼓、喇叭、鞭炮响。新娘子的花轿常有对面相遇的,两新娘子便从轿中递出交换礼物,叫“交喜礼”,表示互相贺喜。这几天小孩子特别忙,四处跑着看娶媳妇、捡鞭炮、抢喜糖、摸红鸡蛋。前些年开始兴轿车娶亲,坐花轿的风俗逐渐消失。近些年,年轻人对古俗感到新鲜,又坐起花轿来,后面跟着一串小轿车,古俗倒成了新风。

掸扬尘

十堰俗语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有除陈布新,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的意思。这天,人们上午掸尘,中午或晚上过小年,图个干净卫生。

腊月二十四大清早,全家人早早起床,一齐动手,把家具搬到院子里或稻场上。挪不动的大器物,就用布或纸遮盖住。扯下窗帘,摘下镜框……男劳力换套旧衣服、戴上草帽,在长竹竿顶端捆上刷子或鸡毛掸子,先楼上,后楼下;先内室、小屋,后厅堂、大间,依次掸掉房顶、楼顶、墙面的浮尘及蜘蛛网,然后又把角角落落、边边沿沿清扫干净。房屋清扫利落了,就洗家具,擦干、晾干,再复原。

这时当母亲、姐姐的可忙活了。除尘后全家人洗澡,换干净衣服,女主人及长女便抢阳光洗床上用品和衣服。等到腊月三十夜,趁守岁当口,把全家人的新衣分别放在各自床头。自家人的床铺料理好了,还得支一张床,铺上干净铺盖,准备过年时客人睡。

打豆腐

十堰盛产黄豆,过年几乎家家都要打豆腐,时间选在腊月二十五前后。打豆腐时间太早了,豆腐会发酸;太晚了,又忙不过来。所以十堰民歌《小郎上四川》唱道:“腊月二十五,家家打豆腐。想起我郎在外头,一天一场哭。”为什么哭?一是望郎归,二是一个人打豆腐实在忙不过来。

“豆腐出百菜”,可做豆油皮、豆腐块、冻豆腐、熏豆干、千张皮、油炸豆腐菜、懒豆腐等。房县特色菜酥炸卷儿近几年风行十堰,过年家家必备。这酥炸卷儿的外包皮就是豆油皮,内卷肉馅儿,然后过油炸。豆腐开锅后,去沫,表面冷却结成一层膜,用竹竿揭起,就是豆油皮,操作过程叫“揭豆油”。豆油皮含高蛋白,薄而亮,耐破损 。揭豆油皮很赚钱,但要有一定的揭、晾、收技术。豆腐打好后,一部分用水漂或上冻,一部分做油炸等花样菜。十堰俗语:“团年离不开豆腐菜”,就是这个道理。

打豆腐是个忙活。先用水泡黄豆,泡透了上磨推。手推小磨一人推,边推边向磨眼喂水和黄豆,太累人。拐子磨得一人推,一人喂黄豆,单人干不了。磨完豆浆还得用“豆腐荡子”滤浆除渣。所谓“豆腐荡子”,是在一个悬吊着的木制十字架四角系一块滤布,然后把磨好的豆浆倒进滤布里,滤出的豆汁流进“豆腐荡子”下面的大锅里。锅下的灶里填上大柴块,烧起大火,到豆浆翻滚时停火,去沫,晾几张豆油皮,后将豆浆起锅转到大木桶里。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石膏汁倒入豆浆中,这叫“点豆腐”。点豆腐有讲究,石膏汁少了豆腐太嫩,量少;多了、粗了,豆腐太老,不好吃。待豆浆变成豆花时,倒入木箱中,盖上与木箱合槽的厚木板,用大石头压上,挤掉水分,这叫“压豆腐”。豆干、千张皮也是这样制做出来的。

打豆腐程序多、辛苦,一个人打豆腐就更难了。男人外出,年末未归,家中的单身妇女怎么打豆腐?民歌中盼夫归来的女人“一天一场哭”,就好理解了。

有些讲究的人家,打过年吃的豆腐,要浆滤二道,不起豆油皮。这样打出来的豆腐白里见青,无“蜂窝”,入口细嫩。

闹 年

闹年,就是每年除夕前祭祖,表示与祖先一同过年。《清·房县志》卷十一《风俗》记:“二十六日后,具酒脯荐祖,团栾合食,谓之‘闹年'。”“脯”,肉干,类果脯。“荐”,草垫子。“栾”,大树。这是说,农历腊月二十六后,家家户户都要带上酒菜到祖坟祭祖。祭祖时,在坟前大树下选块地方,铺上草席,摆上酒菜、果品、供馍,上坟人代表全家给祖宗拜年、敬酒,以示阴阳团聚,怀念之情。

蒸飨馍

十堰人一般在腊月二十六左右蒸馍馍。民歌云:“二十六日家家忙,面盆端到火炉旁。剁油渣,拌面糖,劈柴架笼蒸供飨。”蒸飨馍选在腊月二十六,一是接近过年,馍馍能放到年后。二是越近年边人越忙,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有几笼馍馍,饿了可以垫垫底。过年的馍馍一般用炼猪油后的油渣子,加上豆腐、萝卜、粉条、豆干等作馅,既有油又有肉香味儿。做糖馍馍不能用纯糖,要把面粉炒熟了拌在糖里,以防馍馍咬开时糖汁流出。

过年蒸馍不叫蒸馍馍,而叫“蒸供飨”,这是为图个吉利。因为“蒸”与“真”谐音,“馍”与“磨”谐音,过年说“蒸馍”,容易听成“真磨”,不吉利。

供飨馍分大、中、小三等,每种10个。大的敬家神,从除夕团年直供到正月十七吃早饭。供飨馍蒸裂了叫“笑”,意味这一年将有好事。中等的飨馍祭祖坟,可随祭随吃,意在请祖宗保佑免灾。小的飨馍敬土地爷,敬后收回。所有的供飨馍顶部都要点上五点梅花红,或在馍里包上大红枣。

虽说是“蒸供飨”,实际上蒸的馍馍花样众多。除了肉包子、糖包子,还有别的花样,如鱼形馍、蛇形馍、鸡形馍。还有做成家中小孩属相的,赠送给孩子,图个欢喜。

写对子

十堰人过年,普遍贴春联、门画。春联又叫“对子”,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后汉书·礼仪志》记:“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之。”《宋史·蜀世家》记:“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板,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传说中的门神,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曰:上古时,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危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像,挂在门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到了唐代,门神的画像变成秦叔宝、尉迟敬德,后来又变成文财神赵公民,武财神关羽,再后来又添了道教的雷神等。

对子和门神是“兄弟”,十堰城乡、官民均有贴对子和门神的习俗。乡下人比城里人更重视,哪怕是穷人家,过年时也要千方百计地贴上对子和门神。腊月里,为防大雪封山,山民们提早背一背篓苞谷,翻山越岭进城卖粮。低山的则挑一担板子柴或木炭赶集。卖钱后,首先是买香、蜡、纸裱和对子、门神。红红的对子和门神卷着插在背篓里、挂在扁担头,心满意足地走在街上,构成一幅幅办年货、买对子的民俗画卷。

这时候,县城的大街小巷、乡村集镇,都有很多写对子、画门神的摊儿。红的纸、黑的墨,在摊儿前后晾晒一地。目不识丁的人们围过来,请卖者一副副地念,觉得对胃口,就挑出来买下。

讲排场、不通文墨的富户往往不惜钱财装门面,老早就请了文人(多为教书先生)、画师到家中聚会。画师低头作画,少言寡语;作对文、写对子的人摇头晃脑,苦思冥想,力创新意。半天下来,对联、门画摊了一屋子。主人家高兴,学着文人样子叫喊:“请坐,诸位宾朋高手,为吾作对子、画门神,劳苦功高。余备薄酒,请诸位喝饱。”众人一齐响应,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来个酒醉饭饱。饭后,文人们选好留给主人家的作品,自己则带上事先藏在一边的对子和门神,在道谢声中离去。余下的对联、门神,就成了主人送亲朋的礼品。

春联、门神是“栽”在各家门上的两对“迎春树”,上面落着吉祥和喜庆,烘托出一派春色和年景。今天,许多人家过年也贴对联和门画,但都是大同小异的印刷品,风格单调,没有了古时买卖的风情、请人撰写的热闹。

挖年藕

十堰民谚云:“腊月二十七,挖藕不洗泥。”藕农为啥赶在天寒地冻的腊月二十七挖藕?这里有个说法。

十堰人过年,家家都炖藕。藕在年宴上可以凉拌、爆炒。酒喝半酣时,上一盘嫩白清脆的酸辣藕片儿,或是辣椒爆藕丁,那是上好的菜。过年前后半个月,藕放长了会干、会烂,到了腊月二十七八才买,带泥保潮、保鲜、能放。特别是小田藕,好煮,好吃,受人喜爱。像房县莲花池、丹江口六里坪、竹溪水坪的藕,旧时都是俏货,都要留到腊月底才挖了卖,一斤卖三斤价,还带着泥巴。因此藕农们都“留藕在田,等着过年”。

腊月底挖藕是件辛苦事。晴天还好,赶上霜冻、结冰或下雪,就更苦了。“天下雪,藕遭劫,下田挖藕不怕邪(雪)”。年前那几天,藕田边烟雾缭绕,一群群的人站在田埂上,挖藕、守藕、买藕、贩藕的你来我往。旧时没有防水靴,挖藕的人赤脚踏进冰渣子响的泥水中,挥臂铲泥,双手摸着藕枝,顺着长向,小心地往上提。一枝完好无损的藕出泥,挖藕人虽然手脚都麻木了,却还提着藕向人炫耀。喜得买藕人又心痛又赞许,高喊“快上来烤烤火”。田埂上的火是女人、孩子和藕贩子们捡来残荷叶、树枝干草烧起来的。浓烟滚滚罩荷田,藕香烟熏抗大寒。谁说藕农心不苦,只为多挣几个钱。从天亮下田,到天黑收工,一人能挖一担藕,许多辛苦都得到了回报。中午,主妇炒一荤一素两个菜,拎一壶热黄酒,放在地头上给他们吃。那些想买藕的客人,把整包的香烟塞给挖藕人,有时还带点糖果给孩子,和挖藕人的女人说笑话拉关系,也就是想买到修整干净、不断不烂的好藕。这时挖藕人很俏,对来抢购的二道贩子们不屑一顾。二道贩子奔了张田奔李田,最后买的都是又瘦又烂的残藕,但仍能赚钱,因为此时残藕也俏。

酥炸菜

郧阳酥炸习俗,江南江北不同。江南与四川、襄阳接壤,江北与陕西、豫南交界,酥炸菜吸收四周特点,加上武当道教、流放文化的影响,花样百出。

酥炸菜,就是把食物放进煮沸的油锅里炸好存放起来。十堰年俗中的“春酒宴”很讲究,除了菜多、花样多,还要简便省时。酥炸菜能变花样,可以临时拼凑,缺少不得。酥炸菜可拼凉盘,丢汤锅,因此十堰谚云:“腊月二十八,家家动酥炸”,实际是提前做年菜。

十堰酥炸菜从内容上分有荤、素两大类,从品位上分有乡土、城市、高山、道教及宫廷的不同,从味道上分有咸、甜、麻辣、酸辣的差别,从口感上分有酥脆型、酥软型。酥脆型松脆易碎,酥软型耐嚼味长。

荤炸菜,是将动物肉与其它食物混和入炸;素炸菜,即红薯、麦面、杂粮、洋芋、青菜、野菜等混和入炸。武当山道观以“武当八珍(豆腐、面筋、木耳、磨菇、山药、黄精)”为主料,酥炸出多种荤型素菜,如“炸猪排”、“炸鳝鱼”、“山药黄精肉”等,都是让香客们口馋的斋中“荤”品。

这里举两种做法:油炸“猪排”,用冬竹笋切节为“骨”,外缠豆油筋,做成猪排状,调鸡蛋汁,下油锅炸后,金亮喷香,酥脆可口,造型足以乱真;酥炸“鳝鱼”,将大朵香蕈切成一指宽的条,微炸后再改块,背黑肉黄,颇似鳝鱼片,再加青椒、胡萝卜、黑木耳等爆炒,青、红、黄、黑分明,色香味俱佳。

十堰各地较普遍的酥炸菜有酥肥肉、酥排骨、酥全鱼、酥鸡丸、酥鸭翅、酥春卷、酥麻叶、酥豆腐丸、藕夹等。江北特色的有红薯丸、油馍筋、全鹌鹑、羊肉丸子等。江南特色的有酥卷儿、绿豆丸、洋芋丸、牛肉丸、萝卜丸等。现代引进的外来酥炸菜有狮子头、酥狗肉、酥驴肉等。

蒸年菜

十堰民谚云:“腊月二十九,蒸肉熬骨头。”旧时没超市,市场上无成品蒸菜,于是家家户户备蒸笼。大户备大蒸笼,小户用小蒸笼。平时蒸馍馍、蒸饭、蒸米酒,到了过年便蒸菜,叫做“笼沾荤”。

蒸菜分荤、素两种。荤蒸菜有条子扣肉、粉蒸肉、蒸排骨等,鸡、鸭、牛、羊、鱼都可做蒸菜。蒸菜用中型土陶碗,因土陶碗出味。碗底先装垫底菜,如扣肉垫霉干菜,加主料酱豆;鸡块垫板栗;羊肉、牛肉垫萝卜或胡萝卜;老鸭垫老藕等。

扣肉不在吃肉。霉干菜经蒸后油浸,加上酱豆的特殊臭味,是酒后拌饭吃的上好菜。为这一碗垫底菜,十堰家家屋檐下挂干菜。粉蒸肉也是大众喜爱的蒸菜,江北用大米掺苞谷粉,或糯米掺大米,加五香粉,拌肉块上笼,肉香口味绵长。江南用高山“冷水红”大米粉,加五香粉拌肉块,蒸出来的肉砣子微红,香气扑鼻。可惜“冷水红”产量低,现在基本绝种。

竹溪蒸盆是江南的特色蒸菜,主料是腊味(腊猪蹄、腊鸭、腊鸡、腊猪排、腊猪肚等)。这些腊味加上配料混放在大土陶盆中,再加香菜、木耳、豆腐及泡椒老酸菜,用大火蒸四小时左右出笼。“蒸盆出笼,热气四走,主人发话,在席三杯酒。”

忙年不累人,忙得也高兴。年货办进门,家家喜盈盈。猪杀了,菜齐了,只等年三十,挂红灯,贴对联,点上大挂鞭,围吃团年饭,合家欢乐。

过年,是一个万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日子,在外的人想回家与家人团聚,家里人也盼着在外的人归来。无论兜里有钱无钱,过年团聚是所有人的愿望。腊月三十吃团年饭,是民俗中最有代表性的活动。

团 年

贴对联。古代贴对子,面对大门,右边为大,左边为小。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门楣贴横批,门楣卯榫贴“春”或“福”字,然后贴门神。猪牛羊鸡圈贴“六畜兴旺”,粮仓贴“丰”,织布机、纺纱车贴“转线”(赚钱之意)。

贴福字。十堰大多数人家过年都要在门上、墙上、门楣卯榫处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把“福”字美化成图画,有的则在寿星、寿桃、五谷丰登中嵌一个“福”字,以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福”字倒贴,表示“福运到”。传说清代靖王府过年,家丁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靖王要杀这个家丁,这时来了个秀才,上门便磕头。家丁忙问何事,他说靖王爷福到了。家丁赶紧报告,王爷出来一问,那秀才说:“我看王爷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是大喜,故而磕头。”王爷一听乐极了,便把秀才留在府上,还赏了倒贴“福”字的家丁三块大洋。还有个故事说,明太祖朱元璋用“福”字作暗记,准备。好心肠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家家都贴“福”字。其中一户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下旨要把那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忙说:“这是福到的意思。”于是这家人免了灾。以后,人们便以此来纪念马皇后。

团年饭。古时团年饭很讲究,比喜宴还丰盛,有凉拌菜、炒熟菜、蒸扣菜、炖汤菜,还有的上花生、瓜子等。凉菜有黄豆芽、猪肝、牛肉、香肠、腊鱼、鸡爪子(又名 “抓钱手”)、腌鸡鸭蛋及小青菜等。凉菜的第一盘是黄豆芽,摆的形状像一只金**的如意,故名 “如意菜”,取 “年年如意”之意。炒熟菜有鸡鸭肉块、猪肉块、猪腰花、糖醋溜鱼等,荤素搭配。蒸菜即各种蒸肉、八宝饭、红薯丸子、蒸酥卷等。汤菜以莲藕熬猪蹄、牛羊肉萝卜汤为主,汉江河边还有蒸盆鱼、翘嘴鲌鱼汤、黄桑鱼汤。竹溪县有腊、鲜混合的 “竹溪蒸盆”等。

菜上齐了,点燃一大挂鞭炮,炸得门前火花乱飞。全家拜神毕,在祝福声和欢笑声中,馋了一年的团年饭才开吃。团年酒郧县有老黄酒,房县有乳白黄酒,其它地方多用苞谷酒。在家长的带动下,全家人依次举杯向长辈敬酒,祝长辈幸福长寿。然后觥筹交错,喜气溢满厅堂。

江南收席时端上一大碗香蕈汤,这是用肥母鸡清炖的,放入香蕈条,加几棵菠菜,叫“红嘴鹦鹉香蕈汤”。汤色青、白、红、橙,特具山珍香味。江北团年宴上少不了一盘整鱼。小孩伸筷子去戳,长辈往往劝阻:先吃大碗菜。最后那一大盘整鱼便留了下来,代表“年年有余(鱼)”。

若哪家当年有人去世,团年时便按辈份在桌上放一套碗筷,以示死者回家团年。因门神是拦鬼的,这家便不贴门神,不贴红对联,而贴黄纸写的对子。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在饭店订团年饭的不少。这样省了主妇的辛劳,但也少了点家庭团年的温馨和乐趣。城里人觉得年味不足,便去乡下过年,以寻找失去的民俗。

旧时,出了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团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娘家婆家都是直系亲属,加上是独生子女,两家在一起吃团年饭的新风便出现了。还有姑娘女婿赶到两家团两个年的。

包饺子。十堰人大年初一吃饺子,也叫“吃元宝”。因饺子白白胖胖的,就像银元宝。吃元宝,意味着“添财进宝”。这与十堰的流放文化有关。流放到十堰的王公贵族都受过惊吓,总提心吊胆地怕被杀。饺子与“绞死”谐音,为避讳,便叫“元宝”。

大年初一吃的饺子,都是头天晚上包好的。家庭主妇在年三十的下午,偷空舀几瓢上好的白面,和好放在灶头。然后择葱、切姜、洗白菜,接着厨房传出“嘭嘭”的剁肉馅声。直到团年时,一家人坐齐了,主妇才擦擦手,上桌吃团年饭。不等散席,也不等洗碗,便又忙着擦洗装饺子的筛子、簸箕。吃完团年饭,全家总动员,一齐包饺子。

有个神话说,明代修玄岳门时,张三丰在工地做饭,一人做管百人吃。一天,他说包饺子吃,大家不信,他拍胸担保。有个小工好奇,趴在厨房门缝偷看,见张爷只包一碗饺子,煮熟后自己吃了。然后蹲在灶上屙饺子,一会儿便屙了一大锅。收工后,人们边吃饺子边赞张爷有本事,就那个小工没吃。后来九十九人成了神仙,只有那小工还在凡间干苦力。

洗磕膝盖。老人们讲,除夕团年后,要洗磕膝盖儿,洗了就会有钱收。这应该是儿戏之言。腊月天冷,小孩不愿冼澡。大人又忙,不便强逼,只好用哄的办法,编出这样的话来。小孩信以为真,忍着冷去洗澡,用力搓磕膝盖儿。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果然得了钱。至今,有人没挣到钱还说“过年没洗磕膝盖儿”。

守岁。《荆楚岁时记》载:“岁暮家家具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意思是说,这一夜,家家备酒菜,全家人守岁、饮酒迎新年。守岁前,在祖宗牌位前供一碗守岁饭,到正月十二倒在街上或路上,以“去故纳新”。晋代周处《风土记》:“除夕,大旦不眠,谓之守岁”。

守岁也叫“熬年”。相传古代有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就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人们为躲避“年”,当晚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窜进一个村子,把一村人几乎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服的新婚夫妇平安无事,几个玩鞭炮的孩子也幸免于难。从此人们知道“年”怕红、怕光、怕鞭炮声,过年那天便家家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年”就不敢再来了。

再不选我就太不够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