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石油价格什么时候开始上涨的

2.什么原因导致欧元、澳元、英镑兑人民币比5月跌了很多?后市如何?

3.3月4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将维持原价

4.欧洲天然气期货实时行情走势

5.欧元区零售销售月率对原油的影响

法国油价多少欧元_法国油价上涨居民抗议

基本判断:主要矿产品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影响,需求有所放缓,但由于地缘政治危机不断恶化,石油等受运输制约的重要矿产品价格将振荡加剧,在发生突发的情况下可能冲高,经济发展成本进一步加大。

2012年1月12日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1.00%不变,同时宣布,维持隔夜存款利率在0.25%,并维持隔夜利率在1.75%不变。标准普尔13日发布报告,宣布剥夺法国的“AAA”主权信用评级;与此同时,银行暂停了与希腊之间有关债务重组的谈判进程,这对试图遏止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欧盟各国***来说是今年的第一次打击。标准普尔在报告中宣布,该机构决定将塞浦路斯、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各下调两个等级;将法国、奥地利、马耳他、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各下调一个等级;同时确认比利时、爱沙尼亚、芬兰、德国、爱尔兰、卢森堡和荷兰现有的长期评级。

从全球最主要的三个经济体美国、中国、欧盟公布的经济数据看,经济增速减缓的迹象非常明显。同样就业问题也在困扰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美国失业率数据保持9%的高位,虽然近期的制造业数据有所回升,但占经济70%比重的消费仍旧疲弱,代表消费能力的就业数据表明美国目前的复苏主要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带动的结果,并不具备内生性。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美国的经济形势必然会转弱;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漫延使欧洲经济蒙上了阴影,因此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必然带来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减弱,预计2012年矿产品价格在目前的价位上波动上行。

专栏11 全球经济形势影响矿产品价格

2012年的宏观大背景是全球经济走弱,重要国家进入选战阶段,经济走势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欧债问题激化。前4个月是欧债集中到期的一个阶段。欧洲长短期救助措施都难以摆脱众口难调的结局,这势必使得市场悲观情绪难退。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极可能伴随着法国等AAA国家评级的丧失,部分国家国债收益率飙升以及美元指数的走高。在这一阶段,铜或有明显的空头行情。黄金作为前期抗击通胀的重要品种也势必在全球经济走弱的大环境下走低。第二阶段,则是后欧债时代。欧债问题的激化势必促使问题以某种方式解决,比较悲观的是欧元区的解体,比较乐观的是财政联盟制度化,欧洲央行担当最后人角色。此时欧洲各国将会把精力放在发展经济、降低失业上。而中国及美国的政策动向以及在此影响下的经济走向造成对矿产品需求的变动将成为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

煤:国内煤价走势更取决于国际煤价。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煤炭新增产能仍将逐步释放,煤炭产量能够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受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放慢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如果国际煤价能够在目前基础上保持相对平稳运行,国内煤价本身上涨动力将明显减弱。2012年国际煤价走势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继续下跌,也可能回升,当然也可能继续维持窄幅震荡。如果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欧元区实体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并波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情况,国际市场能源需求必然会出现下滑。届时,煤炭价格也将会出现回调。但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将更有能力协同救市,所以这种设成为事实的概率相对较小。相反,国际煤价上涨的概率反而较大。为了给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当前主要经济体仍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部分经济体甚至再度启动了量化宽松政策,这给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上涨埋下了隐患。

原油:继续走高,在发生伊朗战争等极端时油价可能会冲高到150美元/桶以上。2012年原油价格在110美元/桶附近波动。2012年2月7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月报中上调其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为上年10月来首次调高,并预计因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减少,石油市场将趋紧。EIA上调201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预估5万桶至日增长132万桶,同时亦调高2013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预估2万桶至日增149万桶。EIA还下调非OPEC国家2012年日产量预估14万桶至日产5254万桶,较2011年日产量高出77万桶;上调2013年产量预估9万桶至日产5339万桶。EIA还称,欧佩克成员国1月份原油总产量降至每日3077万桶,为上年10月份以来首次下降。1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下降主要是因为沙特阿拉伯原油产量减少。

美国原油、成品油库存增加(图55),原油进口量减少。截至2012年2月3日,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0.4万桶至3.39亿桶。汽油库存增加163万桶至2.32亿桶。包括取暖油和柴油的馏分油库存增加117万桶至1.47亿桶。2012年1月下旬开始,原油运价指数开始回落,有利于原油价格保持稳定。

铁矿石:稳中有降。未来国外矿山扩产情况要大于中国粗钢产量的增加,因此铁矿石供求格局将出现变化,铁矿石市场重新回到疯狂上涨的局面难度较大。2012年铁矿石价格变动将会更频繁,但价格变动幅度收窄,总体价格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处于高位。国内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宝山钢市综合指数一路下滑(图56),钢材市场将在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下震荡筑底,钢铁行业已经进入非常严峻的时刻,不仅行业利润降至冰点,钢铁行业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对铁矿石需求将有所放缓。

专栏12 地缘政治局势恶化拉升原油价格

自2011年中东地区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相继更迭后,叙利亚成了新的“重灾区”。美欧西方国家以及俄罗斯等大国围绕叙利亚问题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激烈角逐。阿盟各国外长在开罗召开的会议上,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成立阿拉伯国家与联合国联合维和部队,取代叙利亚观察团,监督叙利亚对立方实施停火。

西方国家对叙利亚步步紧逼,从政治打压、外交孤立,到经济制裁、军事威慑,矢志推翻叙利亚巴沙尔现。在这背后,他们究竟是打的什么“如意算盘”。美欧此举是为保以色列安全,同时挤压中、俄等国在中东的利益。控制中东、实施“大中东民主改造”是美国长久以来的战略设计。此次“阿拉伯之春”虽然背景动因十分复杂,但与美国长期以来的外部干预和战略设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美国正欲借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扫清反美,稳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控制和主导地位。

目前,叙利亚局势仍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将成为中东格局转变的重要分水岭。由于叙利亚独特的地缘位置和影响力,叙利亚局势的变化,不仅会对伊朗、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等国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或更迭将成为中东格局转变的重要分水岭,必将超出埃及、利比亚等国更迭产生的影响。一是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直接影响;二是对中东能源输出产生重大影响。叙利亚本身虽然没有储量惊人的石油,但其政局变化将直接影响邻近的伊拉克、沙特、伊朗、科威特等产油大国的石油出口,从而引发石油价格波动甚至石油危机;三是叙利亚局势动荡将为恐怖主义提供土壤;四是中东战略力量对比将进一步失衡。

伊朗与美国的“战火”再次升级,美国宣布冻结伊朗在美所在资产、美欧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伊朗威胁将封锁全球重要的原油供给渠道——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大多数中东原油输出的必经之路,而中东又占世界能源需求供应量的70%,每天有大量原油从该海峡通过,粗略估算,相当于波斯湾石油出口总量90%,或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40%。如果说2011年利比亚是原油市场的一颗,那么2012年伊朗有望步它后尘。中东政治局势是2012年国际油价不稳定因素之一。2011年,利比亚的政治动荡引发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显然利比亚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地位远远不及伊朗和伊拉克。一旦两伊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国际原油供需大幅下跌,引发的恐慌因素将进一步导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可以说,波斯湾地区作为世界油库,其任何政治动荡都将引发国际油价的动荡。

2012年2月19日伊朗石油部在其网站宣布,伊朗已经停止向英国和法国公司出售石油。石油行业是伊朗经济命脉,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原油生产国,伊朗日均出口原油260万桶,其中约20%输往欧盟国家,主要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而法国不是伊朗石油在欧洲的主要出口对象,英国已于去年第三季度完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

2011年伊朗向中国出口为每日原油22万桶及天然气6万桶,超过中国每日石油进口总量的10%。而目前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和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UNIPEC)已经达成协议,将对中国石油出口提高至每日50万桶。

2011年中国从中东进口原油占全年进口总量的58.6%,加上中东北非地区前景不明朗,中国重视中东地区局势发展,取石油进口多元化,鼓励从非洲、俄罗斯等国进口石油。

铜:上涨乏力。历史上全球精铜供应最紧缺的一年或已过去,后期供需对铜价的作用将由推动转为支撑。研究表明,铜市供应短缺迹象将在2012年达到低点后于2013年转好。随着前期(2009~2010年)铜矿开发投入资金的成熟运转,至2013年精铜供给增长率与需求增长率之间的差异将趋于平衡。

虽然宏观经济面对铜价影响已经走弱,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延续效应。2011年,由于全球宏观经济较弱,全球铜消费增长缓慢。中国虽占了铜消费的40%左右,但萎缩了近1/3,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货币紧缩政策及其他房地产调控政

图55 美国原油库存变化情况

图56 宝山钢市综合指数变化

专栏13 铁矿石定价机制及其影响

铁矿石定价出现从长协价到季度定价,再到月度定价,并逐渐向指数化定价等几个阶段的转化。实际上是国际铁矿石市场长期垄断的结果。

长协机制。由于铁矿石本身属性的特殊,供需双方本着长期合作的精神,以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为目的进行交易,用长期协议确定数量、品种、价格(FOB离岸价格),运输由买方负责,形成的特定的交易惯例和价格机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铁矿石年度长协机制。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始于1981年,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谈判协商双方确定一个财政年度的铁矿石价格。

季度定价。2010年,国际铁矿石三大矿山巨头先后弃长协机制,更改定价规则,从传统的年度定价机制过渡到更短期的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季度定价机制,长协机制定价时间周期从一个财政年度缩短为一个季度。钢铁行业大量增产导致铁矿石供不应求,钢企被迫接受季度定价,长协机制至此崩溃。中国钢铁企业要比去年多付700多亿美元。

指数定价。在铁矿石价格的长协时代,价格基本上是矿山与钢厂通过谈判形成的,体现了行业的共识。但在2010年,随着三大矿山强行推动季度定价后,维持40年之久的长协模式消亡,指数化定价随之出现。指数化定价实行之后,铁矿石价格的确定不再只是矿山和钢厂之间的事情。市场参与主体除矿山和钢厂外,还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甚至还有很多来路不明的投机者。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回暖,全球铁矿石需求日渐攀升,价格也必然随之水涨船高,三大矿商选择了有利于供方利益的定价机制。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与长协价差价过大,有时甚至相差一倍多。金融危机时,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一些钢铁公司转而从现货市场购买价格更便宜的铁矿石。但当经济复苏时,需求又出现大增,现货市场价格上涨,钢厂又重新选择按长协价购买铁矿石。三是铁矿石现货市场的发展为季度定价提供了参考价格。现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据保守估计现货市场的交易量至少已占铁矿石总交易量的10%。四是铁矿石定价机制变更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金融炒家的身影,他们看到了铁矿石这种商品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和价值,铁矿石在他们眼中早已具备了如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拥有的金融属性。五是铁矿石价格金融化已经开始。2008年5月,德意志银行推出铁矿石掉期交易。2009年5月,摩根斯坦利、高盛和巴克莱三大投行联手推出了现金结算的铁矿石投机交易。目前,全球有三大铁矿石指数,即环球钢讯的TSI指数、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和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全都以中国需求为主要参考指标。2011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研发并推出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10月10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2011年10月第一周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这也是该指数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也是中国参与铁矿石定价迈出的重要一步。策导致铜需求的减少,从下半年开始,由于经济的不景气,中国铜消费的增长受累于铜的下游行业的不景气,如汽车、高铁、房地产等行业的表现不佳。这些需求因素将可能在2012年上半年继续压制铜价,下跌周期仍无法打破。但随着宏观经济面的好转,国内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宽松,需求逐步恢复,实体消费的内生性动力得到一定的加强,铜价下半年将有可能摆脱弱势震荡行情。因此,短期内铜价的弱势行情将延续,再次下跌可能性仍存,回归基本面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铝:宽幅震荡。欧洲需求放缓,中国铝材出口将面临很大挑战。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明年不会放松,房地产投资将继续减速。汽车受节能减排补贴门槛提高及限购影响,产销将难现大规模增长。供应方面,由于电解铝产能向西部转移,以及中东部铝厂很多都建有自备电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电价上调对提升成本的影响。2012年整体市场仍将偏弱。一季度,全球经济形势难有转变,铝价或将延续震荡下行。一方面是受欧债持续发酵、美元反弹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伦敦金属(LME)库存高位,库存压力的释放需要时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可能迎来底部,二季度迎来反弹。中国方面,3月份“两会”闭幕后,经济政策将更加明朗。随着2月份后大量欧债的到期,欧元区的关键时刻来临。届时欧债危机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宗商品的走势。若美联储因而推出QE3,从而对铝价产生利好。第三、四季度或许再次出现调整,这取决于美国及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情况。铝价将继续表现为“内强外弱。”

黄金:波动上行。2012年黄金价格在全球经济复苏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将会在短期回调后继续走高。但是随着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的陆续推出和欧美经济的缓和,黄金价格肯定会有一系列的调整,因此2012年黄金价格将在不断震荡回调的过程中继续上行。一是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美联储将继续执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将2012年经济增长预测中位数由3.5%调低至2.7%,并预期2012年底失业率为8.6%,远高于经济衰退前5%的水平。专家认为美联储为增加就业将继续维持利率于极低水平,并在需要时进一步放宽银根。二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短期内估计难以解决。虽然在2011年10月份举行的峰会上,欧元区国家同意扩大作为区内援助基金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的规模,但不少投资者质疑其解决危机的成效,财政稳健国家是否愿意继续向财政困难国家提供援助,也充满变数。毕竟财政援助是无法令财政困难国家回复财政稳健的,这些国家只有取必要的削减财赤措施,才能令投资者重拾信心。当然,财政困难国家会否落实有关措施,投资者是不是耐心等候措施得以落实,目前都还是疑问。正因为如此,第三季度市场对黄金的投资需求表现强劲,显示出投资者把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及保值的投资工具。

水泥:稳中有降。鉴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持续,预期水泥行业平均售价将略微下降。受到供应节制的影响,不同地区受到的压力可能不同。

钾:高位调整。2012年钾肥价格走势仍伴有较多不确定因素,“涨跌互现”的局面或继续存在,上半年短时间内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自2011年四季度开始,在冬储推迟、购数量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市场悲观氛围较为浓厚,钾肥价格也一直处于低位震荡的局面。而伴随着青海地区钾肥抢运工作的开展,订单供应略显顺畅,使钾肥社会库存量逐渐增大。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沿海港口氯化钾库存近140万吨,国产以及边贸钾肥库存量近200万吨。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国产钾肥以年均增长18%的速度不断扩大产量。2012年上半年,钾肥供应总量将会达到700万吨左右,短时间内会出现供大于求。预计钾肥市场整体或将呈现震荡下滑并触底小幅反弹的趋势。

国际石油价格什么时候开始上涨的

目前欧元区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共19个国家

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7年《罗马条约(Treaty of Rome)》,1969年12月提出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1969年3月,欧共体海牙会议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并委托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维尔纳就此提出具体建议。11年3月,"维尔纳"通过,欧洲单一货币建设迈出了第一步。""主张在10年内分三个阶段建成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但是,随后发生的石油危机和金融风暴,致使"维尔纳"搁浅。19年3月,在法国、德国的倡导和努力下,欧洲货币体系宣告建立,同时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欧洲货币体系EMS(European Monetary System)开始运作。1986年2月,欧共体签署《单一欧洲文件》,提出最迟在1993年初建立统一大市场。1989年6月,"德洛尔报告"通过,报告主张分三个阶段创建欧洲经货联盟:第一步,完全实现资本自由流通;第二步,建立欧洲货币局(即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第三步,建立和实施经货联盟,以单一货币取代成员国货币。第一阶段在1990年正式启动后,需要就有关的货币政策进行协调和统一,央行行长委员会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后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最后确立了欧洲中央银行的地位。欧洲货币局于1994年1月1日在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第二阶段开始时建立,其任务是在货币政策上进行协调,加强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合作和筹建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仍由各成员国保留。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马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经欧洲理事会确认,如达到"趋同标准"的成员国超过7个,即可开始实施单一货币。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1994年12月15日,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取代埃居。1995年12月确定统一货币为欧元。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成立。同年5月,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正式排定欧元11个创始国名单。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欧盟根据《马斯特里赫条约》规定,欧元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同年1月4日,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被11个欧洲国家承认为官方货币。2002年1月1日,经过3年的过渡,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进入流通。同年7月原有货币停止流通。欧元纸币和货币正式进入市面成为流通货币。同年2月28日,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并存期结束。2008年金融危机、2009年欧债危机等多番"洗礼"之后,欧元区扩展至19个成员国,覆盖3.4亿人口,欧元在国际支付中所占份额约36%,占所有央行外汇储备总额20%,成为全球第二大流通货币和第二大储备货币。2009年以来,欧元在外储中的比例显著下降。2018年以来,随着美欧关系发生变化,欧洲政要有关提升欧元国际地位、借助欧元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呼声不断高涨。2018年12月,欧盟发布一项旨在提升欧元国际地位的行动倡议,同意强化欧洲稳定机制的作用,加强对欧元区国家预算的监管,并建议在国际能源合约和交易中更多使用欧元。欧盟委员会容克发布的声明中也表示:欧元已经成为团结、主权和稳定的象征。2019年1月1日,欧元迎来了20岁生日。从最初只用于会计和金融交易的虚拟货币,到现在19个欧盟国家3.4亿人口正在使用的实实在在的货币,欧元在过去20年接受过质疑,经历过危机。折叠

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回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答(欧元区国家)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希腊于2000年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2个成员国。 斯洛文尼亚于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3个成员国。 塞浦路斯于2008年1月1日与马耳他一起加入了欧元区。 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从而使欧元区成员国增至16个。 爱沙尼亚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国。

什么原因导致欧元、澳元、英镑兑人民币比5月跌了很多?后市如何?

2004年

2004年随着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一度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4年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3%,欧元区上涨2.1%,发展中国家上涨6%。但通过提高利率等一系列的措施,通货膨胀的压力已基本消除。但从2005年全球情况来看,由于石油、农产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较快,通货膨胀的压力仍在。 (一)石油价格居高不下。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持续剧烈动荡,油价一度创20多年来的历史新高,油价高位强势震荡持续时间之长,为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来所罕见。近期纽约市场的石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55美元后,又创了4个多月来的最高水平。不少专家预测,今年石油价格将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目前油价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的不断增长,二是美元的持续贬值。由于石油是以美元定价的,美元汇率走低意味着石油生产国的实际收入下降。三是投机。目前看来,去年开始的世界石油价格上升趋势今年将持续。油价的持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仍然有限,也不会使美国的经济复苏脱轨,但对近年经济增长较慢的国家如日本和欧元区的影响将比较严重。

油价整体上是波动上升,但其中有很多大起大落(起落得很夸张,历史上很罕见).

今后如果美国经济复苏较快,油价应该会出现一个小低谷.但由于减少,各国竟争加剧等因素,油价肯定上升,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3月4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将维持原价

美国商务部7月3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了1.9%。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加速主要得益于出口强劲以及消费支出增加。受美元贬值推动,第二季度美国出口增速为9.2%,高于第一季度的5.1%。

与此同时,欧盟统计局8月14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则显示,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比前一季度下降0.2%,这是自1995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欧元区经济首次环比出现负增长。同期,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经济环比下降0.5%,另两大经济体法国和意大利均下降了0.3%。

除了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基本面出现了有利于美元汇率反弹的迹象外,投资者对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今后利率政策的不同预期也是推动美元对欧元比价走高的重要因素。

从去年9月18日到今年4月30日,为避免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25%降至2.0%。但此后随着美国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美联储停止降息。目前,外界普遍认为,美联储最新一轮降息周期可能已经结束,今后短期内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而随着金融市场回稳和通胀压力上升,甚至不排除美联储加息的可能。

在欧元区方面,从2005年12月份到去年6月份,欧洲央行为抑制通胀,先后8次加息,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从2%提高到4%。此后,欧洲央行一直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维持在这一相对较高的水平,并在今年7月份再次将欧元区主导利率提高到4.25%。

分析人士指出,从今年年初开始,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便一直低于欧元区主导利率,这是推动欧元对美元比价连创新高的重要因素。但鉴于目前欧元区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短期内欧洲央行将很难继续加息,而美联储则很难继续降息,因此美国和欧元区的利率政策更有利于美元对欧元比价走高。

随着近来美元不断升值,其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美元升值压低了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粮食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以油价为例,美元升值抑制了市场投机炒作风潮,助推油价回落。目前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已跌至每桶114美元左右,与7月11日创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盘中历史最高纪录相比,跌幅超过20%。除原油外,美元升值还带动粮食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这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缓解通胀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关于未来美元汇率的走势,主要还是要看美欧经济基本面和美联储及欧洲央行的利率政策等因素。其中,如果美国经济逐渐好转,加上美联储相应的利率政策,美元汇率有望继续回升;反之,美元汇率的反弹势头也有可能受阻。

欧洲天然气期货实时行情走势

易车讯 自2023年2月1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运行,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1.61%。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据国家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2月17日?3月2日)国际油价震荡下降。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1.61%。调价周期内,市场看多与看空情绪交织,影响油价震荡运行。俄罗斯宣布3月减少原油产量50万桶/日,停止通过?友谊?输油管道向波兰输送原油,并削减25%西部港口原油出口量,供应减少的忧虑对油价产生支撑。但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CPI增速超过市场预期,欧元区1月通胀率远高于去年同期,美国就业数据强劲,加息预期继续升温。美国原油库存继续增长至2021年5月以来高点,美元指数升至两个月高位,也对油价造成打压。平均来看,本轮调价周期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分别比上个调价周期下降1.40%、1.81%。

国家价格监测中心预计,短期来看国际油价仍将以震荡运行为主。供应方面,美国石油钻机总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03座,油气产量有望增长;俄罗斯继续扩大对印度等亚洲国家出口,平衡对欧出口的减少。需求方面,?激进加息?导致全球经济下行趋势已基本形成,市场?唱多?区域性原油需求增长,以抵消全球需求疲软带来的影响。多空因素相互作用,油价仍将以震荡运行为主。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

欧元区零售销售月率对原油的影响

欧洲天然气期货涨22%,刷新历史新高。本周,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周二飙升至新的纪录高位,相当于每桶230美元的油价,原因是对冬季到来前供应的担忧推动能源商品上涨。此前,欧洲天然气、碳和电价多次刷新纪录高位,本周,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周二飙升至新的纪录高位,相当于每桶230美元的油价,原因是对冬季到来前供应的担忧推动能源商品上涨。由于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以及法国的核能发电到期,荷兰TTF天然气价格(欧洲的基准天然气价格)周二首次飙升至每兆瓦时100欧元以上。

一、欧洲各国如何应对天然气短缺?

天然气价格飙升,英国消费者和能源公司收到巨大冲击,在欧洲其他国家,消费者也面临着电费煤气费账单的急剧上升。

1、欧盟:不断飙升的能源开支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也给布鲁塞尔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欧盟***一直忙于推动其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致力于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55%。它涵盖范围很广,但批评人士说,中包括一些建议,有可能导致能源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欧盟正在就成员国在欧盟规则范围内可以单独取的缓解措施制定指导意见。但是,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欧盟会取任何重大的、集中的干预行动

2、西班牙:西班牙的能源价格与天然气批发市场密切相关,因此最近消费者每兆瓦时电价屡创新高。2021年下半年,西班牙的天然气批发价在欧洲各国中也最高。2021年9月,西班牙社会党总理佩德罗·桑切斯领导的联合公布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遏制上涨的能源费用。其中包括减税和临时削减能源公司赚取的超额利润。后一种举措招致了能源业界的批评,尽管已经澄清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将获豁免。表示,其目标是到2021年年底将电费降低20%以上。

3、意大利:意大利尤其容易受到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影响,40%的能源来自天然气,其中大约一半来自俄罗斯。因此,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下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都让意大利受到沉重打击。意大利已经花费了约12亿欧元来控制家庭能源价格的上涨,并承诺在未来几个月内再提供30亿欧元帮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说,在未来3个月,一些原来的所谓系统成本费用将从天然气和电费中扣除。它们本来是增加的税收,用以帮助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

欧元区2月零售销售月率解析

重要数据:欧元区2月零售销售月率公布时间:2015年4月8日17:00数据摘要:前值:1.1%预期值:-0.2%数据解析:预计利空欧元、金银

欧元区2月零售销售月率是欧盟统计局通过对通胀调整后的零售业销售总价值变动,而公布月率和年率数据。

零售销售(RetailSales)包括食物类、纺织类及家用类等分项指数,自2001年起每月固定发布该指数,并以1995年价格为基期平减。该数据是衡量消费者支出的首要工具,而消费者支出又是整体经济活动的最主要内容。如果公布值大于预期值,利好欧元;反之,利空欧元。

欧盟统计局(Eurostat)2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圣诞节因素影响,欧元区去年12月零售销售连续第三个月增长,年率增幅更是创下近八年高点,油价下跌可能提振了燃料销售。

数据显示,欧元区12月零售销售月率温和增长0.3%,增幅高于市场预期的0.2%,前值由增长0.6%上修为增长0.7%;零售销售年率增长2.8%,创2007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市场预期为增长2.0%,前值由增长1.5%上修为增长1.6%。这表明2014年第四季度消费者支出给经济增长带来提振,可能帮助经济较第三季度略微提速,不过欧元区经济增速可能依然非常温和。

欧盟统计局(Eurostat)3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心切的德国消费者帮助欧元区1月零售销售创下2013年5月以来最大单月升幅,表现远超市场预期,这再次表明在欧洲央行推出新的刺激政策之前,欧元区经济已经走强。

具体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零售销售月率增长1.1%,增幅远高于预期的0.1%,且连续第四个月实现正增长,前值由增长0.3%修正为增长0.4%。

1月零售销售年率跳升3.7%,创2005年8月以来最大升幅,也远胜市场预期的增长1.9%,前值由增长2.8%修正为增长3.1%。

零售销售持续增长可能是由于油价走低提振了家庭支出能力,油价走低使消费者有更多钱用于其购买他商品和服务。驾车者燃料开支尤为强劲。不过,零售销售数据具有波动性,且时常被修正。

在德国零售销售创七年最佳的助推下,欧元区零售销售大幅增加,表明油价下跌、低利率以及信心的增强正在为德国这一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商家带来助益。但德国创纪录的就业水平及上涨的薪资并未在整个欧元区得到体现。

从成员国来看,法国1月零售销售月率增长0.1%,比利时零售销售持平,爱尔兰零售销售略有下降,葡萄牙零售销售则增长6.8%。

今日晚间公布欧元区2月零售销售月率,该数据是衡量消费者支出的主要成分。目前该数据市场预期是-0.2%,前值是1.1%,有所回落,结合近期的欧元区情况来看,预计对欧元、金银小幅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