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油价30美元_多哈油价30美元一升
1.美国从中东战争攫取了多少经济利益
2.原油50美元处被腰斩,幕后黑手是谁
3.卡塔尔这个国家也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吗?
4.下一个油价调整日期
5.2006年的热点问题(简略叙述)
6.油价暴跌,沙特卡塔尔英国等产油国为什么不崩溃?
7.为什么新郑的油价提前涨到八块05分
此次美股暴跌,相信大家都听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大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油价暴跌造成例如bp、壳牌、道达尔等一系列石油公司股票下跌带动大盘;另一个是由于美国、韩国等一系列其他国家应对疫情不力,引发投资者对停工、感染等一系列影响经济因素担忧,进而导致恐慌抛售。
当然了,咱们是《车友报》,对于经济理论小编也不敢说专业,所以咱们这次不说油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单说国际油价的历史和此次引发油价暴跌的欧佩克和俄罗斯之间的产量博弈。
自从1883年,戴姆勒和迈巴赫两人合作开发了第一台汽油发动机开始,原油这一资源在人类历史上就开始变得愈发重要。直到今天,它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而油价的定价历史,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跨国石油公司定价
第一个阶段是跨国石油公司定价,在20世纪初,当时世界上的石油主要消费国基本上都是英法美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主要产油国大多位于当今欧佩克地区。一边是老牌帝国主义,一边是刚刚摆脱半殖民地的小国,那边说了算一目了然。
所以当时的油价基本上不存在市场的空间,油价多少,作为大国代表的跨国石油公司说了算。简单来说,这些公司跟产油国签合同给租金,合同说多少钱,油价就是多少,挖出来的原油运回国自己炼自己卖,公开现货交易不足总交易量的1%。
而这种情况的背后原因,说白了就是当时油少,原油产量没办法满足世界上所有国家需求。而这个时候,老牌大国就运用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打压产油国,确保原油优先供给自己,价格不太高。当时类似的跨国石油公司有七个,也被称为“七姊妹”。
OPEC定价阶段
时间到了70年代,这个时候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石油产量终于上来了,1970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到当时峰值,美国甚至开始限制国内原油开采。国内不缺产量,就不用继续控制山高水远的产油国。再加上当时英国日渐颓势,从海湾地区逐步撤军。使得当时的产油国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因此当时各国的内部势力纷纷抬头,开始争取更大的原油定价话语权。在此情况下,OPEC,也就是欧佩克在1960年应运而生。
最经典的表现有三个,一是当时各国纷纷把油田收归国有,1960年,当时的阿美石油公司总部从美国旧金山迁到沙特多哈。经过多年斗争,1972年,阿美公司逐步被沙特收归国有,1973年沙特政府参与阿美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达到了100%。二是产油国开始要求提高原油出口税率,最后定在了55%。第三个,也是最终的胜利,是欧佩克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决定以沙特阿拉伯轻质原油作为国际油价“参考价格”,标志产油国在原油定价上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从此之后,国际油价就形成了欧佩克产油国和跨国石油公司协商定价的机制。
交易所定价
按理来说,到了欧佩克定价阶段,产油国、需求国达成联盟,两边啥事都商量着来挺好,没有变化的必要了。但是谁都没想到,随着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求国越来越多,产油国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方面,这些国家也想有自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石油交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油上了油轮,短则几天,长则几周才能到达买家手里。是先付钱后发货还是先发货后付钱,付钱是按照发货日子价格给还是收货日子价格给,这些可能动辄涉及十几亿的资金。到了这一步,期货的主要动力已经形成了。
美国从中东战争攫取了多少经济利益
第一:OPEC老大沙特放话稳定油市
沙特能源、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法力赫(Khalid al-Falih)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产油国将在9月26-28日阿尔及利亚的非正式会议期间讨论市场状况,包括可能采取稳定油价所需的行动。
交易商和经纪表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油长的讲话触动了基金买盘和一些空头回补,提振了油价。
许多交易商对会议是否能有成果仍有疑虑,预计会重演4月多哈会议的情况,当时沙特指因伊朗拒绝参与冻产而退出计划。
第二:国际能源署(IEA)报告给下半年油市带来重大利多
IEA的均衡数据显示2016下半年基本无供应过剩,第三季库存将大幅减少;未来几个月全球石油库存减少,将帮助缓解过剩情况;预计未来几个月原油消费上升,将帮助缓解供应过剩的问题,并能有利于油市再平衡。
第三:中国7月原油日产出五连降,创5年新低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这一全球第四大产油国7月份原油产量为1670万吨,同比下降8.1%,日产出降至5年最低,因低油价抑制了石油公司开采原油的积极性。数据显示,以日产量计算,中国7月产量约为394万桶/日,低于6月的403万桶/日,并为连续第5个月下滑;2016年1至7月,中国原油产量同比下滑5.1%至1.1835亿吨(约406万桶/日)。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此前均预计,今年产出将减少,因其许多油田开采出现亏损,特别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国际油价跌破每桶40美元时期
原油50美元处被腰斩,幕后黑手是谁
2015年,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约旦和埃及,它们希望购买数以千计的美制导弹、炸弹及其他武器,以弥补过去一年里消耗掉的。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限制美国军工企业能卖给阿拉伯国家的武器类型,为的是确保以色列对其在该地区的传统对手上保持军事优势。但由于以色列与这些阿拉伯国家目前实际上形成了一个针对伊朗的联盟,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愿意把先进武器出售给海湾国家,对此也几乎没有来自以色列的公开反对。国防行业分析人士和中东问题专家说,中东地区的动荡,以及富裕的逊尼派国家为争夺地区霸权与什叶派的伊朗作战的决心,将导致对国防工业最新、最高尖技术硬件的新订单激增。
中东战争表面上与经济毫无瓜葛,但是其实五次战争都和石油紧密相关,所以中东战争对油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经济上讲,石油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进展。中东盛产石油,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其储量占全球总量的二分之一以上,而且中东地区是国际石油市场最主要的输出者,欧美的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大国都需要中东的石油。所以,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谁能够控制中东的石油或者说能够对中东的石油有话语权,谁就能够扩大世界影响力且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另外,中东地区是联通三大洲的枢纽,是世界要塞、贸易通道,而中东地区也是现今世界货物贸易主要通道,在运输成本与运输效率上,都是优于其他地区的。
在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阿拉伯、叙利亚等国家直接切断了对英国和法国两国的石油供给链,导致英法两国国内石油严重供应不足,石油价格更是一升再升。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再次拿起石油武器去支援埃及和叙利亚,在石油的对外供应方面,阿拉伯逐月减产50%,后来还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这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的压力。与此同时,石油生产大国趁机推行石油国有化的政策,将西方的石油公司的股份全部划为国有。这一系列的减产、控量、禁运的措施,直接导致油价飞涨,油价的飞涨也是二战后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中东战争中明显可以看出,各国都在依靠石油来控制战争的发展,参战方也都在彼此遏制对方对石油的控制,所以在中东战争中有很多的石油基地被轰炸。这些石油产量大国之间发生的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直接影响,在战争期间,油价曾涨到过34美元一桶,这个价格在那个时代算的上是天价。
然而,战争过去多年,这些国家并没有放弃军备竞赛。据跟踪全球军事开支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数字,沙特阿拉伯2014年在购买武器装备上花了逾800亿美元(约合4960亿元人民币),超过法国和英国这方面开支的总合,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国防产品市场。阿联酋去年购买武器的开支近230亿美元,是该国2006年这类开支的三倍还多。卡塔尔是国库充裕、希望在中东具有影响力的另一个海湾国家,它也在疯狂购买武器。2014年,卡塔尔与五角大楼签署了一笔110亿美元的交易,买来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爱国者和标枪防空系统。现在,阿联酋正计划购买波音公司的F-15战斗机,以取代其老化的法国幻影战斗机群。
美国的国防企业正在跟着钱走。波音公司于2011年在卡塔尔多哈设立了办事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在那里设立了办事处。2013年,洛克希德成立了专门负责对外销售的部门,公司首席执行官玛丽莲·休森曾表示,洛克希德需要增加出口业务,目标是让全球武器销售占到其总营销额的25%到30%,以部分地弥补五角大楼因9·11事件而预算一度大增之后出现的经费萎缩。美国情报部门认为,中东地区的代理人战争可能会持续好几年,这将让中东地区更渴望得到F-35战斗机,该战斗机被认为是美国未来武器库的瑰宝。这个机型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武器项目的产物,它具有隐身能力,并已大量推销到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盟国。但出于维护以色列军事优势的考虑,尚未向阿拉伯盟友销售。
卡塔尔这个国家也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吗?
昨日欧盘美原油不负众望触及50美元,无不受刺激于于6月OPEC会议关于冻产协议在讨论的预热。可惜的是日日返佣网发现连日来颠婆的涨势在跨夜之后承压回落,最后下探至最49.12美元/桶,以收跌告终。
法国原油市场研究人员称,这就是市场情绪的极限。在现在油价最高达到50美元的情况下,一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单纯考虑接下来55美元,60美元的盈利手段。然而理性地审视就会发现,此次原油在触及50美元时就被腰斩,好像肾透支一样下挫近一美元并惨淡收盘,其在最高点所受压力得有多大。
原油大爷沙特继续发力增产
报道称,沙特阿美的未来半月计划是:不惜一切代价产油,Shayban地区务必达到100w/日。没有人怀疑沙特增产的决心,却好奇沙特如此强硬的缘由。按情理讲,从今年2月沙特撕毁与俄、卡、委三国签订的控产后,之后再4月多哈会议上强行拉伊朗入坑共同反对冻产,再到萨尔曼掐掉纳伊米,法利赫上位并提前终结6月OPEC冻产协议的表现来看,如此急功近利的改革手段和无赖作法,除了扼杀美国页岩油以外还会有什么目的呢?
沙特正力求拜托原油依赖
即使与OPEC众国以及美俄作对,也必须增产来垄断市场。有分析师指出,这野心勃勃的一切与萨尔曼任重道远经济改革计划最大的联系就是:作为石油第一国的沙特来讲,产油、炼油、运油、售油。国家收入的大部分不得不依赖于一条被市场供需决定的脆弱的产业链。特别是去年美页岩油革命爆发之后,原先养尊处优的优势地位被撼动,发现自己的原油市场突然玩不转了,市场资本的不确定性和所带来的危机感,迫使沙特必须做出行动。最重要就是产业转型,拜托对原油的以来,实现国内经济的多元化。简而言之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萨尔曼主导的这次改革,任用更具狼性的法利赫,目的即为了守住原先在市场积累的硕果。所以说,沙特不会妥协接受限产。下周才举行的OPEC会议,实际上已名不副实地结束了。
虽然原油返佣于50美元处承压回落,但投资者不妨继续关注接下来冻产会议的走向再冷静抉择。
下一个油价调整日期
听到亚洲最富国这个词,或许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冒出新加坡,文莱等国家的名字。但其实不然,真正的亚洲最富国其实在中东,但并不是拥有迪拜的阿联酋,而是一座面积比北京市还小,仅有1.1万平方公里的小国,而北京则面积达到了1.6万平方公里。这个国家叫做卡塔尔。
由于卡塔尔地区被波斯湾环绕,所以这里的油气资源非常的丰富,也让这个国家的人民富有了起来,曾经人均GDP还排在了世界第一,虽然如今随着国际油价下跌,有些下降,但仍然在国际上称得上数一数二,也是目前亚洲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其人均GDP高达5.9万美元,相当于39万人民币,比起美国的5.7万美元,以及阿联酋的3.7万美元,卡塔尔比美国高出一万多人民币,比阿联酋要高出14万人民币的水平,足以见得这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了。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来在网上看到的一组爆火的,就是指的一位卡塔尔富豪吐槽自己每天工作三小时,有的时候甚至要加班到下午两点,并且还说卡塔尔当地已经很少有人像他这么勤奋工作了,让人看了不由得心生羡慕,同时也好奇,这么一个国家境内,拥有怎么样的风景呢?
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境内,有一个充满了阿拉伯风情的市场,这个市场便是瓦齐夫市场。虽然这个国家历史不长,但这个市场已经有了上百年历史,漫步在这里,总会被这里的阿拉伯风情建筑所包围,这里不仅可以买到非常多正宗的卡塔尔特产,也能在这里细细的体验一把卡塔尔的民俗风情,非常值得作为旅游的第一站。
笔者曾在这里的广场喂鸽子时,遇到了一位当地人送了一大袋鸽子食,这如果要是在其他国家我都会觉得这有可能是接下来就会要钱的套路,但我在卡塔尔就没想那么多,因为说不定人家就是一个亿万富豪。所以当笔者真的接下,这位当地人也与我非常愉快的攀谈了起来,并且表示把鸽食送给我,还欢迎我经常来到卡塔尔旅游,非常友善。
多哈境内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来的地方叫做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从建筑风格上来看就非常的独特,因为整座博物馆本身就是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珍作。再加上馆内展览的珍贵历史文物,让人目不暇接,珍贵的馆藏也足以让你叹为观止,如果来到多哈旅游,务必要来这里看看。
总的来说,虽然这个国家富,但是对比起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知名度还是低了些,这或许也与当地旅游业开发没有太重视有关,相信在未来的世界杯举办过后,这个国家将会变得更加知名,不知道你想不想去这里旅游一番呢?
2006年的热点问题(简略叙述)
国内油价调整规则:成品油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是十个工作日之后油价调整窗口开启一次,而工作日不包含周六日和法定假日。下一次油价窗口开启时间为12月16日(下周一)。
据相关统计测算,12月6日第5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1.28%,对应汽油柴油价格预计下调幅度40元/吨。所以,下一轮油价目前预计将搁浅。
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12月3日开启,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30元和415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7元。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1年12月17日24时开启。
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汽油每吨下调430元,柴油每吨下调415元。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11月19日—12月2日)国际油价大幅下降。
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9.16%。
受此影响,国内汽油、柴油零售价格随之下调。这是年内成品油价第五次下调。 2021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十四涨五跌四搁浅”的格局。截至本次调价,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上调1475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上调1420元。
: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1.美国钻井平台数的减少。
2.美国产出和库存下降。
3.强劲的需求。
4.美元走势疲软。
5.多哈冻产会议。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中有“地板价”和“天花板价”,即代表的意思是价格机制设定的上下限,设定上下限主要是考虑我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过低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国际油价的波动,很大程度上还是美国政府从中捣乱的影响。中东地区是全世界产油最多的地方,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和伊朗都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前三个国家是美国盟友,伊拉克至今被美国占领。只剩下伊朗还被美国及其盟友所制裁。
油价暴跌,沙特卡塔尔英国等产油国为什么不崩溃?
朝鲜核试爆:“最严重的关切”
2006年10月9日上午10点36分,朝鲜咸镜北道一带的神秘地震波牵动全世界,随后朝鲜政府正式宣布:“安全、成功地”进行了核试验。举世震惊。朝鲜核问题由来已久。布什政府坚持敌视朝鲜的政策,将朝鲜定义为“无赖国家”、“邪恶轴心”、“暴政前哨”。对此,朝鲜政府高度警惕。自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朝鲜紧迫感加剧。因此,利用美国身陷伊拉克之机,朝鲜政府加快开发核武器,为自身安全谋求终极保障。朝鲜悍然核试爆遭到全世界普遍反对。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最严重的关切”,并决定对朝鲜采取制裁措施。东北亚安全局势是否因此“雪崩”?旨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在时隔13个月后重新开始这一事实给出了回答。同类搜索:伊朗核谈判曲折,前景难测。2006年开始的第3天,伊朗宣布重启已停止两年多的铀浓缩活动。此后围绕伊朗核问题的纠缠至今未休。伊朗总统内贾德坚信,伊朗正面临几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伊朗在坚持“核研究”的同时,继续周旋于大国之间。
伊拉克:最“昂贵”的战争
3年前,踌躇满志的美军侵入伊拉克;3年后,深陷泥潭的美军在血雨腥风的伊拉克交出这样一份清单:死亡:超过2942名。受伤:接近20000名。费用:超过3500亿美元。战乱的结束依旧遥遥无期,而美军的开销以每天2亿美元的速度增加。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费用2010年将达到5000亿美元,其开销将大大超过越南战争,从而成为二战以来美国参加的最昂贵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的“昂贵”,还体现在美国共和党和布什政府为之付出的惨重代价。在中期选举中,共和党自1994年以来首次失去了对两院的控制权;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黯然辞职。曾把希望寄托在扎卡维被击毙、萨达姆被判绞刑上的布什政府,正苦思对伊新政策。同类搜索:2006年美国在中东陷入全面困境。巴以争端未平,黎以冲突又起。约旦国王说:中东存在爆发三场内战的危险。他指的是巴勒斯坦、伊拉克和黎巴嫩。
拉美左翼:最迅速的扩张
2006年是“拉美大选年”,有10个国家先后举行了总统选举,左翼力量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在巴西、委内瑞拉、尼加拉瓜、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和哥斯达黎加等7国赢得了政权。其中,“反美斗士”奥尔特加在尼加拉瓜再次当选,骂美国“骂得最痛快”的查韦斯在委内瑞拉总统选举中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亲美派,把拉美左翼2006年的扩张推向了高潮。至此,“拉美已有3/4的国家政权掌握在左翼***手中”。今天,美国和拉美的关系已降到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被大多数拉美国家抛进了深渊。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被注入拉美各国,如今,拉美是世界上财富分布最不均匀的地区之一,超过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查韦斯这些左翼***正是依靠实施脱贫计划、给绝大多数穷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赢得了胜利。同类搜索:2006年1月16日,利比里亚的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宣誓就职,成为非洲第一位民选女总统。这位6个孙子的老祖母需要建设的国家,处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失业率和文盲率均高达80%。
油价:逼近80美元历史最高
2004年开始增长的油价,在2005年得到强化,2006年达到高峰。涨,涨,涨,2006年1~8月份,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原油期货价格也一度逼近80美元大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6年国际平均油价为每桶69.2美元,比2005年上涨了近30%。尽管目前油价在每桶60美元上下徘徊,但推动它攀升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石油进口国需求强劲,国际金融寡头对石油市场的操纵,伊朗核问题等引发地缘政治动荡,恐怖分子对石油生产设施的攻击等。同类搜索:2006年世界经济发展良好。世界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5.1%,但全球经济失衡未能缓解,多哈回合谈判全面中止。
热闹太空:迎来第一名女游客
30多年前,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还是一名女童,着迷于科幻电视剧中的人物,他们能瞬时从一个星球飞到另外一个星球。30多年后的2006年,安萨里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升空,呆在国际空间站遨游太空10天,成为“世界首位女太空游客”、“首名进入太空的女穆斯林”。同类搜索:2006年太空有点热闹: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首次将彗星尘埃样本带回地球;巴西人首次圆了航天梦;备受争议的冥王星被“开除”,太阳系行星数目降为8颗;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成功撞击月球。
全球变暖:最严重的警告
“西伯利亚遭遇空前‘热浪’”、“纽约力保曼哈顿不被淹没”、“西藏冰川面临下世纪消失风险”……2006年冬天出现的这类新闻,一再提醒2006年夏天已遭受“水深”、“火热”煎熬的人类:全球正在加速变暖。在西伯利亚南部,通常在11月,候鸟已飞走,哺乳动物已冬眠。而2006年11月,森林里仍然充满令人不安的声响,甚至有些地方的蒲公英和覆盆子,也不可思议地开花了。2006年9月,美国科学家发表的研究指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正接近百万年来的最高值,相差不超过1摄氏度。英国环境大臣警告说: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这一环境灾难造成的损失,将超过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所造成的损失之和。同类搜索:2006年10月,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美国的人口突破3亿大关。作为世界最大的污染排放国,美国人均生产的垃圾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
为什么新郑的油价提前涨到八块05分
这涉及到俄罗斯和中东产油国的真实经济实力对比。简而言之,俄罗斯经济实力不强,所以最容易被拖垮,中东产油国则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所以至今还没被拖垮,但不可否认已经有很大问题了。
从外汇储备和进出口来对比是最直观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汇率稳定性,也就直接关联了这些国家的财政实力。
我们可以拿沙特和俄罗斯做对比,选几组数据:
2014年沙特外汇储备官方数据为7300亿美元,全年进口总额1739亿美元,外债规模为零。
2014年俄罗斯外汇储备官方数据为4200亿美元,全年进口总额2868亿美元,外债规模6000亿美元。
沙特和俄罗斯的货币都不是储备货币,没有太大的境外留存和境外循环,因此外汇储备基本就是应付进口和债务支出的唯一蓄水池,而石油出口在两国出口结构中都占到了绝大比例,因此石油出口就可以看做是当期现金流。简单对比就能够看到,尽管沙特石油出口规模大于俄罗斯,似乎受到油价下跌的影响应该更大。但是沙特外汇储备规模庞大,达到约42个月进口额,而且没有任何外债压力,这使得即便油价下跌,沙特也有足够财力应对政府开支以及弥补国内投资缺口等。
而俄罗斯则相差巨大,即便全额认可官方储备数据,也仅仅相当于约17个月进口额,再加上庞大的外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全额外汇储备,因此一旦油价下跌,俄罗斯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当期收入发生明显萎缩,意味着为外债还本付息以及支付进口开支的现金流立即就会出现紧张,如果石油价格下跌太大,那出现现金流断裂也几乎近在咫尺。当期现金流一旦断裂就意味着债务违约、进口萎缩。须知俄罗斯进口商品中,食品、轻工产品占到了大多数,一旦进口被迫缩减,打击的就是国内民生,那政治格局就有可能受到冲击。种种风险叠加下来,当然会向国际商界透露出崩溃的迹象。
何况俄罗斯对外支付的蓄水池——外汇储备,其官方数据又有极大的泡沫。简单来说4200亿美元里,首先需要扣除120亿美元的IMF特别提款权和450亿美元黄金,因为这两项都不是现金,变现也都很困难,因此很难缓解短期支付危机,需要被扣除掉;其次还需要扣除820亿美元的退休基金和90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基金,因为这两项基金在绝大部分其他国家里,都不算外汇储备。这些基金有明确的限制用途,不能因为短期支付而损耗,除非修改联邦财务制度(当然俄罗斯是可能做得出来这种事情的,但是“理所应当”和“强行为之”还是差异巨大的)。扣除上述项目,实际上俄罗斯能够动用的外汇储备只有1910亿美元,根本无法支持进口、企业外债支付、国家外债支付这三项巨大的支出。因此其财政摇摇欲坠、国际信用屡次陷入崩溃边缘,也就不奇怪了。
沙特则不同,其7300亿美元(2014年的数值,现在没那么多了)的外汇储备中有1300亿是外国银行存款,其余超过5200亿是持有的外国有价证券,其中以美国国债及流动性好的固定收益证券为主。也就是说,沙特的外汇储备,是实打实的现金,或者可以很快变现成现金。自然有着极强的支付能力。国际商界也就不会去担心沙特的对外支付能力和信用情况了。
因此,我们看到,油价一旦下跌,俄罗斯的货币就会出现很大的贬值压力,甚至出现前段时间的卢布大崩溃,进而导致国内民生困难。而沙特尽管财政也在紧缩,但是却似乎并没有非常致命的影响。这里面的核心原因可不是因为“选择性宣传”误导,或者无良的媒体无良的政治导向等等,而是真实植根于两国绝然不同的财政实力。
有实力的,就挺得住,没实力的,就只能崩溃。世界是现实的。
很多元素的影响
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1.美国钻井平台数的减少,2.美国产出和库存下降,3.强劲的需求,4.美元走势疲软,5.多哈冻产会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