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能以一敌众?

2.谁知道二战德国党卫军大将泽普 迪特里希的经历

3.二战中日本为何要偷袭珍珠港对美作战,而不是选择与德国夹攻苏联?

4.求纳粹德军援华军事顾问在华的下场~

5.求二战德国的其中一个军官,有图。谢谢

6.克里斯蒂娜的人物生平

7.二战时,军工强大的德国都没有航母,日本为何能建25艘呢?

二战德国士兵收入_二战德国退役金价格

一站失败的德国,在二战中军队实力仍然强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一战失败却未伤及根本

一战德国虽然战败,但是自己的国土并未受到战火侵袭,可谓保留了根本,大量有经验的老兵虽然被解散退役,但是也给德国积攒了不少日后优秀军官的苗子。德国战败后依然是一个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大国,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兵源。

2、英法等国家的援助

虽然德国战败后国内一度面临着通货膨胀、大量国民事业的绝境,但是很快通过英美的经济援助、行之有效的经济改革扭转了局面,国内汽车工业、铁路建设蓬勃发展,同时解决了大量人口失业问题。

3、英法之间的明争暗斗

英国一直以来奉行“欧洲大陆均衡”政策,英国不允许欧洲大陆由一国独霸,所以德国战败后英国开始暗地里防范法国崛起,偷偷的资助德国,在一些军事限制上也对德国放宽标准,让德国得到了喘息机会。

4、与苏联交好,学习军事技术

德国利用苏联受到国际社会打压的机会,借机与苏联较好,在苏联国内偷偷进行装甲部队和飞机的研发。同时德国一些少壮派军官也开始卧薪尝胆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这些年轻的军官更大胆、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才造成二战开始时德国在一系列战术上拥有很明显的优势,反观英法两国的陆军思路还停留在一战时的堑壕战、消耗战上。

5、利用西班牙内战,训练军队

二战爆发前德国还利用西班牙内战、入侵玻璃等军事行动,锻炼了自己的军队。尤其是空地一体的协同作战,让德国陆军在面对英法联军时,已经是一支作战经验丰富、战法先进娴熟的精锐之师,而空军的战机BF109、“斯图卡”轰炸机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机型,掌握了制空权在加上陆军的强悍战斗力。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能以一敌众?

这个主要跟一战有关。因为一战,德国是战败国。而西面的英、法则是战胜国,东面除了复国的波兰、取代了沙俄的苏联,其它几乎都是原奥匈帝国解体后的一众小国(比如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等),他们(无论是东面还是西面的邻国)几乎与德国都是敌对的关系。而作为二战的发起者,德国要想对外扩张,就必须得“以一敌众”,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谁知道二战德国党卫军大将泽普 迪特里希的经历

二战时,德国能以一敌众是因为大力发展军工业。

德国统一后,由于人口众多,决策正确,发展迅速,工业实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基本超过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发展了十多年。尽管有大萧条,但纳粹党在1936年前后大力发展了军事工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的工业化也突飞猛进,一度达到欧洲第一,但德国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后来,德国整合了奥地利和捷克的工业区。战后,德国占领了法国、丹麦、挪威和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地区。即使只有一小部分工业为德国战争作出了贡献,也增强了德国的生产实力。

1932年至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从390万吨增加到1860万吨,钢铁产量从560万吨增加到2320万吨。从1933年到1936年,德国新建了300多个军械厂,其中包括55个飞机厂、40个汽车厂和坦克厂、70个化工厂、15个造船厂和80个炮厂。1940年8月2日,德国总参谋长基特要求战时经济与军备局为180个陆军师制定一份军备。到1941年2月,半年内,德国的武器生产增长了近60%,其中增加了100%,坦克增加了25%。德国及其占领区的钢铁产量已达3180万吨,西欧有4876家工厂为德国生产。如此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德军前线作战提供了可靠保障,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运往前线。

二战初期,德国军队的战术理论比同时期的军事强国领先一个层次!

以古德里安和曼斯坦为首的德军成功地分离了装甲兵、空军和空降兵,创造性地实施了?闪电战术?。正是军事理论的转变,使德军能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当时被称为欧洲最强军队的法国被德国军队打败。原因是法国军队仍然坚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念,坐在马其诺防线上。然而,德国海军的?海狼战术?却让英美两国吃了不少苦头。可以说,德国在二战中的战术影响了世界军事几十年,至今仍被视为经典。

除了其优越的战术和工业基础外,与之相匹配的军事装备同样重要。二战期间,德国退役了一系列经典武器,如豹坦克、老虎坦克、U型潜艇、斯图卡爬山轰炸机、88毫米炮、mp40冲锋枪、梅塞斯密特战斗机、Mg机枪等,正是这些高质量甚至先进的装备,使德军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战中日本为何要偷袭珍珠港对美作战,而不是选择与德国夹攻苏联?

迪特里希是德国党卫军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而且与本人有特殊的关系,

在纳粹运动早期就是的私人保镖。

迪特里希的本名叫约瑟夫.迪特里希,大多数军史爱好者更熟悉他的绰号泽普.

迪特里希 (Sepp Dietrich) 。此人1892年5月2日生于德国南部士瓦本的一个小村里

。士瓦本是南德意志的一个小邦,但当时已经是巴伐利亚王国的省份。德意志帝国

二十多年前才由普鲁士统一,一般来说,"德国人"还是个新生概念,德国人内部的

地域观念也很重,大致有南德的巴伐利亚人,西部的莱茵兰人,中东部的普鲁士人

那么叁大块。迪特里希家里很穷,只上过8年学,然后就离家外出游历,去 北意大

利,曾在一家旅馆作过几年听差,然后一边打工一边流浪经过奥地利和瑞士,在19

11年19岁时回到家乡。

很多二战史书都提到迪特里希在1911-1914年间作过屠夫,那是根据迪特里希本

人 战后给审问他的美军的说法,但实际上迪特里希那时对他早年的生活回忆很多都

不可靠, 此 为 一 例 (另外两个例子后边会提到)。他的传记作者Messenger查了

当地的纪录,显示迪特里希这叁年实际上是在一家面包房工作,大概迪特里希希望

"屠夫"的职业给人们留下tough的印象吧。

1914年一战爆发,迪特里希应征入伍,在巴伐利亚王太子指挥的德国第6集团军

里 当一名炮手,曾经在西线两次负伤,并得过二级铁十字勋章。一战是以堑壕机枪

为主的静态战争,交战双方都为怎么突破堑壕防御体系伤透了脑筋。后来英国发明

了新式武器坦克,但德国一方则侧重依靠组合传统的兵种,编组精锐的突击队"Stu

rmtrup"以求得突破。一个典型的突击队营编有步兵,战斗工兵,伴随步兵炮 ,堑

壕迫击炮等等,当时每个西线的德国集团军都至少编有一个营的突击队。迪特里希

在战争后期加入了突击队当炮手。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又加入德军中很少的坦克兵,

成为坦克炮手。迪特里希后来对他的美军审问者吹嘘说他一战时是德国骑兵。其实

他一战当坦克兵的经历很可以让他自豪的--德国在一战中坦克部队规模非常小,想

想后来二战中德国的着名坦克兵将军,有几个在一战中就在一线坦克部队服役了呢?

就连德国闪电战的鼻祖古德里安,一战时也就是通讯军官而已。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以后,迪特里希复员回家,加入了右翼民兵组织"自由军"(F

reikorp), 而他的正式职业是警察。与纳粹党后来的宣传相反,迪特里希其实并没

有在身边参加1923年的慕尼黑"啤酒馆",因为直到1927到1928年间,迪

特里希才加入纳粹党和党卫队。从他的党徽号是89015号,党卫队编号1177号也 可

以看出来,迪特里希其实不能算第一批的纳粹党员或党卫队成员。但是迪特里希一

加入纳粹党,就被看重,当了他的司机兼私人保镖。其中的原因很多,迪特

里希本人贫穷的出身,直率而不失幽默的性格,以及当兵和参加右翼民兵的经历,

都决定他对纳粹党的意识形态有朴素的认同,而且迪特里希没受过多少教育,智力

也不出众,反而对这种人更容易信任。

1933年纳粹党上台以后,作为帝国总理府官方警卫队的那部份党卫队扩充了规

模,编组成"阿道夫警卫旗队",以迪特里希为首。这支警卫旗队挑选标准十

分严格:所有士兵必须身高180公分以上,后来标准又提高到184公分,必须对"元

首"绝对忠诚,士兵必须证明家庭上溯到1800年没有非雅利安血统,军官必须证明

到1750年。1934年,党卫队里的武装部队继续扩充,编组成4个旗队,称为"

警卫旗队","德意志","日尔曼"和"元首"。但因为兵源有限,"元首"旗队稍后 才

成立。这4个旗队统称为SS-VT,VT是德文 verfugungstruppe,大概可以译为特别目

的部队,SS-VT就是党卫军的前身,后来才正式改称党卫军 Waffen-SS. 这一 时期,

SS-VT的组织编制和训练都急剧向正规军靠拢,一批国防军军官加入党卫军 ,带来

了党卫军所缺乏的军事经验。有两个人特别值得一提。一个是保罗。豪泽尔,退役

的德军中将,加入党卫队以后先开办党卫队军官学校,不久就被任命为SS-VT总监,

此后一直是党卫军第一人。他是党卫军第一个师长,军长和集团军司 令,后来在西

线当G集团军群司令,是党卫军将领中职务最高的。另一个是斯坦因 纳,加入党卫

军以前是总参谋部的教育总监,后来在二战中当过第3装甲集团军司 令。在党卫军

职务最高的3个人中,迪特里希是唯一一个没有当过德军总参谋部军 官的人,但是

作为的"近卫军统领"却最受到信任。迪特里希和党卫队总首脑希姆莱的关系

也很有意思。迪特里希本人头脑简单,并不是个"政治动物",再加上他一战老兵的

经历,他更愿意把党卫军更多的看作是国防军的一员,而不是普通党卫队的一员。

再加上平时直接听命于,不免有点恃宠而骄,这就不免跟希姆莱发生矛盾。

好在希姆莱眼见迪特里希在身边的地位,也还退让叁分。迪特里希跟第叁帝

国其它的核心人物的关系大致都不错,象施佩勒,鲍曼,戈培尔。没有具体的资料

显示迪特里希跟戈林打过很多交道。

党卫军的旗队相当于团。德国并吞奥地利的进军过程中,迪特里希的"警

卫 旗队"直属于古德里安的16装甲军。1939年二战爆发,在波兰战役中,德军分博

克 的北方集团军群(下辖库希勒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第4集团军),伦斯德的南方集团

军群(下辖莱歇瑙第10集团军,布拉斯科维茨第8集团军,李斯特第14集团军)夹击

波兰。迪特里希的警卫旗队团一开始隶属于第8集团军的第13军,军长魏克斯后来

也晋升为德军元帅,后来又转隶给南方集团军群的机械化主力第10集团军。在波兰

战役中党卫军暴露出了作战经验不足,训练不足,指挥参谋业务人员缺乏的弱点。

警卫旗队尽管装备精良,官兵士气也高,但开战之后却一再地落后于上级指定的时

间表,甚至有短时间被波兰军包围,不得不靠国防军友邻部队接应出来的窘境。另

外党卫军士兵过于trigger hy, 见到什么都先开枪后说话,浪费大量 ,这

是新兵经验不足的典型表现。所幸波兰战役总体上德军是摧枯拉朽,很快就取得了

压倒的胜利,所以党卫军总算没有出太多的洋相。还有一点的是,迪特里希虽

然没有指挥一个团必须的参谋工作经验,但他有一个从国防军转过来的优秀参谋长

比特里希。比特里希后来在二战后期接替豪泽尔当党卫军第2装甲 军军长,在应对

英军蒙哥马利的市场-花园作战中表现出色,着实让英国空降兵吃 了苦头,那就是

**"遥远的桥"讲的那一战。

在波兰战役中,警卫旗队犯下了虐待俘虏和残杀平民的暴行,这将是大战中好

几次类似暴行中的第一次。不过公允一点讲,党卫军部队所犯下的暴行虽然远多于

国防军,但跟普通党卫队中的特别行动队(负责消灭占领区犹太人)和骷髅部队(管

理集中营)那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比起来,远不可同日而语。德军毕竟是正规军

队,讲究军纪严明的,波兰战役以后,对党卫军战争暴行的内部调查已经展开,担

任占领军总司令的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茨下令要逮捕迪特里希,并交付军 事

法庭。但在的干预下,此事当然不了了之。布拉斯科维茨因为此事得罪了希

特勒,从此失宠。看一下德军元帅名录就知道,波兰战役的所有集团军群和集团军

司令,都是后来1940年晋升的首批元帅,只有布拉斯科维茨除外。而且布拉斯科维

茨后来再也没有晋升为元帅的机会,他后来在西线指挥G集团军群,和盟 军作战。

1940年的法国战局中,迪特里希的警卫旗队团编在博克的B集团军群,先征服荷

兰 ,然后从北部进攻法军主力。在法国战局中,警卫旗队的表现不错,开始显露出

后来成为德军王牌部队的苗头,但也并非无懈可击。进攻荷兰首都鹿特丹时警卫旗

队出过一次大洋相。当时德军向鹿特丹下达最后通牒,荷兰军队同意投降,但由于

通讯联络中断,已经来不及通知德国空军,因此鹿特丹仍被轰炸。此后德军空降兵

将军施图登特进城与荷兰军队安排投降事宜,本来一切顺利,却不料被在一片混乱

中冲进城来的党卫军警卫旗队开枪打成重伤!施图登特后来官至上将,在西线指挥

伞兵集团军,并曾短时间担任G集团军群司令。

事故归事故,但法国战局中迪特里希和他的警卫旗队的表现总体还算是出色,

尤其当迪特里希在敦克尔克接到暂停前进的命令以后,竟然可以自作主张主

动继续进攻,连军长古德里安也吃惊不小(当时AB两集团军群会合,警卫旗队暂时

转隶A集团军群的古德里安19装甲军指挥)。直到战后,迪特里希和古德里安的私人

关系都很好,尤其是战后古德里安当了新西德国防军的主要战略理论家,对受审的

迪特里希有所帮助。

法国战局结束后,党卫军大规模扩充,原先的德意志,元首,日尔曼3个旗队合

编 成第一个党卫军师--党卫军第2"帝国"师,豪泽尔当师长。另外和党卫军平行的

另 一个党卫队独立单位,管理集中营的骷髅部队,也抽调人员组成一个师加入党卫

军,党卫军第3"骷髅"师,师长是骷髅部队的首脑艾克(此人1943年在东线飞机

失事身亡,也有说是被苏军击落的)。骷髅师因为从师长到士兵原先都没有作战 经

验,在战斗中的表现比警卫旗队和帝国师都差,要到1942年底才算成熟。另外德国

国内的警察也由党卫队控制,从警察中抽调人员编组了党卫军第4"警察"师。 注意,

党卫军第1师的空缺,这当然是留给警卫旗队的。但当时警卫旗队只是 由团扩

编成一个机械化旅,旅长仍是迪特里希。

1941年,德军发动东线战事前,先进攻巴尔干半岛,迪特里希指挥警卫旗队旅

在李斯特元帅12集团军编成内闪击南斯拉夫和希腊。这一战才真正标志警卫旗队的

成熟,可以称为德军的精锐王牌了。尤其是警卫旗队作为德军的装甲矛头,大胆穿

越地形极为复杂的希腊中部品都斯山脉,突破易守难攻的各个隘口,猛穿猛插,一

举切断了希腊西部在阿尔巴尼亚边境与意大利军对峙的希腊军主力,和希腊东部威

尔逊指挥的英国远征军之间的联系。希腊军队主力被合围,迪特里希代表德国接受

希腊军司令官曹拉克格洛将军的投降。然后直取温泉关,迫使英国远征军从海上撤

离希腊。此后,警卫旗队升编为党卫军第1"阿道夫警卫旗队"装 甲步兵师,

简称LAH师 Liebstandarte Adolf Hitler.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LAH师在伦斯德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克莱斯特第1装甲

集 群编成内,又一次充当先锋角色,并参加了乌曼合围战。但随后迪特里希却没有

机会参加东线最大规模的基辅合围战,而是隶属舒贝特的11集团军向东越过基辅,

进攻罗斯托夫。这时候的LAH师已经是德军精锐王牌了,不过注意,这时候LAH师还

不是装甲师,而是装甲步兵师。1941年7月,迪特里希获得骑士级铁十字勋章 ,成

为德军第40名获此勋章的军官。半年后由于罗斯托夫的胜利,迪特里希在骑士十字

勋章上添上了橡树叶,是德军的第41人。

在渡过了俄国严酷的冬天以后,党卫军第1LAH师,第2帝国师,第3骷髅师撤出

战场,运往法国,1942年7月,合编为第一个党卫军装甲军,由于是唯一的党卫装甲

军,没有数字,军长又是豪泽尔。同时,LAH师由装甲步兵师改编为装甲掷弹

兵师。曾经有网友问过我德军装甲掷弹兵师的编制,这里附上LAH师由装步师改编

为掷弹兵师时所添加的单位。计有:师坦克营扩编为含2个坦克营的装甲团,每个

坦克营3个普通坦克连,一个虎式重坦克连,一个装甲工兵连。另外师还有两个掷

弹兵团,每个团是3个装备装甲运输车的装甲步兵营。另有一个炮兵团,含4个营,

2个装备105毫米大炮,1个150毫米大炮,另一个两种炮兼有。当然,LAH师是德 军

重点装备师,比一般的陆军掷弹兵师装备要好,不过从此也可以看出,掷弹兵师和

装甲师的主要区别是在坦克团和步兵团的数量上。(附言,LAH师最终于1944年3月改

编为装甲师,但那时迪特里希已经不担任师长了)。

党卫装甲军回到东线战场时,已经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曼施泰因元帅奇迹般地

避免了德军南翼的总崩溃,正在慢慢地向后撤退,引诱苏军拉长战线。党卫装甲军

因为是新锐力量,以主力身份参加了哈尔科夫反击战,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在这里,

迪特里希的LAH师又制造了一场苏军野战医院伤员的暴行。因为哈尔 科夫战役

的胜利,迪特里希于1943年2月在骑士十字勋章上又获得了双剑,是德军 第26名获

此荣誉的军官。

1943年苏德战场的重头戏是库尔斯克战役,LAH师是其中的主角,打了那场二战

中 最大规模的坦克战,普罗夫霍夫卡战斗。但迪特里希本人却没有参与其间。因为

决定要编组第二个党卫装甲军,由迪特里希任军长,是第1党卫装甲军 ,

而豪泽尔指挥的装甲军则被赋予第2党卫装甲军的。所以迪特里希返回法国 ,

任务有两个,一是由LAH师抽调干部,组建新的党卫军第12"青年团"师, 二

是组建他的军部。从苏德战争爆发,一直到战争结束,迪特里希的参谋长一直是克

莱默,此人1941年以前一直是国防军的参谋部军官,拥有丰富的司令部工作经验,

正好可以补迪特里希军事专业知识缺乏的弱点。

1943年7月,迪特里希的党卫第1装甲军正式在柏林成立。当时意大利投降,希

特勒命令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在前线和盟军作战,让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司令部坐

阵北意大利,弹压后方局势,迪特里希的军司令部也被派去隶属于隆美尔。但迪特

里希只是坐阵德意边境阿尔卑斯山的勃伦纳山口,手下也没有可用的兵力, 是 个

光 杆 司令 。 (LAH师这时已经从俄国调到意大利,但不归迪特里希指挥,而归豪

泽尔的第2党卫装甲军)。意大利局势平静以后,隆美尔和迪特里希都去了法国,准

备反击预料中的盟军登陆作战。迪特里希的第1党卫装甲军隶属西线装甲 集群,下

辖党卫军第12"青年团"师,第17"伯利钦根"师,和陆军第2装甲师 。

看一下迪特里希对隆美尔的关系是很有意思的。因为迪特里希这几年远离希特

勒身边,又亲身经历盟军压倒性的兵力,火力,和空中优势,所以完全同情隆美尔,

伦斯德和其它陆军将领同盟军媾和的想法。隆美尔有没有参加反的密谋集团,

这史学界尚没有定论,隆美尔是被逼死的,他的参谋长斯派达尔是密谋集团

成员,战后坚持隆美尔是反的,这种说法最初被几乎所有史学家纳,但戴

维。欧文在他的隆美尔传记中却提出了质疑。但隆美尔主张与西方媾和确实是肯定

无疑的。而有证据显示迪特里希也持相同看法。在诺曼底,迪特里希和隆美尔配合

得不错,但迪特里希战后对审问他的美军谈起隆美尔时,说"隆美 尔是个报纸上的

英雄,他根本不懂得坦克战,因为他没有在东线打过仗!他会做的,就是从坦克炮

塔探出上半身,挥舞手中的元帅权仗,高喊我是非洲之王! "。这评价显然有失公

允,但反映德军中从东线打出来的指挥官瞧不起没在东线作 过战的同事的情绪。

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迪特里希的军下辖党卫军青年团师,国防军装甲

教练师(师长是前非洲装甲军参谋长拜尔莱因),国防军21装甲师。后来迪特里希的

老部队LAH师也调归他指挥。当时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北方英军的地段 ,

包括迪特里希的第1,豪泽尔的第2(有SS第9霍亨施陶芬师,SS第10弗隆德斯堡师),

两个党卫装甲军,和陆军第47装甲军。当防守诺曼底地区的陆军第7集团军司令多尔

曼因心脏病突发死亡时,豪泽尔升任集团军司令,由迪特里希的前参谋长比特里希

继任第2党卫装甲军军长。德军的损失虽然惨重,但依靠着娴熟的战斗 技巧和诺曼

底地区灌木围田的有利地形,还是长时间地阻挡了英军蒙哥马利的所有突破企图。

LAH师的魏特曼曾经创造过一辆坦克击溃英军一个坦克营的战例,而 这个英军坦克

营还是属于在北非号称"沙漠之鼠"的精锐第7装甲师的部队。迪特里 希因为成功的

防御战而获得骑士十字勋章上的钻石饰,成为第26名获得德军最高军功奖赏"带橡树

叶,双剑,钻石的骑士级铁十字勋章"的军官。获得这一奖赏的二战德国军官共有2

7人,其中元帅有隆美尔,凯塞林,莫德尔和舍尔纳,上将有迪特里希,曼陀菲尔,

胡贝,巴尔克,绍肯,毛斯。其实在此之上,还有"带金橡树叶,双剑,钻石的骑士

级铁十字勋章",不过一共只颁赠了一枚,给空军的俯冲 轰炸机飞行员鲁德尔上校。

据说此人在二战中曾击毁五百多辆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几乎相当于一个苏军近卫

坦克集团军的实力。他尽管只剩下一条腿却还在继续升空作战,而且居然在战争中

幸存了下来。这是题外话了。

在这其间,7月20日谋杀未遂似乎对迪特里希的影响不大,迪特里希

的 司令部里显然有一条直通大本营的联络热线,第一时间就获悉还活

着。但是随后美军在南方"眼镜蛇"行动获得突破,却彻底改变了西线的态势,美军

新投入巴顿的第3集团军,从阿弗朗什向德军防线纵深突进,德军南方的薄弱兵 力

再也无法维持一条像样的防线。在这一片混乱中,迪特里希俨然成了个救火队长。

迪特里希于8月代理指挥整个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原西线装甲集群),在法莱兹试图

拖住加拿大军的合围攻势,结果法莱兹比南面的阿尔让唐多守了5天,让大 批陷入

法莱兹-阿尔让唐口袋的德军钻了出来。之后,迪特里希又临时代理负伤的 豪泽尔,

指挥第7集团军,8月31日终于把第7集团军交代给埃贝尔巴赫将军,但埃 贝尔巴赫

第2天就不幸被英军俘虏,迪特里希又不得不回来代理,直到9月份把第7集团军交给

陆军的曼陀菲尔将军。

当西线的混乱局势于9月份告一段落,迪特里希被召回,组建第一个党卫

军 装甲集团军,是SS第6装甲集团军。在这其间,迪特里希利用他跟的

特 殊关系,试图为他的私人朋友,因为参加谋杀集团而被捕的,隆美尔的前

参谋长斯派达尔中将说情。尽管没有成功,但斯派达尔在盖世太保狱中的待遇改善

了不少。战后已经称为西德军队要员的斯派达尔也投桃报李,替迪特里希申请释

出过力。

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组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定担任阿登攻势的主力。为此,

集 团军下属第1党卫装甲军,军长普里斯Priess,编有SS第1警卫旗队LAH师,师长蒙

克Mohnke,第12青年团师,师长克莱默Kraemer。第2党卫装甲军,军长是比

特里希,下属SS第2帝国师,师长拉麦丁Lammerding,第9霍亨施陶芬师,师长施塔

德勒Stadler,和国防军装甲教练师,师长拜尔莱因。另外还临时借调来了陆 军第

15集团军的67步兵军。除了正规部队以外,还配备有斯科尔兹内的党卫军特种部队,

和海德上校的陆军空降兵。

迪特里希和他的党卫装甲集团军在阿登战役中的表现相当糟糕,这部份是因为

阿登的地形,整个装甲集团军只有5条进军道路,很快就被堵塞,空投到敌后的海德

上校的伞兵旅无论如何等不来预定的主力接应,被迫投降。整个集团军只有LAH师

的派普尔团级战斗队有过突破性的进展,这还是因为派普尔在进攻中缴获了一个美

军补给站的燃料才得以继续前进的。但派普尔的部队和LAH师,党卫第1装甲军军部,

迪特里希的集团军司令部的联络却无法沟通,进展情况根本不为上级所知,所以集

团军根本没有发展这个突破口。阿登战役的明星由预定的党卫装甲集团军,变成了

曼陀菲尔的陆军第5装甲集团军。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客观条件,但迪特 里希及其集

团军司令部对战役细节的组织安排能力应该批评,象进军路线,通讯联络,燃料配

给这些困难,事先都要考虑到。当海德上校战前因为担心联络不畅,而向迪特里希

要信鸽作备用联络手段是,迪特里希居然说"你以为我是谁?开动 物园的吗?"。迪

特里希战后曾抱怨说天气也是一个困难,其实他应该感谢糟糕的 天气帮助德军避免

了盟军在战役头几天的空中轰炸才对。派普尔特遣队因为孤军突进过远,不得不撤

回来,但此前制造了一起美军战俘的。迪特里希,派普尔等人将在战后因

为此事而受到审判。

阿登战役失败之后,党卫第6装甲集团军被运到匈牙利,隶属沃勒尔的南方集团

军 群,在巴拉顿湖附近发动对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反攻,为此,吉勒Gille的党

卫军第4装甲军也归迪特里希指挥,包括党卫军第3骷髅师和第5北欧海盗师(又译维

京师)。但是迪特里希的反攻和苏军向布达佩斯的总攻迎面相撞,在优势苏军的 进

攻下不得不撤退。为此雷霆,下令取消党卫军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

髅师,霍亨施陶芬师的臂章。这对在前线苦战的迪特里希是一个沉重的心理打击,

当迪特里希获悉这一消息时,整整精神恍惚了一天,嘴里念叨"在所有这一 切之后,

这就是感谢。"他当即下令禁止向下传达取消臂章的命令,但此事还是通 过其它渠

道传下去了。有传说迪特里希曾气得把他获得的全部勋章仍到了一个尿壶里,又有

说迪特里希把全部勋章都摘下来退回给。尿壶的事无从查证,但迪特里希的

确没有退回勋章。他的佩橡树叶,双剑,钻石的骑士十字章至今还保存在他的长子

家里。

匈牙利反攻失败以后,迪特里希的党卫装甲集团军且战且退进入奥地利,在那

里向背后的西线美军投降。迪特里希本人向美国第7集团军第36步兵师投降,随即被

拘禁。

因为阿登战役中党卫军美军战俘,迪特里希和下属的军,师,团指挥

官都受到审判,结果迪特里希被判处终生监禁,派普尔被判处(但没有执行),

参谋长克莱默判了10年,军长普里斯判了20年。这些人都被关在Landsberg城堡服

刑,这个城堡监狱就是1923-1924年间因为啤酒馆失败而被监禁9个月,

在狱中写"我的奋斗"一书的同一所监狱。德军战犯都没有服满刑期,陆续释出狱。

迪特里希和派普尔两人是这个监狱的最后两名战犯,于1955年被释。但1958年,

迪特里希又面临西德的审判,这次是因为在1934年清洗罗姆的纳粹冲锋

队的 "长刀之夜"当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次迪特里希被判刑18个月,但 因为健康问

题,只坐了半年牢就出来了。1966年迪特里希在家中死于心脏病。因为西德的

纵容,他的隆重的葬礼上聚集了大批前党卫军成员,造成很恶劣的社会影响。

如何看迪特里希的军事才能?因为出身的关系,迪特里希对党卫军普通士兵的

很关心,非常容易和士兵沟通,甚至通常在士兵食堂进餐,他在LAH师里的绰号

是"老爹",这在等级分明的德国军队里是不常见的。迪特里希有很好的军事上的c

ommon sense,但缺乏指挥参谋专业训练,而且智力无论如何不是他的特长。老资格

的德军元帅伦斯德说迪特里希"是个值得尊敬但愚蠢的家伙",迪特里希本人的战时

第1任参谋长比特里希说,为了向迪特里希解释清楚一个大战术问题往往要 花很长

时间。不过按照德军的军事传统,主官能力不足倒未必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只要有

一个能力极强而且受到信赖的参谋长即可。象一战时兴登堡就是一个威望崇高的摆

设,实际主事的是他的参谋长鲁登道夫。迪特里希战时的参谋长都是能力很强的前

国防军参谋部军官,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其不足。诺曼底时期,迪特里希的上司西线

装甲集群司令施韦彭堡就观察到"迪特里希在军事上非常依赖他的 参谋长克莱默"。

事实证明,迪特里希还是一个相当称职的团长和师长。但迪特里 希的确不适合担任

军以上的指挥官,尤其是军以上司令部规模更大,党卫军中没有那么多专业人员充

实司令部来辅佐迪特里希,他本人的能力就显得相当不够用。迪特里希能够升到集

团军司令的高位,主要还是因为他和的特殊关系。

最后我再补充一点其实我个人最推崇的是装甲迈克

求纳粹德军援华军事顾问在华的下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0月,日本组成东条英机内阁,完成法西斯体制。12月7日凌晨,日本以航空母舰编队向位于夏威夷群岛中心瓦胡岛上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偷袭。日军以极小的代价,炸沉美国战列舰4艘,重创1艘,炸伤3艘,其他大型舰船10余艘,击毁飞机260余架,美国太平洋舰队除3艘未停泊在港内的航空母舰免遭攻击外,几乎全军覆没。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国、意大利对美宣战。

1941年12月7日(东京时间12月8日),6艘日本航母组成的特遣舰队对美国夏威夷群岛上的珍珠港基地发动了一场凶猛的空袭,使美军损失惨重。由此,美国正式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偷袭珍珠港的形成

自从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以来,美日关系逐渐恶化。到1940年,由于受德国席卷中、西欧的刺激,加上对华战争一时难以取得决定性战果,国内对战略物资(尤其是石油)的需求又日渐迫切,日本决定加大向东南亚扩张的进度,从而引起了美方的极度不安。1947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即使冒与英、美开战的危险,也绝不放弃南进。

1939年8月底,升任联合舰队司令。他认为,如果开战,应该首先利用航母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先发制人的突袭,使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实力暂时瘫痪一年到一年半,日军则趁机横扫太平洋,夺取所需物资,并且迫使美方承认日本在太平洋的既得利益。

1941年1月7日,山本正式向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提出攻击珍珠港的设想。8月,由于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并对其实行禁运,日本的石油储量已经不能支持到4个月后夺取南洋的油田。为此,日本海军司令部宣布准备进行战争,同时联合舰队的海军轰炸机开始利用地形、水深类似珍珠港的鹿儿岛进行空袭珍珠港的模拟训练。

9月16-17日,日本海军司令部举行了夏威夷作战沙盘推演,在定11月16日开战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是:将击沉美军4艘航母、6般巡洋舰和180架飞机,日军也将损失2艘航母和127架飞机。尽管当时的海军部怀疑己方具有发动远洋突袭的能力,但由于联合舰队司令部坚持发动攻击,且山本甚至以辞职相威胁,海军部被迫同意了代号为“攀登新高山”的作战。

美国在夏威夷地区的兵力部署

当时美国海军在珍珠港的最高指挥官是1941年2月上任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金默尔上将。海军在夏威夷的航空兵力除了由海尔塞中将率领的航母部队外,岛上还有贝林格少将的第二巡洋舰队,配备PBY“卡达利那”水上飞机。

美国陆军在夏威夷的最高指挥官是萧特中将,萧特曾追随潘兴将军赴墨西哥与法国作战,成绩斐然。美国陆军在夏威夷的航空兵力是“夏威夷航空军”,主要包含第18轰炸联队和第14驱逐联队。到12月7日时,夏威夷航空军已经扩编至754名军官和6706名士兵,但是部队战备水平却很不理想。按照编制,其战斗机的主力是87架“寇蒂斯”P-40飞机,但12月7日时实际只有52架飞机;另外编制上还有39架老式的P-36和14架老式的P-26,但实际在编的分别只有20架和10架。轰炸机方面,主力是32架已经老掉牙的“道格拉斯”B-18,只有20架能飞;性能较好的波音B-17飞机有12架,其中能够飞行的为6架,另外还有12架“道格拉斯”A-20轻型轰炸机,只有5架可飞。

总之,在12月7日,陆军能够投入战斗的飞机只有11架轰炸机和52架战斗机。另外,海军陆战队在欧胡岛有11架F-4F“野猫”战斗机、24架“无畏”俯冲轰炸机、8架“拥护者”侦察机;海军有71架PBY巡逻机。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准备

1941年11月,参加“攀登新高山”行动的日本舰队陆续开往北方,停泊在择捉岛的军冠湾待命。26日,舰队起锚东行,12月1日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当天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美、英、荷开战。下午17:30,山本向联合舰队各部队发出在东京时间12月8日实施“攀登新高山”行动的命令。

日本的主力是南云忠一中将率领的第一航空舰队,其麾下包括6艘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号。护航舰队包括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7艘运输舰和3艘潜艇,此外还由潜艇拖带了5艘两人座的袖珍潜艇。

攻击珍珠港的飞机共有三种:三菱A6M零式战斗机,这是当时全世界性能最好的战机。作为攻击主力的是D3A俯冲轰炸机和B5N 舰载攻击机,前者装备有500磅以上的和3艇7.7毫米机枪,后者可进行水平攻击和发射鱼雷。日本的6艘航母上共有378架飞机,每组飞机乘员都至少经过50次的严格训练,非常熟悉美方的舰船特征。

东京时间12月7日,日本舰队进行了最后一次加油,之后军辅船脱离舰队,舰队航速增加到25节。当天,日本舰队接到夏威夷方面传来的情报,得知珍珠港内有太平洋舰队的全部8艘战列舰,但没有航母。这使得日方颇为失望,因为舰母是预定的第一攻击目标,战列舰是第二目标,港口设施排在第三位。

未被美军重视的偷袭预兆

美国虽然已意识到与日本的开战不可避免,但美军错误地认为,日军如果动手,优先的目标将是菲律宾,因此没有重视加强珍珠港的防御。

实际上,美方也不是完全没有发现日军将偷袭珍珠港的迹象。1941年1月27日,在山本提出偷袭珍珠港20天后,美国驻日大使就报告说东京有对珍珠港发动奇袭的议论,但美军对此没有相信。

为避免“偷袭”和“不宣而战”的恶名,日本在对珍珠港发动空袭前半小时向美国递交最后通牒。在美国时间7日早晨,日本发给驻美使馆的密电被美方破译,其中虽未指出战争将在何时何地爆发,但开战意图已非常明显。这份破译的电报引起了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注意,他建议海军作战长斯塔克海军上将向太平洋地区的海军舰队发出警告,并亲自草拟了一份致夏威夷、菲律宾、巴拿马、旧金山等地驻军指挥官的电文,指出日方已在销毁密件,并将提交最后通谍。斯塔克建议用海军无线电报发出,马歇尔却决定由陆军传送。但费解的是,密电最后却被转到民营电信局,传到檀香山后再由一位信差骑车送往陆军司令部,这位信差带着尚未解密的电报走到半路,空袭就已经开始了。

在珍珠港附近,美国舰队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日本方面准备了5艘两人座小型潜艇,准备潜入珍珠港发动偷袭,但在东京时间7日凌晨3时55分就已被美国海军发现,6时51分美国驱逐舰“华德”号击沉了其中一艘,9分钟后巡逻机又击沉了另外一艘,但发现微型潜艇的报告传到太平洋舰队后却没有回复,港内各舰仍然未挂起防鱼雷网,也没有升起防空阻塞气球。夏威夷群岛上的陆军阿巴纳角雷达站也发现有大批飞机从北面飞来,却认为是由美国加州调往菲律宾加强防务的B-17轰炸机。

偷袭珍珠港经过

东京时间12月8日01时30分,第一架飞机从日本“赤城”号航母上起飞。第一波攻击共出动了189架飞机,由洲田美津雄担任领队,包括50架担任水平轰炸任务的舰载攻击机、40架携带鱼雷的91式飞机、54架俯冲轰炸机、45架零式战斗机。除6架在起飞时发生故障外,其他183架在15分钟内顺利从6艘航母上起飞。起飞30分钟后太阳升起,机群关掉航行灯,直飞珍珠港。

洲田美津雄最关心的是如何一分不差地在03时30分,也就是在日本向美国递交最后通谍后半小时,投下第一枚。机队飞行一个半小时后,洲田接到水上侦察机的报告,得知了珍珠港内美舰的停泊方式和气象信息。不久,机队飞抵欧胡岛北端的卡胡库角。按照原定的,此时将由洲田发信号决定取“突袭”还是“强攻”:如果美方毫无警觉就取突袭,由破坏力最大(本身风险也最大)的鱼雷机先上场,降至离水面10米处低飞投雷;如果对方已有准备,就取强攻,由俯冲轰炸机队压制地面的飞机和防空炮火,其他部队再开展行动。攻击方式根据信号弹的数量判断,一枚信号弹代表突袭,两枚代表强攻。

日本机队通过卡胡角后,发现珍珠港内完全没有警戒动静。03时09分,洲田射出一枚信号弹,决定突袭。各机队开始展开战斗队形,鱼雷机队下降。俯冲轰炸机向预定的4000英尺俯冲点爬升。但是护航的零式战斗机队却毫无反应,洲田只好再对他们发射了一枚信号弹,结果却误使俯冲轰炸机队以为是“强攻”信号,还未爬到预定高度就开始俯冲。洲田不得已于03时19分对母舰发出了全军开始攻击的报文,比预定时间提早了5分钟,03时25分,第一枚被投下。

在第一波攻击下,美国各机场损失惨重,密集停放的机群和机场设施都被炸成一片火海,只有少部分飞机在大火和浓烟的掩护下逃过一劫。

随后上场的鱼雷机以低飞姿态进入,攻击了“俄克拉荷马”、“西弗吉尼亚”、“加利福尼亚”和“犹他”号战列舰。随后洲田亲自带队的水平轰炸机上场,以重型穿甲弹发动攻击,击中了“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库,随即引发大爆炸。第一波攻击过后一小时,第二波170架飞机飞到,同样成功地完成任务并返航。

在这次袭击中,美军在珍珠港内的8艘战列舰全部中弹,其中4艘沉没,另外还沉没了3艘驱逐舰和4艘小型舰艇。3艘巡洋舰和1艘水上飞机修理舰遭受重伤。飞机被毁188架,死伤3435人。日本方面只损失29架飞机,阵亡55人。日本的5艘袖珍潜艇无一生还,10名艇员中9名战死,1人被俘。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一些败笔

日军虽然偷袭珍珠港获得全胜,但明显地存在两大败笔,一是空袭草草收场,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洲田美津雄一直等到攻击结束并确认战果后才最后返回,他向南云忠一报告说,预计美军战列舰被击沉4艘,重创4艘,6个月内无法恢复战斗力;欧胡岛上的机场因大火而无法准确判断战况,但从3个小时内未发现美机升空,推测所剩无几。洲田在报告中指出,敌舰虽被击沉,但因位于浅水港湾内,很容易打捞和修理,所以应该紧接着对珍珠港内的军工厂、港口设施和贮油设施进行轰炸。但南云忠一却下令舰队返航。

港内的美舰虽然在轰炸中无一幸免,但经过抢修之后,除了老旧的“犹他”号和倾覆的“俄克拉荷马”号、发生大爆炸的“亚利桑纳”号外,其他舰只陆续修复;受损的飞机也有80%得以重上蓝天。另外,油库未被破坏,再加上航母都在外,没有遭受损失,为美太平洋舰队迅速恢复战斗力提供了条件。

另一个更大的遗憾是留下了“偷袭”的恶名。日本原定要在空袭前半小时递交最后通谍,却因译电的延误而拖延,等交到美国卿手中时,比预定时间晚了80分钟。日本原想借时间差来规避“不宣而战”,但最后还是背上了偷袭的恶名。这使得直到1943年战死时,还一直耿耿于怀。

------------wmj007整理------------------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

人们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众说纷纭。从战后所发现的资料表明,珍珠港其实是一场能源战,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日本因为美国对其实施石油禁运而取的极端措施。

美国希望通过卡住能源供给来遏制日本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匮乏,能源短缺因此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90%的国内石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8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

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在亚洲大陆已经进行了四年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当地丰富的自然。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使当时的罗斯福左右为难,孤立主义分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而且,在英国以及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罗斯福总统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以免今后无法向盟国提供援助,而且这也会导致公众注意力转移,无暇顾及的侵略。

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这正好给罗斯福总统找到了一个报复日本在亚洲肆意扩张的借口。当日军于1940年9月开始入侵印度北部时,罗斯福总统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废铁和钢材出口禁令。不久,他又实行航空燃料和润滑油禁运,声称这些物资只能出口到英国和其他西半球国家。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在思索,并开始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日本军方,尤其是军队高层,自从在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之后,对外交政策施加了很多恶劣影响。同时,军队高层也是支持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主要力量,他们主张延长在中国的战争,并进一步向亚洲南部进军,从而实现其能源自给的帝国梦想。1940年夏天,公爵近卫文磨担任日本首相。近卫内阁一方面默认军方在亚洲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与美国达成和解。然而,近卫内阁授权军方占领法属印度基地,并与德、意签署三国盟约,这使罗斯福总统和卿赫尔无法在谈判中做出任何让步。

1940年冬季,英国跨大西洋能源供给线遭到德国潜水艇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因此越发关注事态发展。1941年4月,德国攻占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并在克里特岛和北非重创英军。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下令延长美国在大西洋的中立区,并将巡航线进一步向东延伸,以防止进攻。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进一步增强该地区潜艇追踪和护航的力度,并调遣太平洋舰队增援大西洋舰队,美国因此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华盛顿因此将支援英国置于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

东京方面的政策这时也开始左右摇摆。近卫内阁派亲美的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向华盛顿提出一些新的谈判要点,卿赫尔同意探讨这些,然而经过50次秘密会晤,最终仍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美国拒绝就细节展开进一步探讨,他们提出谈判只有在日本同意“四项原则”的条件下才能继续进行。日本则认为这四项原则无疑是美国在谈判方面所设置的障碍,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石油储备的下降迫使日本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签署了令世人震惊的《日苏中立条约》,6月,德国开始攻打苏联。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不会与苏联在伪满洲国边境地区发生正面冲突。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则开始进行秘密会谈,日本军方高层与近卫首相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地区的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战。但是具体的期限并没有定下来,与美国的谈判仍在继续。

7月24日,在法国维希勉强同意之下,日军占领了法属印度的关键要塞。26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也立即仿效美国的做法。历史文件并没有说明罗斯福总统对于做出该项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从罗斯福总统幕僚的备忘录来看,总统只是试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总之,这对于美国强硬派而言无疑是一场胜利,他们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让步。

在如此政治环境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历史学家赫伯特·菲思曾经这样写道:“日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给。石油储备的下降在促使日本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对于美军而言,罗斯福总统在这个时机做出的决策无疑是种失败。美国海军一直在强调美军在太平洋的劣势,相对于拥有10艘航空母舰的日本海军而言,美国航母只有区区3艘。而且美国海军一直敦促美国应该拖延与日本交战的时间,因为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空军和地面部队力量尚未得到加强。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也一直向华盛顿发出警告,如果将日本逼入死胡同,日军将会做出没有任何暗示的猛烈还击,因为这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然而罗斯福总统依然坚持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但这不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他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总统认为战争依然十分遥远。即便日本攻打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也丝毫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安全。

美国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使日本大为震惊。战后出版的一些历史记录表明,日本当时已经陷入绝望。到1941年8月为止,日本石油储备只能维持日本陆军12个月、海军18个月。9月份提前召开的御前会议将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10月近卫内阁倒台,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出任内阁首相。11月5日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促使犹豫不决的日本天皇对美宣战,除非在谈判最后一分钟取得外交解决的途径。

美国割断了日本的能源供给线,使得日本法西斯狗急跳墙,孤注一掷

日本在谈判中佯装做出让步,表示同意立刻从印度撤军,然而日本一刻也没有放弃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战略,因此美日谈判举步维艰,然而与美国不断延期的谈判正好帮助日军部署完兵力。11月26日,日本又在印度攻占了一些地方,卿赫尔对此极为愤怒,在谈判中要求日军完全从中国撤出。

而罗斯福总统与其幕僚则一直通过截取日军无线电信号,关注日军的一举一动。但他们并不知道日军将会在何时何地取何种行动。更糟糕的是,美国始终无法破译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密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争灾难,演绎了一场人间悲剧。对于美国而言,不幸中万幸的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日军偷袭的当天正好不在港内。然而对于日本而言,偷袭珍珠港最终表明是一场更大的失败,它正好给主战的罗斯福总统找到了对日宣战的最好借口,他再也不用说服国会以保护英国和荷兰殖民地的名义向日本宣战,而本来对参战与否犹豫不决的美国人民也立即团结一致加入抗日行列.

求二战德国的其中一个军官,有图。谢谢

1938年,纳粹德国强令驻华德国军事顾问团回国,并威胁不回国的人将因“叛国罪”被送上法庭,但有多位德国顾问毅然留在中国。在抗日战场上,这些顾问演绎出一个个故事。 巴伦斯班格 誓死保卫重庆 1938年,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冯?法尔肯豪森回国后,前德国国防军上校霍斯特?巴伦斯班格接替了他的职务,担任蒋介石的德国军事总顾问。和法尔肯豪森一样,巴伦斯班格也是一个老派的普鲁士军人,1 888年7月29日生于柏林,1907年加入德国军队。一战中,他曾作为上尉连长转战西线战场,战后继续留在国防军中,1934年晋升为陆军上校。同年底,巴伦斯班格受聘来华,在法尔肯豪森手下工作。’一抗战中后期,巴伦斯班格最突出的表现在于1944年力阻蒋介石放弃重庆。1944年1 2月2日,日军发动的豫湘桂战役到了最后关头,日军逼至贵州独山,中国大后方震动,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人魏德迈两次建议蒋介石迂都西康(今四川雅安),以避锋芒。巴伦斯班格坚决反对,他向蒋介石进言,迁都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就国际形势而言,盟军和苏军已兵临纳粹德国本土,太平洋战场也是形势大好,此时中国若放弃陪都,将被世界耻笑,势必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再者,中国军队应集中一切力量投入贵州作战,万一贵州不守,还可在乌江上设防;第三,如果迁都, 中国整个战争机器将产生混乱。巴伦斯班格用激将法刺激蒋介石:“您可以迂都西康。我作为贵国军事顾问愿意同重庆共存亡!”巴伦斯班格的劝阻终于坚定了蒋介石的信心,蒋介石在12月2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若至万不得已时,乃坚守重庆,决与此城共存亡。以此决策既定,乃心神为之泰然矣。” 在巴伦斯班格等人协助下,蒋介石调集重兵对独山之敌进行反攻,1 2月8目终于收复独山,迫使日军退到河池。蒋介石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抗战以来之险恶,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而战局亦转危为安,此则殊足引为者。”1 945年1月,蒋介石打算破格提升巴伦斯班格为陆军中将,但他拒绝了蒋介石的好意,他希望战后能回德国与家人团聚。 1946年,巴伦斯班格返回德国,令他悲痛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在战时作为国防军军官已阵亡在苏联。老年丧子的巴伦斯班格心情抑郁,1950年1月28日病逝。 赫兹伯格 帮助中国人战胜疟疾 抗战期间,中国药品十分紧缺,连治疗疟疾的奎宁都很罕见,有医学博士头衔的德国军医赫兹伯格在中国大后方发明了一种代替奎宁的药品,拯救了众多中国人的生命。 马丁?赫兹伯格1 894年出生于莱比锡,1932年来华前曾是德国国防军军医。1938年,纳粹德国急召在华顾问回国,赫兹伯格由于妻子是犹太人,拒绝回国,而是前往中国陪都重庆效命。 当时,疟疾在中国大后方流行,因战乱和缺少奎宁等因素,疟疾的感染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赫兹伯格经过2年多的试验研究,终于在1 940年夏发明一种代替奎宁的药品,这种药品很快得到普及。为此,蒋介石亲自表彰赫兹伯格大夫。1 946年,赫兹伯格和犹太妻子返回德国前,中国送给他们一笔丰厚的奖金以示感谢。 战后,赫兹伯格在德国西部的布拉姆舍开诊所,他活到95岁才安然离世。 霍布里希 .阵亡于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日军在常德市郊河伏的中国军队阵地上,发现一具阵亡的白人军官尸体,日本兵从尸体上搜出一份证件,上面写着“弗兰克.霍布里希,德国国防军陆军中尉”。此事传到日军大本营,日本随即向东京的德国大使馆提出抗议。德国大使起初也不明白德国军官怎么会跑去指挥中国军队,后来得知这个阵亡的霍布里希就是1938年拒绝回国的德国军事顾问之一。 1907年,霍布里希出生于德国鲁多尔施塔特,19岁参加德国国防军,1932年来华前已获得陆军中尉军衔。抗战爆发前,他在江南地区设计要塞工事,但这些国防工事在战争初期都被遗弃了。 1938年6月,霍布里希拒绝返回纳粹德国,他认为长江上游江防要塞还未建成,他有义务帮助中国建立牢固的长江要塞群。他因此被德国国防军除名,随后中国授予他陆军中校军衔,1941年又被晋升为上校。 1943年11月,霍布里希前往常德视察要塞,正好碰上日军发动进攻。在霍布里希的坚持下,第57师师长余程万准许他前往常德市郊河伏进行实地观察。当时河伏的中国守军为第1 7 1团第2营,共500多人,虽然兵力薄弱,但霍布里希认为可以凭借工事与日军周旋,如不战而退入常德城,将打击部队士气。 1 1月20日,日军第1 1 6师团在飞机掩护下,连续7次向河伏发起攻击,均被中国守军打退。 22日,日军集中火炮对中国军队阵地轰击。营长袁自强见形势危急,劝霍布里希离开,但霍布里希誓与第2营共存亡。日军取波浪式密集冲锋,中日两军反复争夺,霍布里希与袁自强都上一线拼杀。激战中,霍布里希被日军击中,不幸阵亡。河伏一战,中国守军第2营除少数几人侥幸逃出外,全部殉国,为此,日军将领也颇为感慨:“尸山血河,非我大日本皇军所独有!。”(注:这句话源自台儿庄会战中日军的战报,不知道德国报纸如何会移花接木到常德会战) 常德会战结束后,重庆国民追认霍布里希为陆军少将。1946年,中国将霍布里希牺牲的消息通知了他在德国的家人,并为生活困窘的霍布里希家人送去抚恤金。 施滕内斯 为苏联提供秘密情报 1939年1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驻上海情报处特工季先科获悉,蒋介石的私人卫队长施滕内斯希望同苏方秘密接触。这个施滕内斯到底是个什么人呢? 令人吃惊的是,**特.施滕内斯竟是的老战友,他出生于1896年,一战中在战场上同赫尔曼.戈林结为莫逆之交。1920年,在戈林引荐下,施滕内斯结识了,非常喜欢这个精明强干的家伙。1923年,施滕内斯加入纳粹党,受命组建纳粹冲锋队。但由于政治观点的差异,施滕内斯渐渐同产生矛盾,发展到最后,两人竟结下深仇大恨。 1933年上台后,施滕内斯被盖世太保逮捕,关键时刻,戈林救了他一命,他说服给了施滕内斯一条生路。在戈林的安排下,1934年施滕内斯作为军事顾问被派往中国。 在中国,施滕内斯逐渐得到蒋介石信任。1938年2月,蒋介石任命他为私人卫队长。6月,纳粹德国召驻华军事顾问团回国,施滕内斯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因为他很清楚回国后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出于对的痛恨,施滕内斯在1939年通过秘密渠道联系上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驻上海情报处特工季先科,为苏联提供关于纳粹德国的秘密情报。 1 941年,蒋介石让施滕内斯进入谍报系统,在这一岗位上,他为苏联提供了许多有价值情报。1 944年,蒋介石派施滕内斯到上海与日本人进行秘密接触,试图与日本单方面停战,让日军撤出中国。施滕内斯迅速将这一重要情况通报给苏联,苏联人得到情报后提醒美国注意蒋介石的动向。在美国的施压下,蒋介石不得不命施滕内斯终止停战谈判。 二战结束后,施滕内斯去了民主德国,1989年在罗斯托克逝世。 施托茨纳 保障芷江战役通讯畅通 1945年4月,一名德国军人出现在中国陆军总司令部里,他的任务是为参加芷江会战的中国军队保持通讯畅通和保密。这个德国人便是挂着中国陆军少将衔的埃里希.施托茨纳。 施托茨纳生于1898年,参加过一战,1928年以德国国防军中尉身份来华。在中国服务10年后,施托茨纳本能地拒绝返回德国。作为一名通讯专家,他为中国通讯部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芷江会战前,施托茨纳仔细研究了湘西地形,认定绵延300多千米的雪峰山事关重大,这道山脉无形中为防御方增加了不少便利,而且湘西河流纵横,即使日军越过雪峰山脉,进入芷江盆地,也必将陷入中国军队预设的火力网中。对通讯部队来说,只要保证指挥命令和战场实时情况上传下达,即便某些部队被日军暂时分割包围,也能坚持下来。施托茨纳将这些意见汇报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何应钦由此对芷江会战胜利充满信心。 由于施托茨纳通讯保障得力,芷江机场的所有中美空军轮番出动,在湘西战区上空盘旋、扫射和轰炸,哪里有日军,哪里便火光冲天。 到6月中旬,参加芷江战役的日军各部队基本退回原出发地域,芷江战役历时两月,终以日军溃退而告终。 1949年,施托茨纳随国民党逃往台湾岛,在那里以少将军衔退役。之后施托茨纳回到联邦德国,于1 6年去世。

满意请纳

克里斯蒂娜的人物生平

是费格莱因,(1906-1945)

第二次大战之前,骑兵依然是欧洲许多国家的精英部队。虽然此时已是工业化时代,骑兵的好处仍然显而易见。骑兵部队在山地、森林等复杂地形中的机动性并不亚于机械化部队,而装备耗费和对后勤的依赖性都要大大低于后者。二战前夕,欧洲各国都醉心于发展机械化部队,削减甚至撤销骑兵部队,只有苏联、波兰等东欧国家依然保留了为数众多的骑兵师。二战期间,苏联来自西伯利亚的哥萨克骑兵师在战争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纳粹德国的党卫军装甲部队战力强劲,众所周知。但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党卫军还有一支骑兵部队,而这个骑兵师战功卓著,共有23人荣获骑士铁十字勋章,而官兵获得的奖章总数在党卫军38个师里排名第六 (前五名是:1.帝国师(Das Reich);2.维京师(Wiking);3.卫队师(Leibstandarte);4.骷髅师 (Totenkopf);5.北欧师(Nordland))。

如果有一个人的名字能够代表整个党卫军骑兵部队,那就是费格莱因。费格莱因于1939年9月出任党卫军骑兵部队的首任指挥官,直到1944年1月卸任,在三年多的时间里(1942-1943调任他职)率领这支队伍立下赫赫战功。费格莱因作战勇敢,指挥有方,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并加佩橡树叶和双剑徽。二战期间获此殊荣的党卫军高级将领只有24个人。费格莱因也是党卫军将领里的人物。的伊娃, 布劳恩对费格莱因非常钦慕,为了能够让他时常在自己身边,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但这种连襟关系最终并没有让费格莱因逃脱的魔爪。

1. 党卫军“骷髅”骑兵团

费格莱因(Otto Hermann Fegelein)1906年10月30日生于德国南部昂斯巴赫(Ansbach)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父亲在慕尼黑的一所军事骑术学校任职。费格莱因完成大学学业以后,于1927年4月加入巴伐利亚警察部队,1929年退役。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费格莱因从小就喜欢骑马,成年以后参加欧洲各地的骑术大赛,成绩不俗。1933年5月,费格莱因加入党卫队南方支部,次年成为该支部骑兵分队的指挥官。

1936年6月,希姆莱挑选费格莱因出任党卫队骑术学校校长,并为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幕式组织马术表演。骑术学校是党卫队高层人物经常光顾的地方,而费格莱因以其精湛的骑术和温文尔雅的气质得到纳粹头目们的青睐,成为党卫队最有名的青年才俊,很快飞黄腾达,连续晋级,到1937年官至党卫队上校。 1939年9月,德国侵占波兰。由於波兰军队被迅速击溃,散布在乡村各地,给当局造成很大的威胁,希姆莱下令组建党卫军“骷髅”骑兵团 (SS Totenkopf Reiterstandarte),负责波兰占领区的治安。费格莱因顺理成章地成为该部队的指挥官。

“骷髅”骑兵团最初组建时只有4个骑兵连,总共27名军官,424名士兵,和399匹战马。到1939年底,该团就扩充到12个骑兵连,官兵 1,998 人。“骷髅”骑兵团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波兰乡村的治安,搜缴武器,清剿游击队。此时纳粹德国向波兰大批移民,将波兰农民的土地没收分给这些德意志移民耕种,并将失去土地的波兰农民迁移他处。这个种族清洗政策遭到波兰农民的抵制,德意志移民经常受到当地人的骚扰。“骷髅”骑兵团担负着保护德意志移民的任务,将拒绝搬迁的波兰农民抓起来交给纳粹安全警察(Sicherheitsdienst),这些人的命运自然不言而喻了。

1940年4月,“骷髅”骑兵团和其他德国安全部队在卡缅那森林(Kamienna Forest)将波兰游击队300多人包围,战斗持续了一个星期。这是“骷髅”骑兵团在波兰参与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骷髅”骑兵团派出的侦察小队足迹遍及整个地区,将游击队的行踪彻底掌握。然后德军将附近村镇的所有居民强制迁移,断绝游击队的兵源。4月8日,德军向游击队发起总攻。这支游击队在战斗中全部阵亡,无一投降。

1940年底,费格莱因得到党卫军总部的批准,开始着手扩军。扩军的重点在增强火力和机动能力。到1941年夏天,扩军完毕,“骷髅”骑兵团更名为党卫军骑兵旅(SS Kallerie Brigade),辖两个骑兵团和一个自行车侦察营。骑兵团下属两个营,第一营由4个骑兵连组成,第二营是炮兵部队, 包括迫击炮、战防炮、榴弹炮和工兵各一个连。骑兵旅共有官兵3,500人,战马2,900匹,机动车375辆。不久,党卫军骑兵旅被调到普里皮亚特沼泽,执行清剿苏军游击队的任务。

2. 普里皮亚特沼泽

普里皮亚特沼泽(Pripyat Marshes)位於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交界处,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普里皮亚特河发源于乌克兰北部,向东流经白俄罗斯南部,然后折向南,在基辅北面融入第涅伯河。普里皮亚特河流域多是沼泽湿地,覆盖茂密的原始森林,沼泽中地势较高的几条“地桥”上修筑有铁路和公路。这里的居民主要是乌克兰人,其次是白俄罗斯人,波兰人和犹太人属於少数。犹太人主要居住在较大的城镇里,并垄断了医生、工匠等技术行业。

1941年7月中旬,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攻入白俄罗斯,在明斯克围歼战中俘虏苏军30万人。由於德军的包围圈拉得太大,不少苏军部队成功突围。7月 25日夜里,苏军第36、37骑兵师和第121步兵师冲破德军包围圈,进入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区。这些部队很快和苏联统帅部取得了联系,奉命依托森林沼泽地形展开游击战,打击德军的后勤部队。希姆莱立刻命令党卫军骑兵旅进驻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区,协同德军其他部队围剿苏军游击队。

二战中纳粹德国在苏联战场将前线和后方严格区分。在前线德军各级将领拥有无可争议的指挥权,但前线后面的占领区里绝对是党卫军的天下,国防军将领不能越雷池一步。根据“生存空间”理论,苏联占领区里的大片土地将分给德意志移民耕种,而俄国人将被送到集体农庄或工厂里为德国服务。无法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俄国人将被消灭。这项政策主要依靠占领区的党卫军部队执行。因此在广袤的东线中部占领区,一度费格莱因说的话就是法律,而这个时期第8骑兵师犯下的战争罪行也是罄竹难书。

在发给党卫军骑兵旅的行动指令中,希姆莱阐明了党卫军的“统战”政策:“我们必须明白沼泽地区的村庄不是我们的据点就是敌人的据点。我们的据点不但必须清除任何敌对份子,而且应该由同情我们,敌视俄国人、波兰人的乌克兰居民构成。如果一个村庄符合这样的条件,我们必须保证这些居民能够抵抗土匪的侵袭,最终发展成我们的据点。我们必须任命当地的行政长官,组建、武装保安队。部队每到一个村庄,必须到处张贴告示,将约法三章公布于众。缴获的物资,在满足德军部队需求以后,必须同当地居民分享。”

党卫军的“统战”政策相当有针对性,德军部队普遍受到乌克兰居民的欢迎。第22骑兵团的报告中显示,他们所到之处乌克兰人按照习俗摆出铺着白布的桌子,上面放着面包和盐,旁边有小乐队演奏乌克兰民族歌曲以示欢迎。虽然这些乌克兰人和当地的犹太人和平相处很多年,他们依然非常卖力地帮助德军抓捕犹太人。希姆莱命令“所有的犹太男子都必须枪毙,妇孺赶到沼泽里去。” 这个命令被传达下去以后,不少官兵感到震惊,专门向费格莱因核实。骑兵连长马吉尔 (Franz Magill)在8月初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绝大多数犹太流浪汉被处决了,只留下少数给陆军干活的苦力。把妇孺赶进沼泽并没有任何效果,因为沼泽水太浅,淹不死人。8月以来我们骑兵营一共击毙犹太流浪汉6,526人。总的来说,行动是成功的。” 平民的行动使骑兵旅官兵士气受到影响,费格莱因特意要求党卫军总部表彰骑兵旅执行“特殊任务”时的出色表现。8月16日,第162步兵师师长向骑兵旅官兵发授一级铁十字勋章1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27枚。党卫军骑兵旅在这一地区总共了超过两万犹太平民。

7月29日开始,党卫军骑兵旅以连为单位从普里皮亚特沼泽西端出发,向东进行拉网式清剿,而德军第252步兵师由东向西攻击前进。一路上各骑兵连几乎都同小股苏军游击队发生战斗。8月5日,骑兵旅的前锋营在萨波罗杰(Sabolotje)遭遇苏军游击队。次日早晨,前锋营会同德军第45步兵团向萨波罗杰发起进攻,苏军被击溃,被俘400人,阵亡200人。8月16日,第二骑兵团的一个连到达图罗夫(Turov)镇时,遭到苏军游击队伏击,伤亡十几人。这支游击队大约有8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苏军正规部队。他们火力强劲,拥有重机枪、掷弹筒和几门步兵炮,并且频频发射信号弹同东面的其他苏军部队联系。费格莱因立刻命令第二骑兵团其他各部以及侦察营向图罗夫集结,准备围歼这股苏军。由於该地区道路条件恶劣,分散在森林里的各连队花了4天时间才陆续到达指定攻击位置。8月21日凌晨4点,德军发动总攻,以猛烈的炮火为突击部队开路,而突击队每前进一定距离,就发射红色信号弹,指引炮火延伸。苏军部队同入城德军进行激烈巷战,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德军才攻克图罗夫。图罗夫战斗中苏军阵亡600余人,仅有10人被俘。德军损失为6死18伤。根据党卫军骑兵旅的报告,在8月份的清剿作战中,骑兵旅一共击毙苏军游击队15,878人,俘虏830人,缴获各式火炮20多门,机枪30多挺,500余支,战马约 900匹。这一地区的苏军游击队因为接连遭受重创,士气低落,苏军大本营不得不空降数十名政治委员以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从这一系列战斗可以看出,党卫军骑兵旅在战术上同传统骑兵大相径庭。党卫军骑兵符合欧洲近现代的步骑兵(Dragoon)概念,骑马是为了增强机动能力,战斗时依然用步兵战术,基本不会象古典骑兵那样集团冲锋。党卫军骑兵旅各骑兵团的炮兵比例之高超过了步兵团,体现了一种“突击部队”的建军理念。在清剿游击队的战斗中,党卫军骑兵旅的伤亡要明显低于协同作战的其他德军部队,费格莱因把这归功于常年坚持不懈的高强度训练。

10月25日,党卫军骑兵旅接到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的新指令东进500公里,负责保护托罗佩兹(Toropez)和拉谢夫(Rshev)之间的德军后勤补给线。以后的几个月里,骑兵旅和苏军游击队发生几十次战斗,又有数千苏军部队被歼灭。入冬以后,德军其他部队的机械化装备损坏严重,举步唯坚,这时骑兵旅的优势就表现出来。一份报告显示,这段时间党卫军骑兵旅共有战马3,138匹,在10月最后的一个星期里仅有4匹马因疲劳而死,另有51匹马患病需要治疗。11月第一个星期又有3匹马死亡,而随军兽医治疗了102匹病马。这样低的战损率使党卫军骑兵旅一直保持很强的机动性。

3. 拉谢夫反击战

1941年12月底,党卫军骑兵旅被编入第9集团军,奉命前往伏尔加湖南部地区集结,而旅直属侦察营此时暂时隶属第253步兵师。此时正值苏军发动强大攻势,侦察营位居前线,首当其冲面对苏军猛烈进攻,苦战一个月后全军覆没,418名官兵只有几个人逃生。这是党卫军骑兵旅成军以来遭受最惨重的损失。

德军第9集团军沿伏尔加河西南岸建立防线,在其正前方,是苏军第三突击集团军。1942年1月4日晚,苏军越过封冻的伏尔加河发起进攻,从德军第 256步兵师的防区突破,将第9集团军的防线撕开一个15公里宽的口子,而苏军前锋部队已经进入拉谢夫城里。党卫军骑兵旅接到命令,迅速前进堵住这个缺口。一路上骑兵旅遇到大批溃兵和丢弃的物资。到达指定位置以后,费格莱因很快发现左侧的德军第206步兵师战力薄弱,其右翼门户大开,已有苏军侦察部队出没,骑兵旅有被围歼的危险。费格莱因向集团军司令部请求后退7公里布防,在尚未得到批准的情况下果断率军后撤。果然,当天下午苏军几个师从东面和北面向骑兵旅放弃的阵地发动猛烈进攻。不久第9集团军司令施特劳斯(Adolf Strauss)就发来命令:“元首严令各部坚守阵地,即使敌军攻势无法阻挡,第206步兵师和费格莱因旅也不得擅自离开阵地一步。” 1月15日,丧失战斗力的第206步兵师奉命撤离阵地,由党卫军骑兵旅接防。此时骑兵旅的命令是坚守十几公里长的防线不许后退,必须战至最后一人。次日,骑兵旅又分兵去拉谢夫附近解救第102步兵师残部。

到1月21日,苏军从德军第9集团军下属第11军和第23军结合部突破,向南深入德军防线纵深,第9集团军的防线岌岌可危。司令官施特劳斯因病离职,大名鼎鼎的第3装甲师师长莫德尔接过指挥权。莫德尔来到司令部,看到一张张沮丧绝望的脸。参谋长问他带来多少增援部队,莫德尔答道:“就我一个。” 莫德尔立刻着手布置反攻,截击突破的苏军部队,稳定防线。第256步兵师协同党卫军帝国师元首团从缺口东面向西进攻;而党卫军骑兵旅和第206步兵师从西向东进攻。1月23日,骑兵旅冒着零下45度的严寒发起进攻,经过一天的苦战,第一骑兵团的先遣队和元首团6连官兵在索罗米诺(Solomino)会师,缺口终於合拢。被截断的苏军部队坚持几天以后投降。1月26日,苏军在坦克集群和攻击机的掩护下再次向拉谢夫以北发起进攻,德军防线又一次岌岌可危。31 日,骑兵旅奉命会同第251步兵师沿铁路线攻击前进,堵住苏军的突破口,最终使苏军无功而返。

莫德尔由於力挽狂澜,指挥拉谢夫反击战取得胜利,成为最喜欢和倚重的德军将领,莫德尔的骑士铁十字勋章以后被陆续加佩橡树叶、双剑徽和钻石。后来莫德尔升任中央集体军群司令官,1945年4月在B集体军群司令官任上自杀身亡。费格莱因也因为骑兵旅表现优异,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到2月1日,党卫军骑兵旅报告伤亡370人,加上冻伤,共减员500人。2月16日,骑兵旅的报告显示,进入2月以来一共击毙苏军1,150人,俘虏178人,缴获火炮7 门,机枪16挺,635支。2月17日,又有3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33枚二级铁十字勋章授予骑兵旅官兵。

4. 党卫军第8骑兵师

1942年春天,费格莱因离开骑兵旅,调到党卫军总部任役马运输总监。在他离职期间,党卫军骑兵旅由於接连苦战严重减员,精疲力尽的各部队被陆续调到波兰休整。1942年6月骑兵旅开始扩充,最终达到师的编制。为了提高新编部队的素质,骑兵师专门在波兰建了一座骑术学校。扩编到1942年秋天完毕,骑兵师下属3个骑兵团和1个炮兵团,骑兵团辖4个骑兵连,1个机枪连,和一个重装连(装备马拉轻步兵炮);炮兵团辖战防炮、迫击炮、自行榴弹炮各1个营。成军以后的骑兵师共有官兵15,000人,首任师长是比特里希准将(Wilhelm Bittrich)。费格莱因直到次年4月才回到部队,接过指挥权,并在5 月晋升少将。1943年10月,骑兵师正式接受党卫军第8骑兵师的。在战争的最后两年里,第8骑兵师一直在东线作战,主要担任占领区的清剿任务。

进入1943年,东线占领区里的苏军游击队普遍得以换装,开始配合前线苏军,加强对德军后勤补给线的打击,骑兵师因此在1943年夏天不断同游击队发生激战。费格莱因由於在指挥战斗中身先士卒,三次负伤,于1943年11月1日被授予日尔曼金十字勋章。党卫军的嘉奖通报里这样记述费格莱因的事迹:

“1943年5月17日,在同苏军中将科尔帕克(Lieutenant-Generral Kolpak)指挥的游击队作战时,党卫军少将费格莱因组织的攻击重创敌军,将其击溃。费格莱因以身作则,亲自摧毁了敌军一个火力强劲的碉堡。5月24 日,在和敌军一个加强营的战斗中,费格莱因亲率突击队艰难越过沼泽地向敌人发起攻击。费格莱因在随后的战斗中表现出的勇气鼓舞了他的部下,敌人的阵地很快就被攻克。5月31日,费格莱因根据俘虏的交代,率领突击队攻击游击队位於沼泽深处的一处营地。虽然敌军人数占优,而且顽强抵抗,但战斗只持续了20分钟营地就被攻克。敌军遭受惨重伤亡后溃逃。”

“ 8月26日,苏军第353、394、409步兵师会同第6和第24警备师,在坦克部队的掩护下从贝斯帕罗卡(Bespalowka)附近的包围圈突围,费格莱因指挥部队顽强防守,经常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段,出色完成任务。8月28日,苏军在强大的炮火准备以后,以3:1的兵力优势向第1骑兵团的阵地发动波次冲锋,在4个地方突破我军防线,并向纵深发展,威胁到魏辛-比什金(Werchine-Bischkin),第一骑兵团最后的预备队60人在 168.4高地建立坚固阵地,挡住了敌军的去路。随后其他的骑兵部队从临近高地前来增援,在168.4和177.7高地之间建立一条新的防线。在18个小时的战斗中,费格莱因总是出现在最重要的阵地上,以他的坚定不移和果敢决断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几乎无可挽救的危机。由於骑兵师将士的顽强抵抗,苏军不得不另寻突破口。”

由於在1943年夏天的优异表现,费格莱因的骑士橡树叶铁十字勋章又加佩双剑徽,他是第83个获此殊荣的德军将领。1944年1月,费格莱因离开骑兵师,调到的总部出任希姆莱的联络官。党卫军第8骑兵师于1944年3月被授予“弗罗里恩 盖耶”(Florian Geyer)的荣誉称号,随后一批骨干人物被抽调出来组建党卫军第22骑兵师“玛利亚 特雷沙”(Maria Theresia)和第37骑兵师“吕佐”(Lützow)。

1944年11月,党卫军第8骑兵师调往匈牙利,成为布达佩斯卫戍部队。1个月以后,苏军第3乌克兰方面军兵临城下,将德军包围,经过7周的鏖战以后,包括党卫军第8、第22骑兵师在内的7万布达佩斯守军被全歼,只有大约700人逃脱。第8骑兵师师长鲁莫尔(Joachim Rumohr)自杀身亡, 13,000官兵最后只有170人幸存下来。

5. 的情敌

对回到柏林的费格莱因来说,生活展开了新的篇章。作为来自东线的战斗英雄,希姆莱身边的红人,费格莱因是党卫军总部里炙手可热的人物,但他并不满足,想尽办法要打进的社交圈子。1944年3月,费格莱因托一个朋友引见,和的伊娃 布劳恩(Eva Braun)会面。伊娃对高大英俊的战斗英雄一见倾心,费格莱因很快成为在巴伐利亚山中寓所伯格霍夫(Berghof)的常客。费格莱因举止优雅,言语风趣,舞姿翩翩,是伯格霍夫沙龙聚会的明星,深得女性嘉宾的欢心。不久,这个社交圈子里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伊娃和费格莱因已经不只是朋友之间的相互欣赏了。

伊娃对费格莱因的眷恋越深,就越担心他有朝一日会离开她回到前线。很快伊娃就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 费格莱因将和她的妹妹玛格丽特结婚。因为玛格丽特和伊娃从小形影不离,这样费格莱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她的身边,而她和费格莱因的亲昵举动也不会让人说闲话了。1944年6月3日,玛格丽特和费格莱因在伯格霍夫成婚,而亲自主持婚礼。

1945年1月,玛格丽特怀孕,费格莱因担心她的安全,劝说她离开柏林到巴伐利亚避居。4月中旬,苏军兵临柏林城下,在的地下指挥部里,费格莱因面临一个两难抉择。作为党卫军将领,他必须无条件效忠;但伊娃执意陪伴在身边,这无异于自杀,费格莱因决心劝说伊娃回心转意,离开柏林。这时希姆莱正和瑞典的勃纳多特伯爵(Count Bernadotte)秘密接洽,由勃纳多特出面同盟国商讨停战事宜,费格莱因也参与其中。4月25日,费格莱因离开地下指挥部开车出城,到弗斯腾堡 (Furstenberg)会见党卫军头目之一的于特纳(Hans Jüttner),探讨以后的出路。回到柏林以后,异常沮丧的费格莱因并没有到的地下掩体去,而是躲在自己的公寓里,不停地给伊娃打电话,乞求她离开柏林保存性命。伊娃断然拒绝,反而劝费格莱因马上回到身边,费格莱因也拒绝听命。4月27日,安全警察头子拉登胡伯(Johann Rattenhuber)派了一队人到费格莱因的寓所抓他回来。这帮人进得费格莱因的房间,发现他喝得烂醉,正和一个红发女子胡天胡地。费格莱因被抓回来以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把他的军阶一抹到底,让他立刻上前线。此时安全警察搜查费格莱因的寓所,发现了他参与秘密和谈的信件,这可是叛国大罪。一个临时拼凑的军事法庭迅速判处费格莱因。28日,两个安全警察在地下掩体的一间秘室里了费格莱因。

军事法庭判处费格莱因以后,伊娃向苦苦哀求,希望他看在怀孕妹妹的份上放过费格莱因,没有答应。不过伊娃很快就对的决定表示理解,她凄凉地说:“可怜的阿道夫,他们都背叛了你。” 伊娃并没有多少时间哀悼费格莱因,两天以后她就和一起服毒自尽。费格莱因的妻子玛格丽特在巴伐利亚一直住到战争结束,几年后带着孩子回到德国北部的家乡定居。

详见资料:://sxh923.blog.sohu/36761413.html

二战时,军工强大的德国都没有航母,日本为何能建25艘呢?

父亲教她成了一名技艺娴熟的女骑手

克里斯蒂娜从婴儿时候起,绿树鲜花就让她心醉神迷,她喜欢盯着花儿发出感叹,而不是动手花。 按照传统的波兰风俗庆祝的圣诞节总是令人难忘。圣诞节专用的桌子上铺着干草,上面盖着布料。一捆捆未经脱粒的庄稼矗立在房间角落。随着夜色降临,最小的孩子会趴在窗边,凝视着第一颗星星升起。星星出现在结霜的寒空中时,庆祝仪式就会开始。盘子里盛着两块祭祀用的圣饼,父母会共同把圣饼掰开,“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再次把圣饼掰开”,人们口中会念着这样的仪式用语。然后,他们纷纷离开,前往厨房,给仆人们分发礼物。 在孩提时代,克里斯蒂娜觉得住在宽敞的房子里,门内门外都站满了仆人。她喜欢为了参加每年或每两年举行的比赛,父亲启程时身边那种喧闹嘈杂。比赛会在大地主的庄园举行。届时,这些权贵庄园周边的市镇都会举办狂欢的舞会。 正是从父亲那里,克里斯蒂娜继承了深深的种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强烈爱恋。伯爵绝不是知识分子,他阅读的都是一些轻松读物,但他了解一点波兰历史,并教给了女儿。 坐落在喀尔巴阡山脉和波罗的海环抱之中,波兰一直处在贪婪无比、掠夺成性的邻国之间。这个国家曾多次遭受敌人攻击、占领,甚至一度从欧洲版图上消失。但不管怎么说,它还是幸存了下来,因为波兰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结,特别是在受到外来压迫者的威胁或统治时,波兰历史就记载了在外来统治下,人民发动的一次又一次爱国起义。 在父亲的教诲下,克里斯蒂娜成了一名技艺娴熟的女骑手。那时在她生活中,马厩成了她的精神家园。再也没有什么比坐在马厩里,倾听马童、马夫闲聊更让她开心的了。 正是在马厩里,克里斯蒂娜首次遇到了小安德鲁.科尔斯基。安德鲁的父亲从自己的庄园瓦布涅把儿子带来和10岁大的克里斯蒂娜玩耍,而他则和斯卡贝克伯爵商谈农事。 这次普普通通的会面对安德鲁或克里斯蒂娜都无关紧要,但却引起了命运女神的极大兴趣。她忙着在这两个孩子之间穿针引线,直到终于有一天,两人的命运变得息息相关,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滑雪时救她脱险的男人成了她第二任丈夫

克里斯蒂娜斯卡贝克在幸福快乐中迅速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母亲发现,女儿需要管束,需要她那个阶层的女孩子做伴,而不是和马厩里的伙计,还有乡下孩子搅和在一起。 克里斯蒂娜被送往位于波兰西部著名的萨克雷克尔修道院。这所学校的母院设在巴黎,因为培训贵族乡绅家的女子而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克里斯蒂娜十分不快,她因此完全忽视所有的规章制度,令善良的修女十分头疼,因为她们无法驯服这个野性十足的孩子。克里斯蒂娜总是不断搞出一些恶作剧。比如,有位修士做弥撒时,克里斯蒂娜点火烧着了他的法衣。 修道院院长觉得,克里斯蒂娜的叛逆精神或许会带坏整群孩子,于是向克里斯蒂娜父母建议,希望他们去寻找另一家更适合伯爵**热情洋溢个性的机构。 克里斯蒂娜.被送往另一家更加严格的亚齐沃维奇修道院,而且,由于家族财产遭受严重打击,父母还被迫卖了庄园,从乡下搬走了。 不久,克里斯蒂娜和贵族青年查尔斯.格特利希结婚了。 18岁时,克里斯蒂娜仍然非常单纯浪漫,不过查尔斯首先是个商人,他很爱克里斯蒂娜,但他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事业。而且,这对年轻伴侣根本就不和谐,没有经历任何痛苦,这次婚姻就悄然画上了句号。 克里斯蒂娜一边考虑将来的道路该怎么走,一边去扎科帕内旅游滑雪。有一天,在从一个非常危险的滑雪坡上飞驰而下时,她失去了控制,如果不是一个大个子男人突然出现在面前,伸出手臂搂住她,她的处境可能就会极其危险。克里斯蒂娜的救命恩人叫乔治.吉齐基。 乔治来自乌克兰一富裕家庭。14岁时,乔治和父亲大吵一架,接着就离家出走了。他登上了开往美洲的轮船,在那里先后做过牛仔和淘金者。他最终成了一名作家,周游世界以便为自己的著述和文章寻找题材。 乔治狂热地爱上了克里斯蒂娜。1938年11月2日,他们举行了婚礼。不久,克里斯蒂娜发现自己嫁给了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但由于当时既受丈夫吸引又被其控制,克里斯蒂娜还是设法把他在自己内心激起的那种恐惧理想化,不过这种恐惧最终还是把两人活活拆散了。 他们结交了许多朋友,在一个个圈子中游刃有余。吉齐基夫妇和驻华沙的外交使团关系也非常友好。克里斯蒂娜遇到了很多外交官,有些外交官在她将来的人生中会再次出现,并在她所从事的某些活动中帮了不少忙。 或许正是克里斯蒂娜和这些外交官的会面促使她涉足新闻界。日后,在克里斯蒂娜成为特工时,这提供了一个幌子。

二战让她选择了间谍生涯

乔治.吉齐基在欧洲从来没完全满足过。他想重新回到非洲那更加广阔的视野当中。当机会来临——乔治代表国家作为驻亚的斯亚贝巴的领事时,他马上就接受了。 乔治决定先带克里斯蒂娜去肯尼亚,年轻时他去那里探过险。 克里斯蒂娜1939年看到的内罗毕是个新旧事物交集的大杂烩。最早的定居者开了商号做买卖,建了办事处做生意,盖了平房来居住,还种了又高又大的桉树作为装饰。随着岁月流逝,现代化的石头楼房取代了原先那些破旧的办事处。 吉齐基夫妇住进了索尔兹伯里旅店。这时,克里斯蒂娜已经明白,嫁给乔治是个错误。虽然乔治有时也非常开朗幽默,但他却给克里斯蒂娜一种幽闭恐怖的感觉。 从欧洲传来的消息越来越让人沮丧。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一年后捷克斯洛伐克又落入魔掌。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犯波兰,波兰军队开始了英勇的防卫战。 也是在这时,克里斯蒂娜遇到了童年时的玩伴安德鲁,两人坠入情网同居了。安德鲁虽然一条腿残废了,却已是波兰抵抗组织的一名军官。克里斯蒂娜受安德鲁的影响,加入了英国的情报组织。 克里斯蒂娜和安德鲁为英国搜集、筛选、传送了很多信息。他们的团队里面有许多出色敬业的助手,其中有个叫做拉斯基神父的耶稣会教士。此人身材瘦小,脸庞酷似西班牙画家戈雅,据说,他为梵蒂冈工作。拉斯基神父往返波兰数次,最后他被布达佩斯的德军逮捕了。德军把他送到了毛特豪森集中营,放出了阿尔萨斯猎狗袭击他,猎狗把他撕成了碎片。 另外一名助手是马尔钦.卢博米尔斯基王子,他体质较差,无法参军,但在接到艰巨任务时,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却从没退缩过。“步”(波兰的一抵抗组织)不时派来信使,定期给克里斯蒂娜和安德鲁提供消息,包括德军的动向等等。 波兰逃亡分子源源不断涌来,安德鲁依旧把他们运往安全地带。但是,安德鲁再次被逮捕了,被送进了布达佩斯监狱。他在那里遇到了老朋友,来自二局的风度翩翩的少校。少校说:“中尉,你来到玛丽亚-特里萨兵营应感到非常,这里仍然完全由匈牙利人掌控着。我希望,你该明白我的意思吧?请尽快离开匈牙利。”

自告奋勇帮助英国战俘脱离纳粹魔掌

他们在新房子刚一安定下来,克里斯蒂娜就告诉安德鲁,她打算再一次返回波兰。安德鲁指出,她的照片和文件现在可能都在盖世太保手中,但克里斯蒂娜毫不在意。她原本打算10月就动身,后来颇不情愿地同意等到11月降下第一场雪后再出发,那时边境警卫不愿呆在冰冷的树林里抓捕越境者。 10月中旬,有个信使赶来向克里斯蒂娜报告说,16名逃离德国战俘营的英国士兵现藏在华沙的一家聋哑人收容所。他们的处境极其危险,因为外面谣传:将会实施“仁慈地”残疾人(肉体和精神上的残疾)的。 11月13日,克里斯蒂娜离开了布达佩斯,18日抵达了华沙。克里斯蒂娜径直去了聋哑人收容所,结果却发现英国士兵已经撤离了。这个群体的***坚持要波兰地下组织把他们疏散开来,并请求地下组织帮助他们进入苏联占领区。于是,克里斯蒂娜自告奋勇,要把另外两名英国士兵从波兰送往匈牙利。到了华沙后,这两名士兵的情况非常糟糕,医生断定如果不经过至少三个礼拜的休养,他们是不适合长途跋涉的。克里斯蒂娜必须把情报送到布达佩斯,不能等士兵康复了,所以她就把病号委托自己的那些“步”朋友照料。后来,这两名士兵和克里斯蒂娜在贝尔格莱德有过一次愉快的团聚。 克里斯蒂娜在波兰的分分秒秒都非常危险。德国人在街上当众抓人,被捕者倘若不能提供真实的证件证明他们为德国人效劳,他们就会被送去做苦力或被送到集中营。 11月底,克里斯蒂娜返回布达佩斯,当时她身体状况不妙,患了严重的流感,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克里斯蒂娜不在的时候,工作照旧,但安德鲁却不安地意识到:他一直被人监视着,经常被人跟踪。安德鲁告诉她:他们该搬家了。 克里斯蒂娜不想听这些,声称她已经用火车托运各种文件,她必须等这些情报运到。在这些文件被理清之前,她不能离开布达佩斯。接着,她卧床休息了两个礼拜来医治流感。令安德鲁感到恐怖的是,克里斯蒂娜开始咳嗽吐血。他们的圣诞节过得一点也不愉快。 匈牙利少校暗中帮助她脱离虎口 清晨四点钟时,门铃响了。安德鲁和克里斯蒂娜立刻就明白,那担忧良久的时刻终于来了。克里斯蒂娜匆忙穿上睡袍,安德鲁急着安上腿。敲门声越来越响了。 安德鲁打开房门,看到4名匈牙利警察站在那里。他们一言不发地从安德鲁身边穿过,进入房内。把所有的灯打开后,他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搜查每个房间。自然,一切相关的文件早就处理了,所有那些剩下的都是一些五颜六色的旅游小册子,还有一些刊登着旅馆和饭店广告的地图。警察把这些都一点不剩地装进箱子里带走了。 安德鲁跟着克里斯蒂娜来到洗手间时,后面有个警察紧跟着他,那警察眼睛一眨不眨地站在那里,看着他完成了整个过程。 安德鲁拼命想找到一个办法,把那写满了电话号码的记事本扔掉。他用波兰语对克里斯蒂娜说:“这记事本究竟该怎么办呢?”有个警察赶紧说道:“不要说话。要是你们想说什么,就用德语说。”安德鲁回答道:“这位女士是不会说德语的。如果那样,就不能说话了。” 警察在房内搜索了一个小时。清晨五点钟时,安德鲁和克里斯蒂娜被匆忙推进了一辆宽大的警车里。克里斯蒂娜低声对着安德鲁耳语道:“把记事本给我。”安德鲁摇了摇头,局势本来就已经十分危险,他不想让克里斯蒂娜更深地卷入其中。 安德鲁与克里斯蒂娜被送进了纳粹监狱。后来,他们再次得到那位匈牙利少校的暗中帮助,他说:“因为斯卡贝克伯爵**病了,你们暂时被释放了。但除了有轨电车以外,你们不能使用任何交通工具。你们可以回到公寓,但没有我们允许,不能离开。” 他们热切地向少校表示谢意,然后尽快离开了。两名穿着便衣的警察负责押送他们,命令他们前往平常的集合地——哈格里咖啡馆。 自然,这是又一道陷阱,因为他们明白:要是地下组织的两名成员消失,然后又出现了,所有其他人——尽管告诫他们绝不要犯这种错误——有可能围在四周询问消息,这就可以使警察抓住该组织中的一名又一名成员。 克里斯蒂娜和安德鲁沿着街道朝哈格里咖啡馆走去,这时安德鲁看到有个朋友站在街对面的人行道上。安德鲁小心谨慎地做了一个准确无误的姿势,那小伙子知道:克里斯蒂娜和组织的头目后面有人在跟踪。他一溜烟跑了,等到克里斯蒂娜和安德鲁还有他们的护送人员赶到咖啡馆时,没人上来欢迎他们,他们独自坐在桌边,点了一杯非常想要的热咖啡和一块三明治。只有在接到信号表示可以离开时,他们才动了一下身子。然后,他们就回家了,克里斯蒂娜给安德鲁讲述了她在狱中的经历。

她双手紧握手榴弹逼退德军 1944年7月8日清晨,克里斯蒂娜到了韦科尔,那是法国游击队活动的地区。 克里斯蒂娜接到了一些明确的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到已与纳粹德国反目成仇的意大利部队中,担任一种称为“招募官”的工作。其中有一支第51阿尔皮尼师,他们曾在蒙?塞尼斯隧道和德军有过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德军很轻易地就让拥有大约四万五千士兵的意大利部队缴械投降了,而且,还把他们当劳工,送到法国去修筑防御工事。他们中的许多人逃亡到了马基游击队中,而其他的一些人,则加入了英国特工“罗杰”领导的部队。 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克里斯蒂娜的角色就是去扮演一个天真、年轻的村姑。她曾两次被德军抓住,但是她的演技太好了,德军很轻易地就相信了她,就把她放了。 但是第三次,克里斯蒂娜正带领一支意大利游击队,赶往离他们最近的马基游击队。途中一支德国边境巡逻队追上了她,他们命令克里斯蒂娜把双手放在头上,她照做了,但是,她两只手都握着一个拔了引线的手榴弹。克里斯蒂娜用流利的德语告诉他们,除非他们让她和她的同伴们走,否则,就和他们一起同归于尽。德军见此情形,很不情愿地走开了。 克里斯蒂娜的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说服德方在拉尔什山口堡垒里的驻防军队。这个山坳通道是通往周围地带的必经之路,山口大约有1994英尺高。克里斯蒂娜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才到达山顶。一到堡垒的背风处,她就成功地让在那里的波兰联络人注意到了她,并让他们聚到一起。接着,她拿着一个扩音器,并用波兰语向那群波兰籍士兵说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结果,她说服他们离开了德军,转而加入了抵抗部队。 为营救英国特工深入虎穴 但是,几乎同时,“罗杰”和他的同伴被捕了。克里斯蒂娜找到了面色铁青的雷诺瓦和茹弗医生以及该组的其他成员,他们正在商议袭击迪涅监狱的可能性。” 克里斯蒂娜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主意。她说:“大家先稳住阵脚,等我从迪涅回来再做打算。”说完这些话,她推出一辆旧自行车,摇摇晃晃骑了25英里的路赶到了迪涅。 一听说“罗杰”身陷囹圄,克里斯蒂娜唯一的想法,就是在盖世太保还未发现“罗杰”和他同伴的真实身份之前,尽快把他解救出来。她十分清楚,如果德国人发现,大名鼎鼎的英国特工“罗杰”和他的朋友们就会立即被枪毙。 约翰?罗珀是克里斯蒂娜的朋友,当他听说了“罗杰”的处境后,马上筹集了一些金币和现金。“我带着所有的钱,骑摩托车去了塞纳,看是否我能帮上什么忙。” 克里斯蒂娜一到迪涅,就想弄清楚“罗杰”具体被关在什么位置。她溜进了监狱,一边沿着那幢阴深深的牢房走着,一边大声哼着《弗兰基和约翰尼》这支歌曲。“罗杰”和她都很喜欢这首歌。她绕着监狱转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听到回应。突然,她听到有个人也在唱这首歌,这是“罗杰”在扯开嗓门唱歌。克里斯蒂娜不禁喜上心头。 “保利娜**”智救战友,大功告成 克里斯蒂对监狱的宪兵说自己是“罗杰”的妻子,想知道能否现在见她“丈夫”一面。 一位老宪兵非常同情这位身体瘦弱、脸上裹着一条乡下人常用的黑色围巾的年轻妇女。克里斯蒂娜问,她怎样才能得到给她“丈夫”带肥皂和剃须用具等生活必需品的许可。“食物可能对他更有用处,”老宪兵说,“但是,我不能帮你去见你丈夫。在这里,唯一可以帮你的就是艾伯特?申克。他是阿尔萨斯人,担任地方管辖区和盖世太保之间的联络官。”克里斯蒂娜要求见申克,直接和他谈这件事。“上校,盖世太保抓了三名十分重要的盟军特工,我丈夫‘罗杰’也在其中。我是一名英国特工,蒙哥马利陆军元帅是我的舅舅。盟军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已经登陆,很快就会到达这里,你应该早就听说了吧。那时,我丈夫和他朋友的人的日子可就不会好过喽。你完全明白,即使我们的人不杀你,而那些杀到这里的马基游击队的人也会杀了你,因为你们的手上沾满了他们战友的鲜血,他们一定会对你们进行报复。” 申克听后沉思了一会,他决定和她摊牌。 “我自己帮不了你任何忙。但是,一位名叫马克斯?韦姆的比利时人可以帮你,或许他能帮你打个招呼,因为他是盖世太保的翻译。打这种招呼很危险,而且要花很多钱。不过,如真像你所说的那样,你是出身名门,那么你肯定能弄到足够的现金让韦姆去打通关系。他对任何总数低于200万法郎的钱财从不感兴趣,这可是真的。” 克里斯蒂娜沉着地说:“好的,上校。你安排我和韦姆先生见一次面,我会见机行事的。” 8月14日下午4点,克里斯蒂娜坐在申克夫人的公寓里等着韦姆的到来。这时,门开了,韦姆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盖世太保的制服,腰上别了把。克里斯蒂娜为了降低酬金,和他争论了三个多小时。她告诉他,盟军随时有可能打到这里。她自己和英国军队一直保持无线电联络。为了证实自己的话,她拿出了一些作废的无线电晶体碎片给他看。 “如我是你,”克里斯蒂娜说道,“我就会仔细考虑我给你提出的条件。正如我对申克上校所说的,如我丈夫或是他朋友有任何不测的话,你们就会很快遭到恐怖的报复。因为这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你和申克上校在当地的口碑很差。” 韦姆手上沾满了太多人的鲜血,盟军和法国抗德部队肯定要报复他。想到自己的下场,他惊恐不已。他说道:“如我把他们弄出监狱,你将会如何保护我?”“我保证,”克里斯蒂娜回答,“我以英国当局的名义向你保证,如你把我丈夫和他朋友都弄出监狱,我会尽一切努力保护你和申克上校的人身安全,让你们免受游击队员的报复。” 克里斯蒂娜觉得她已经为“罗杰”的生命赢得了时间。然而,她必须尽快筹到钱,以免韦姆改变主意。她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塞纳,她给布鲁克斯?理查兹的留言就是:“用200万法郎赎回‘罗杰’和他同伴们的性命。”她还补充说时间非常紧迫。她确信阿尔及尔“自由法国”总部一定会对她的求救信号做出回应。 8月14或15日,克里斯蒂娜见到了申克。钱是总部在16日夜里空投下来的。克里斯蒂娜把用塑料袋装好的钱放在了自己床下,那天晚上,她睡了一会就醒了,一直辗转反侧到天亮。天一亮她又踏上了那条她再也熟悉不过的通往迪涅的道路。 在监牢里,“罗杰”他们个个都变得十分消沉。他知道,他们的性命已危在旦夕。 第四天下午,马克斯?韦姆穿着国防军的军衣,头上戴着印有骷髅画的护国军帽,昂首挺胸走进了监牢,粗暴地命令他们出来。他们战战兢兢地跟在他的后面,因为他们心想,他是来把他们带到足球场去处决的。 韦姆手中握着,押着“罗杰”他们穿过院子,走到了监狱门口。“就在监狱外面,”“罗杰”说道:“停着一辆汽车,那是辆前轮驱动的雪铁龙汽车,是我们车队中的一辆,我记得克里斯蒂娜就坐在车里等着。

战争结束,克里斯蒂娜却被英国抛弃了

二战即将结束。克里斯蒂娜知道,在她的人生当中,这是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她孤独地离开了法国。以前她每次到伦敦,总是有一种回到安德鲁身边的温暖。这次,却没有任何人来问候她。那个晚上非常漫长,她独自一人漫步在伦敦的大街上,身无分文。 就在这段悲凉的日子里,克里斯蒂娜再次见到了约翰?罗珀。这次重逢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们成了好朋友。“就在那时,”约翰?罗珀说道,“她第一次来到我在伦敦的公寓,并住了下来。公寓是我的姨妈,已故的弗伦奇夫人暂时租下的。在那段日子里,克里斯蒂娜和我彼此更加了解了对方。” 1945年1月1日,因为救过两名英国军官的性命,克里斯蒂娜?格兰维尔被授予乔治勋章。因为她救过索伦森少校,法国授予她战斗银星十字勋章。 克里斯蒂娜呆在英国驻中东部队统帅部下属的行动部门,直到复员为止。1945年5月11日,克里斯蒂娜放弃了在英国空军妇女队的工作,部队给了她100英镑的退役金。随后,感激的英国就把她忘得一干二净。 英国特种行动执委会,先前承诺会给她提供一些保障,然而,在对待他们出色的特工时,却是那样随随便便。克里斯蒂娜的祖国根本就没有做出任何表示来表彰她的英雄女儿。甚至在寻找最卑微的工作上,克里斯蒂娜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为了尽快办理好自己加入英国国籍的手续,克里斯蒂娜回到了伦敦。由于情况看起来没有任何进展,她就开始认真找工作了。 她去接手帕丁顿一家宾馆被服室里的工作。克里斯蒂娜的这一举动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因为她决不是位熟练的女裁缝。一大堆一大堆的毛巾、被单、枕套都要不断地修补,做这样的事令她很沮丧。于是她就辞职了。 一个朋友把她介绍给了一位管理着几家连锁酒店的经理。在她第一次面试的时候,经理就告诉她,这一职位只会考虑结了婚的女人。克里斯蒂娜问这位经理,这一规定是否也同样适用于男人,经理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行,”克里斯蒂娜说道,“给我一份你们还没有结婚的经理名单,我就嫁给他们其中一位。” 克里斯蒂娜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她加入了英国国籍。1947年,克里斯蒂娜拿到了英国护照。她十分高兴,并且相信这肯定标志着一个前途更加光明的时期的开始。她紧紧握着这份崭新的证件,兴高烈地来到了日内瓦。在日内瓦,她怀着激动的心情,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去参加了工作面试。她未来的雇主仔细检查了她的新护照。 “对不起,格兰维尔女士,”老板把护照还给她说道,“你不是英国人,你只是一个拿到了英国护照的外籍人员。”按照护照前页上的说明,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移居英国的外国侨民。”移民证书上写着“亚利桑那第20605号,英国内政部编号G26822,1946年11月23日颁发”。 这件事情带来的打击使克里斯蒂娜再也承受不住了。克里斯蒂娜想离开欧洲。她总是渴望阳光和广阔的视野……

二战时期,日本大概建造了25艘航母,当然,最恐怖的是美国,建造了150艘航母,因此,大家都说二战时期的航母就像下饺子一样往海里。

尽管英美日的航母满海都是,但是以军工强大而著称的德国人,却连一艘能打仗的航母都没有建出来,要知道,当时德国一年能够产四万架飞机。

为此,在第二次大战爆发前,就决定建造两艘航母,结果就建成一艘下水,这个航母叫齐柏林伯爵号,由于各种原因,这艘航母未能参战,也就是说,二战时期,德国压根就没有航母,如要说航母价,以的野心,德国早就建造个几千艘了。

既然,航母不是价,为何日本能够建造出那么多的航母呢?纵横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日本是勒紧裤腰带,在硬造!另一个是日本制造的航母工艺水平低。下文,将详细进行分析。

二战前的日本,开启的全民造军舰的热潮

日本本身是一个小国,却能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力参战国,不得不佩服,能够在二战时期建造这么多航母,也是一件很牛叉的事情。

日本能够造出这么多航母,其实也是勒紧裤腰带,在硬造!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就知道日本人有多热衷于建造海军了。

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就希望通过发展海军来对外扩张,甲午海战中起到巨大作用的吉野号,于1893年制造,当时清和日本海军都想要购买,这艘军舰航速可达23节,航速快,配备速,攻击力着实不一般。

当时日本并没有能力购买,于是就发动全国进行筹款,仅仅半年,日本就把吉野号开回国内,第二年就上了甲午海战的战场,立了大功,由此可见,日本海军对建造军舰的热情。

在建造航母的时候,日本也是勒紧了裤腰带,压缩陆军军费。

然而,日本航母造的虽然多,但是配套设施并不强,人家是一个航母就是一个航母战斗群,日本是,航母就是航母,并没有形成一个以航母为核心的海军作战队伍,最后结局就是,在对战的时候,往往成为靶子被人打,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二战时,日本制造的航母有多low?一炸就坏!

航母的产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在海军装备竞赛时研发的,日本应该说是真正意义上研发了世界上第一艘航母的国家,1922年,日本凤翔号下水,但是跟现代航母差不多的则是1923年英国的?竞技神?号航母。

可以说,一战结束后,各国的航母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开来,但是总体来说,早期的航母都是由运输船改造而来,把飞机放到船上是一个伟大的海军作战思想,以这种思想为指导,运输船成为最佳航母平台。

不怕别人笑话,当时奉系军阀张作霖还改造了一艘德国退役运输舰改造成一艘航母,可以搭载八艘水上飞机,当然,张作霖的这个玩意跟人家的比起来更low,别人的好歹是飞机在甲板上起飞,张作霖的是把飞机从船上吊到水里起飞,回来后,再吊到船上来。

日本的航母肯定是比张作霖的要先进多了,但是真正在二战中,也是脆皮的很,比如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出动那么多航母,主力四艘航母被美国全部炸沉,在中途岛海战的核心战场,当美军飞机过来轰炸日本航母的时候,仅仅五分钟,其中三艘航母就彻底失去战斗力,惨的一匹。

而日本只击毁美军一艘,这艘约克城号航母在1942年的时候,遭受重创,中途岛海战的时候正在维修,紧接着就上战场了,结果第一波轰炸的时候,这艘航母又遭受重创,立即维修后,又上战场,这才被日军击沉,当时日军还以为击沉了两艘航母。美日之间航母差距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