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达麦哲伦基金价格_麦哲伦基金规模
1.彼得·林奇身高
2.怎么挑到一直成功、高胜率的基金?
3.世界上现存的著名基金公司
张国强和方士雄。
根据百度贴吧消息可知,富达基金掌舵人总决赛张国强和方士雄可能是骗子冒充的,让你们进coinlist,说什么中国区,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家务必小心。
富达基金是一家1946年创办的基金公司,未上市,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直到贝莱德快速收购完成之后。目前富达公司分成两个主要投资集团,分别主要在欧洲和美国投资。富达最出名的基金为富达麦哲伦基金,彼得?林奇掌管其十三年里,年平均收益率为29%,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平均只为14%。
彼得·林奇身高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其共同之处在于把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把投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年,196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1969年进入富达管理公司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1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 在17-1990年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该基金的管理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他是富达公司的副,还是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居住在波士顿。 1990年,彼得·林奇退休,开始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陆续写《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轰动华尔街。
怎么挑到一直成功、高胜率的基金?
林奇身高6 英尺多一点,身材细长,体格健壮,他有一头银发,苍白的脸上焕发着英气。
1英尺=30.48cm ?6英尺=6*30.48=182.88cm,也就是说林奇身高在183cm多点。
彼得·林奇(Peter Lynch)出生于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他曾是富达公司(Fidelity) 的副,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已退休从事于慈善事业 。
个人经历
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曾经是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的一个数学教授,后来放弃教职,成为约翰·汉考克公司的高级审计师。可是不幸的是,在林奇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全家的生活开始陷入困境。
为了省钱,家人开始节衣缩食,林奇也从私立学校转到了公立学校,而且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11岁的他在高尔夫球场找了份球童的工作。这份工作应该说是最理想不过了,球童工作一个下午比报童工作一周挣的还多。
高尔夫球场一直是风云人物、名流巨贾的聚集之地,与其他球童不同的是,林奇不仅捡球,还注意学习。从高尔夫俱乐部的球员口中,他接受了股票市场的早期教育、知道了不同的投资观点。
林奇跟随球手打完一轮球,就相当于上一堂关于股票问题的免费教育课。
在当时,虽然是经济发达的美国,但人们的意识还是相对保守,对股票业并不很信任,视股票市场如,把买股票等同于行为,虽然这时股票上涨了3倍,原本林奇也是这样想的,但球童的经历开始让林奇逐渐改变了看法,增强了赚钱意识,虽然他那时并没有钱去投资股票。
就这样边工作边读书,林奇读完了中学,顺利考入波士顿学院。即使波士顿学院学习期间,林奇也未放弃球童的工作,他还因此获得了弗朗西斯·维梅特球童奖学金。
波士顿学院的经历对于以后林奇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林奇开始着手研究股票,他想找出其中的“秘密”,成为象高尔夫球场的客户一样成功的人物。于是,他有目的地专门研究与股票投资有关的学科。除了必修课外,他没有选修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数学和财会等课程,而是重点的专修社会科学,如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此外,他还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和古希腊哲学。还没有真正涉足商海之时,林奇就已经意识到,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历史和哲学在投资决策时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
因为球童的兼职和奖学金做经济的坚强后盾,大二的时候,林奇已经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他决定用这笔积蓄进行股票投资,小试牛刀。他从积蓄中拿出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当时他买入的价格是每股8美元 ?。后来,这种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升。随着这种股票的不断上涨,林奇逐渐抛出手中的股票来收回资金,靠着这笔资金,他不仅读完了大学,而且念完了研究生。
暑期间,林奇来到世界最大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富达(Fidelity),在这里做暑实习生,能在这样的公司实习,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机会。这份工作不仅使林奇打破了对股票分析行业的神秘感,也让他对书本上的理论产生了怀疑,教授们的理论在真正的市场中,几乎全线崩溃,这种信念促使了林奇特别注重实际调研的作用。
教育背景
?林奇1965年从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本科毕业, 在波士顿学院求学期间,林奇学习了历史,心理和哲学。在大二期间,林奇曾经以每股8美元购买航空公司的股票,之后此股票就上涨到每股80美元。
1968年林奇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MBA毕业。
成长记录
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如果你在17年投资100美元该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时间已变为2739美元,增值26.39倍(注意,每年复合增长率为29%,1.29的13次方是27.39,不是2800美元,增值28倍),不过13年的时间。
这个“股票天使”就是彼得·林奇——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时代杂志》评他为首席基金经理。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是乔丹之于篮球,邓肯之于现代舞蹈。他不是人们日常认识中的那种脑满肥肠的商人,他把整个比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让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而且紧紧地抓住全国每一个投资人和储蓄者的注意力。当然,他也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了极大的名誉和财富。
功成身退
1990年,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已经13年了,就在这短短的13年,彼得·林奇悄无声息的创造了一个奇迹和神话!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持有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麦哲伦的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由于资产规模巨大,林奇13年间买过15000多只股票,其中很多股票还买过多次,赢得了“不管什么股票都喜欢”的名声。
对于很多人而言,彼得·林奇是一个没有“周末焦虑症”的“死多头”,股市调整对他而言只意味着廉价建仓的机会到了,他都不太像一个股市中人,因为他的心态是如此的平和,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1990年,就在他最颠峰的时刻,林奇却选择退休 ,离开共同基金的圈子。当时,他还是市场中最抢手的人物,而他的才能也是最受倚重的。彼得·林奇非常理智地发表了自己的离去演说:“这是我希望能够避免的结局······尽管我乐于从事这份工作,但是我同时也失去了呆在家里,看着孩子们成长的机会。孩子们长的真快,一周一个样。几乎每个周末都需要她们向我自我介绍,我才能认出她们来······我为孩子们做了成长记录簿,结果积了一大堆有纪念意义的记录,却没时间剪贴。”
这就是彼得·林奇离开的理由,没有一点的做作和矫情。当然他也受够了每周工作80个小时的生活,于是,和其他伟大的投资人和交易商一样,彼得·林奇带着赚来的钱,干干脆脆的离了场。
现在,这个曾经的“股市”就像任何一个平常的父亲一样,在家教导自己的小女儿,同时他也没有闲着,正积极地投入波士顿地区的天主教学校体制,到处募集资金,让清寒子弟也能接受私立学校的教育。
虽然他是亿万富翁,他让别人也成为了亿万富翁,但他却不是金钱的奴隶,而是主人。
回报母校
1999年彼得·林奇向其母校美国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母校教育学院的发展。2000年波士顿学院决定将BC教育学院命名为林奇教育学院(Lynch School of Education),以此纪念彼得·林奇对母校BC的重大贡献及其杰出成就[4]?。
成功秘诀
心态平和,从容不迫, 稳健而敢于犯险。
纤毫小事中觅先机。
投资策略及理论:
以价值投资为根基的实用投资策略。看重的是个股品质。
理论阐述
价值投资的精髓在于,质好价低的个股内在价值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总会体现在股价上,利用这种特性,使本金稳定地复利增长。
PETER LYNCH 投资理论
具体做法
其投资智慧是从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中体验的。从生活中发掘有潜能的股份。投资具有潜力,且未被市场留意的公司,长线持有,利用复式滚存稳定增长,他认为应该将股票分类作为投资的第一步。
遵守的规则与禁忌
林奇选股品味:1、傻名字 2、乏味 3、令人厌烦 4、有庇护的独立子公司 5、乏人关注的潜力股 6、充满谣言的公司 7、大家不想关注的行业 8、增长处于零的行业 9、具保护壁垒的企业 10、消耗性大的消费品 11、直接受惠高技术的客户 12、连其雇员也购买的股票 13、会回购自己股份的公司 14.主营业务单一的公司,认为“多样化恶化”。
令林奇退避三舍的公司:1、当炒股 2、其龙头企业二世 3、不务正业的公司 4、突然人气急升的股票 5、欠缺议价力的供应商 6、名字古怪的公司
对大势与个股关系的看法
林奇认为赢输实际和市场的关系不大,股市不过是用来验证一下是否有人在做傻事的地方。不能依赖市场来带动手里的股票上扬。
个人观点
对股市预测的看法
从不相信谁能预测市场。相信自己。
对投资工具的看法
总括
对林奇来说,投资只是的一种,没有100%安全的投资工具。
名言及观念
“不做研究就投资,和玩牌不看牌面一样盲目。” 投资前三个问题:1、你有物业吗? 2、你有余钱投资吗? 3、你有赚钱能力吗? 不少投资者选购股票的认真程度竟不如日常的消费购物,如果把购物时货比三家的认真用于选股,会节省更多的钱。
其它及成就
1944年出生于美国,17年接管富达麦哲伦基金,13年资产从18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复式增长29%。
黄金规则
彼得·林奇是个投资奇才,作为一个著名的基金管理人,他的思维更现代、投资技巧更新颖复杂,但我们从以下投资规则中能够看出,在骨子里他依然是与格雷厄姆、巴菲特一脉相承的基本面分析派:
1.投资是令人激动和愉快的事,但如果不作准备,投资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2.投资法宝不是得自华尔街投资专家,它是你已经拥有的。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投资于你已经熟悉的行业或企业,你能够战胜专家。
3.过去30年中,股票市场由职业炒家主宰,与公众的观点相反,这个现象使业余投资者更容易获胜,你可以不理会职业炒家而战胜市场。
4.每支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去了解这家公司在干什么。
5.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无关。但长期而言,两者之间100%相关。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要耐心并持有好股票。
6.你必须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买它,“这孩子肯定能长大成人”之类的话不可靠。
7.远射几乎总是脱靶。
8.持有股票就像养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业余选段人大概有时间追踪8~12家公司。不要同时拥有5种以上的股票。
9.如果你找不到一支有吸引力的股票,就把钱存进银行。
10.永远不要投资于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买股票最大的损失来自于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确认公司不会破产。
11.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最好的公司也会有不景气的时候,增长停滞的行业里有大赢家。
12.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们有利润之后再投资。
13.如果你想投资麻烦丛生的行业,就买有生存能力的公司,并且要等到这个行业出现复苏的信号时再买进。
14.如果你用1000元钱买股票,最大的损失就是1000元。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可以获得1000元甚至5000元的收益。个人投资者可以集中投资几家绩优企业,而基金经理却必须分散投资。持股太多会失去集中的优势,持有几个大赢家终生受益。
15.在每个行业和每个地区,注意观察的业余投资者都能在职业炒家之前发现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
16.股市的下跌如科罗拉多州1月份的暴风雪一样是正常现象,如果你有所准备,它就不会伤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机会,你可以挑选被风暴吓走的投资者放弃的廉价股票。
17.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力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的耐力。如果你每遇到恐慌就想抛掉存货,你就应避开股市或股票基金。
18.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操心。不要理会周末的焦虑和媒介最新的恐慌性言论。卖掉股票是因为公司的基本情况恶化,而不是因为天要塌下来。
19.没有人能够预测利率、经济形势及股票市场的走向,不要去搞这些预测。集中精力了解你所投资的公司情况。
20.分析三家公司,你会发现1家基本情况超过预期;分析六家,就能发现5家。在股票市场总能找到意外的惊喜——公司成就被华尔街低估的股票。
21.如果不研究任何公司,你在股市成功的机会,就如同打牌时,不看自己的牌而打赢的机会一样。
22.当你持有好公司股票时,时间站在你这一边,你要有耐心——即使你在头5年中错过了沃尔玛特股票,但在下一个5年它仍是大赢家。
23.如果你有足够的耐性,但却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与精力去自己搞研究,那就投资共同基金吧。这时,投资分散化是个好主意,你该持有几种不同的基金:增长型、价值型、小企业型、大企业型,等等。投资6家同类共同基金不是分散化。
24.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美国股市过去10年的总回报排名第八。通过海外基金,把一部分投资分散到海外,可以分享其他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处。
25.长期而言,一个经过挑选的股票投资组合总是胜过债券或货币市场账户,而一个很差的股票投资组合还不如把钱放在坐垫下。
世界上现存的著名基金公司
我们先来看一个古老的得克萨斯笑话:
老师问比利鲍伯:“如果你有12只绵羊,而其中一只跳出了篱笆,那么你还有几只绵羊?”
比利鲍伯回答:“一只也没有了。”
“唉,”老师说,“你显然还不会减法。”
“或许如此,”鲍伯回答说,“但是,我的确了解我的绵羊。”
对于每个想投资基金的投资者来说,了解基金很重要!现在都流行说“炒股不如买基金”,我们本期就专门来说说基金,看看巴菲特和他的老师格雷厄姆告诉你如何选择基金。
说到基金,纯粹是美国的一项发明,1924年,一个叫爱德华莱弗勒的铝制炊具推销员将基金引入了美国市场。基金非常便宜,非常方便,种类繁多,由专业人士打理,把大约5400万美国家庭甚至全球更多家庭都引入了投资大潮中。
与此同时,基金也出现诸多问题,比如:业绩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且随机波动过大。因此,聪明的投资者必须审慎地选择基金。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常见问题来了解基金。
(一)追求“业绩”的基金,是好基金吗?
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可以适当地比较基金过去某一时期(至少5年)的业绩,只要这些数据并没有代表整个市场本身就是大幅向上的趋势。因为这种趋势下的大涨,只能说明:基金经理正在从事过度投机,并且暂时获得了过高的收益。
如果一味追求基金的“业绩”,想自己的收益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或指数),他们可能暂时获得成功,并获得知名度和基金规模的扩大。但与此同时,目标的取得也必然会伴随风险的大规模上升。
尤其是一些新人基金经理,他们甚至缺乏完整的牛熊经历,他们把“好的投资”定义为购买如下股票:随后几个月,该股票的市场价格就能大幅上升,然后大量资金流入,导致企业股价完全脱离其资产和利润的真实情况。实际上这些基金经理只是在天真的希望这些企业未来会取得成就,并想巧妙地利用公众消息不灵通和贪婪时产生的投机热情。
投资基金的经理在寻求更好的业绩时,必然会涉及到一些特殊风险。华尔街的经历表明,管理稳妥的大基金几年内至多能获得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结果,但如果不加以稳妥管理,就会产生这样一种状况:暂时获得惊人的虚幻利润,随后必然遭遇灾难性的损失。有些基金的业绩曾在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持续超出市场平均水平,但这多是一些特殊案例,比如停止接纳新的投资者,尽管会降低所赚取的管理费,但会使得基金持有人的回报最大化。
关于这一点,很多中国基民比较熟悉的案例就是某全仓次新股的基金了,2016年,靠短期的业绩狂拉,把基金份额在一年内从0.92亿份做到了16.84亿份,增幅17倍,而且这里98%是散户投资人。而当年及下一年,该基金的跌幅均超过了20%。
(二)“畅销的基金”值得买吗?
多数投资者会以“继续上涨”作为设,直接购买上涨最快的基金(畅销基金)。因为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类与生俱来有一种倾向,即根据短期内的一系列结果对长期趋势做出预测。就像我们喜欢的餐馆一直能提供优质的饭菜,聪明的孩子总能得到好的分数,如果某只基金胜过了市场,直觉就会告诉我们:它将继续有优异的表现。
但实际上,运气有时更重要。赶上了市场风口,这个基金经理可能看上去很棒,但热门的东西很快会受冷落,基金经理的“智商”轻易就能缩水大半。比如我们看看历史上发生过的事:
这是美国1999年最热门的10家基金,也是有史以来收益率最高的基金,但随后3年的大跌,不仅把之前的巨大增值都抹杀了,连本金都只剩下30-70%,最惨的是只剩下本金的8%。
所以全部凭过往业绩买基金,对投资者是最愚蠢的做法。我们必须了解以下几点:
1,一般的基金,不可能通过承担研究和交易成本来挑选好的股票;
2,基金的费用越高,其回报越低;
3,基金申购赎回的越频繁,其赚钱的机会越小;
4,高度不稳定的基金(比平均水平上升和下降幅度更大的),有可能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5,过去回报很高的基金,今后不可能长时间成为赢家。
也要补充的是,尽管基金过往业绩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未来的回报,但你可以利用它的一些因素考察,增加你挑选优秀基金的机会;还有,基金即使不能从市场中胜出,但它也有很大价值,即它至少能提供一种廉价的资产组合分散化方法,使得你不必自己花时间去挑选股票。
在中国的基金市场,同样存在所谓的“冠军魔咒”,通常当年拿冠军的,下一年业绩都不会太好。如2015年股混基业绩第一的易方达新兴成长基金,以171.78%的超高收益傲视群雄,在2016年却以-39.86%的亏损在同类排名倒数第四,因为其投资方向集中在计算机、传媒、电子等行业的中小盘股票16年非常惨,该基金17年改投有色、能源,情况才稍微好些。由于市场风格转换,那些领跑的基金都是重仓在当年的牛股上面,等到下一年度市场风格转换之时,他们腾挪不易,只能眼瞅着基金跟随股票下跌。甚至像踩雷乐视这种,抛都没人接。
(三)为什么许多业绩优秀的基金,不能保持下去?
1)基金经理跳槽。当一位股票挑选高手似乎有点点石成金的技巧时,每个人都想得到他,包括竞争对手;可能他自己会去“单飞”创业,成立自己的基金公司。如果你只是看到这只基金的历史好业绩,但基金经理早就换人了,那就要小心了。
2)资产的过度膨胀。业绩好了规模必然大增,这时基金经理面临几个选择:一是保存好这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但如果股市走升,这会损害基金的业绩;二是新增资金去加仓现有重仓的股票,但现在这些股票其实都是严重高估;三是购买更多新股,但这需要花时间去研究,还要更多时间去持续关注这些新公司。四是,规模过大,基金只能被迫去持有较大市值公司、或者分散投资于更多的优秀小公司,否则会超过监管要求的持股限制。
3)高超技巧的不复存在。有些基金公司会先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孵化”一些基金,比如购买一些小盘股、新股等迅速获取收益,然后通过公布自己的回报去吸引大量的公众投资者。而一旦成千上万资金加入后,这些免费孵化基金的回报几乎不值一提。
4)费用上升。规模过大,还可能导致交易费用、管理费用的上升。
5)羊群行为。一旦基金获得成功,基金规模扩大,管理费收入可观,这时基金经理就会习惯于安于现状,变得胆小、模仿他人。一些规模庞大的基金,就像一群饱餐之后的绵羊一样-----懒散地迈着古板的步伐、发出咩咩咩的叫声,几乎每一种基金也都拥有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网红的消费股,而且几乎以相同的比率持有这些股票。但历史将证明,这是难以持久的。
(四)那么,保持成功、高胜率的基金有什么共同潜质呢?
1)它们的基金经理本身是一些最大的股东,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内购”。如果基金经理大幅持有自己的基金,就能解决基金经理与基金投资人之间的冲突了,这样基金经理就会像管理自己的资金那样去管理该基金。
2)它们费用低廉。高费用未必有高回报,而且回报下降并不会带来费用的下调。所以格雷厄姆一直推荐指数基金。
3)它们敢于与众不同。当彼得林奇经营富达麦哲伦基金时,他购买的都是一些廉价资产,而不管其他基金经理持有什么资产。比如1982年先是大笔持有长期国债,然后他持有最多的是克莱斯勒的资产,当时很多人预计这家汽车制造商就要破产了。到了1986年,林奇又大笔购买一些外国公司本田、沃尔沃、挪威铝业等等。
4)它们不接纳新的投资者。它们拒绝接纳新的投资者,而只容许已有投资者加仓购买。这样没有把基金公司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客户利益之上。(不会盲目扩充规模,损害现有投资人的利益)
5)它们不做广告宣传。最佳的基金经理,通常是那些似乎不想赚你钱的人。
至于怎么选基金?卖出基金的合适时机是什么?巴菲特和他的老师都“倾力推荐”的基金是啥?我们下期进一步分享,大家也可以关注“好买商学院”微信号,关注更多经典书籍读书笔记。
新的一年,我们的专栏从9个扩展到30个,总的音频集数将达到500期,尤其是我们将带来一大波经典财经名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漫步华尔街》、《怎样选择成长股》、《非理性繁荣》、《邻家的百万富翁》的读书笔记,并融入我们的解析。赶快加入我们的读书队伍吧~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理财热点,学习更多接地气的投资理财课程,想参与我们的直播、并与我们的讲师互动,一定要关注“好买商学院”微信公众号(howbuyIE),并留言与我们的讲师进行交流~~
全球十大著名基金公司:
贝莱德基金公司(BlackRock)
贝莱德基金公司又称黑岩集团,并不是大家听过的黑石,那是家以私募为主的投资公司。
而Blackrock可以说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基金公司,以共同基金为主。
贝莱德公司在1988年成立,总部在美国,分布涉及全球,目前为上市公司。
贝莱德通过兼并和收购,迅速壮大,其中关键两步包括和美林证券的投资管理部门合并,和最近来的收购了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
目前贝莱德公司旗下拥有超过300只共同基金,其中有很多均为世界著名和高评级基金,总管理资产高达3万亿美圆,目前为美联储Fed的投资顾问。
之前在和美林合并时,给贝莱德带来了154只全球共同基金,之后在收购了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之后,又获得了著名的安硕(iShare)品牌,熟悉港股的人肯定知道这个牌子,它是一个以跟踪指数为主要的投资品牌,在美国指数基金占有市场超过5成。
在国内,可以说贝莱德品牌的影响力也为第一,国内引入了多只著名基金。
包括贝莱德独步全球的核心旗舰级别产品,世界最佳全球配置型基金——贝莱德环球资产配置(GA),该基金评级为十年晨星5星,标普AAA,LIBOR最高评级。
另外,贝莱德基金公司的天然投资系列(世界黄金基金,世界矿业基金,世界能源基金,世界新能源基金)也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以上四只均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一行业股票基金。
另外还包括了很多著名的区域基金,例如拉美基金,新兴市场基金,印度基金,新兴欧洲等等。
富达基金公司(FidelityInvestment Group)
说起富达基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说起彼得?林奇,相信无人不知。
富达基金是一家1946年创办的基金公司,未上市,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直到贝莱德快速收购完成之后。
目前富达公司分成两个主要投资集团,分别主要在欧洲和美国投资。
富达最出名的基金为富达麦哲伦基金,彼得?林奇掌管其十三年里,年平均收益率为29%,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平均只为14%。
最近媒体注销过一篇报道,总结了巴菲特在其45年的投资中,复合投资回报在20%。
投资研究公司Morningstar Inc,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巴菲特任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期间,表现最好的两只基金之一,Fidelity Magellan
Fund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6.3%,Templeton Growth
Fund的年度回报率为13.4%。
可以见,虽然之后继任的基金经理并没有彼得林奇如此优秀,但是也依然保持了较高水准。
值得一提的是,富达基金在新成立一只基金时,往往会有自由资金成立一只领航基金,进行1-2年的实际投资,才会对外募集。
富达基金高度追求自下而上的投资策略,是该方面的专家。
富达基金投资有很多非常有经验的优秀基金经理,虽然整体上看,目前引入国内基金不多,但是都代表了富达基金比较高的水准。
例如富达亚太股息增长基金,在08年的大跌里几乎排名第一。
富达欧非中东基金,成立以来一直领先市场指数,为世界新兴市场投资的第一梯队,排名在全球前十以内。
富达拉美基金也在去年的拉美狂潮里,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施罗德基金公司(Schrodersgroup)
这是家非常老牌的基金公司,成立在1804年。
之前一度长期成为世界最大上市基金公司。
在香港,该基金公司被称为宝源基金,在中国,和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合作成立了交银施罗德基金。
施罗德基金公司品种很多,在国内也是可以说是第2大主要品牌,涉及债券,股票,商品期货等诸多方面投资。
有些国内外资银行就是以施罗德基金公司产品为主。
施罗德目前国内比较有特色的为债券类投资和另类投资。
例如施罗德环球企业债,是一只非常优秀的企业债基金,而新兴市场债券,更是一只用对冲基金手法,追求绝对回报的债券基金,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另类投资的话,施罗德有提供很多商品股票和商品期货方面的投资,例如著名的施罗德商品基金,将资金直接投资到期货市场上,通过掉期对冲等手段降低风险,在07-10年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回报和抗跌性。
施罗德金属基金则是同时投资在黄金等贵金属和工业金属上,用期货和ETF投资,最大程度反映了商品期货的价格涨跌。
另外施罗德的环球房地产股类投资也是很有名。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公司(FranklinTempleton Investments)
该公司于1947年由鲁伯特·强生先生于纽约创立,极富色彩,曾经一度为世界最大上市基金公司,目前为亚洲区最大的基金投资者之一。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公司以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稳健理财的最早倡导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先生的名字为公司命名,遵循富兰克林先生的一句名言-“理财规划,稳健为先”。
该公司拥有非常强大的研究力量,和重视研究的富达基金一样,研究员遍布全球各地。
在中国,和国海证券(000750,股吧)合作,成立了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公司最出名的为其债券类投资,拥有邓普顿全球债券,邓普顿环球总收益,邓普顿新兴市场债券,三为一体的核心债券组合,其业绩为世界骄楚,是一家在债券上可以和PIMCO抗衡的基金公司。
例如邓普顿环球总收益全债基金,在今年3个月以来已经取得了6%以上正回报,去年回报高达33%,08年仅下跌2.7%。
但是别以为该基金公司只擅长做债券,在股票方面依然有非常强大的实力。
前面说的巴菲特的投资对比,其中排名第3的就是邓普顿环球增长基金,仅次于富达麦哲伦基金。
该公司,更是有被誉为新兴市场教父的麦朴斯博士(Mark
Mobius)作为新兴市场投资的管理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作为基金管理人把钱投资到新兴市场的基金经理,当时新兴市场还被称为欠发达市场。
1996年,他与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并列《 *** 》”全球十大基金经理”,可以说投资新兴市场首选投资管理人,非他莫数。
目前,他负责有超过380亿美圆的新兴市场基金,国内目前也引入了邓普顿亚洲增长,邓普顿拉美等他亲自负责的基金,可以说是国内投资者的一大福气。
霸菱(Barings)
霸菱为全球投资巨头之一,成立在1762年,历史悠久,为英国历史上主要投资管理公司。
这家公司目前国内引入产品不多,但是最有名气的就是霸菱中国香港基金,这是一只成立27年的著名基金,以香港为主,一直以来都是香港表现最佳的基金,以至于该基金成为香港本地人的最爱。
目前该基金也引入国内。
联博(AllianceBernstein)
联博资产管理公司为美国最大公开上市之资产管理公司,总部设于纽约。
大联庞大的投资能力包括成长型股票、价值型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资,除了服务全球各地的零售客户之外,亦同时满足全世界包括企业、 *** 机构、中央银行等的各项专业资产管理之需求,美国五十州的州 *** 当中,有高达四十三家的州 *** 委托大联资产管理公司为其管理资产。
大联资产管理公司拥有国际化且完整的股票及债券管理经验,旗下基金绩效领先同业,并屡获多项国际大奖肯定,2002年与2001年亦连续获颁标准普尔及国内智富杂志合颁之”最佳基金团队奖”。
首域(theFirst)
首域基金为澳洲联邦银行旗下CFS
GAM管理公司,主要是在香港地区。
首域基金有两只非常有名的基金,分别是首域亚洲增长基金和首域中国增长基金,代表了世界第一流的亚洲区和中华概念投资实力。
两只基金均多次获得同一组别,晨星,理柏的最高评级和金奖,可以说是和霸菱香港一样,在香港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基金。
这两只都引入了中国。
百达(Pictet)
瑞士私人银行始于1805年;以私营无限责任公司形式运作;惠誉国际信用评等公司给予AA-长期信用评等;专注于财富管理、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基金销售及环球托管服务;管理资产总额超过3,230亿美元。
百达基金公司为百达集团下属,属于瑞士的投资机构。
目前在国内该基金公司引进并不多,主要包括一些特别的行业基金,例如百达医药,百达生物科技,百达保安等等。
亨德森(Henderson)
主要业务集中在投资管理以及为法人或个人投资者量身订作投资组织者之产品,包含多元之资产种类,提供投资产品与服务予法人或个人投资者于亚洲、欧洲与北美洲,Henderson之投资管理者投资于全球之主要市场,由全球顶尖研究分析师与经济学家组成之投资管理团体,注重风险管理,确保投资组合之风险与报酬架构符合投资者之要求,1998年3月被AMP购并,被并入AMP于英国与澳洲之资产管理事业群,改名为Henderson
GlobalInvestors,2003年12月, AMP于英国与澳洲之资产管理事业群由公司总管理分离出来,Henderson成为HHG
PLC(新成立之英国控股公司,于伦敦与雪梨均有挂牌)之一部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