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连续取消美国玉米进口订单,欧盟对乌克兰谷物需求并不迫切

2.全球工业金属“开跌”!外盘有色、农产品全线下跌,油脂市场跌超千点

3.今年以来全球小麦价格累计涨幅超过40%,部分国家用高粱木薯替代

4.橄榄油真的全部是橄榄里榨出来的吗?

5.欧盟就禁运俄油达成一致!俄最强非核武器登场!锡、镍市场回暖

6.豆油还能涨价吗?为什么会这样?

7.人民币升值对食品行业的影响

美国和欧盟制裁棕榈油价格_欧盟限制棕榈油的原因

一、菜籽油概述

菜籽油俗称菜油(以下通称菜油),是以油菜的(油菜籽,以下简称菜籽)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色泽金黄或棕黄。菜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植物油,和豆油、葵花籽油、棕榈油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油脂。

菜籽含油率高,可达35%-45%,其主要用途就是榨油食用。

菜油除直接食用外,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以制造人造奶油等食品,在铸钢工业中作为润滑油。一般菜油在机械、橡胶、化工、塑料、油漆、纺织、制皂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菜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6%-38%,其营养价值与大豆粕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广泛运用在淡水养殖业中。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生物柴油工程使菜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比例逐年增加,成为石油柴油理想替代品。

二、市场概况

1、菜籽油的供应

世界菜油的产量主要集中在欧盟、中国、印度和加拿大,四国合计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2.79%。根据美国农业部2012年12月报告,11/12年度全球菜油产量为2431万吨,其中,欧盟占比38.16%,居于首位,中国、加拿大和印度分别以占比22.3%、11.96%、10.37%居二、三、四位。中国菜油产量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全国占比在80%以上。

2010/11 和 2011/12 年度世界菜籽油产量继续增加,并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0/11年度全球菜籽油产量达到2369万吨,2011/12 年度达到 2431 万吨。

过去 7 年,世界菜籽油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 2002/03年以来,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全球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欧盟国家使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 数量的快速提高,导致全球菜籽油工业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菜籽油食用消费 也不断增加,全球菜籽油国内消费量一直呈现增加态势。

2、菜籽油的需求

世界菜油的消费同样具有集中的特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11/12年度,世界菜油需求量2376万吨,其中欧盟、中国、印度分别占比39.41%、25.62%和10.31%,三个区域合计占全球需求的75.33%。尽管加拿大菜油产量占比全球第三,不过需求方面很少,是世界菜油的主要出口国,分流向中、欧盟、印度等国。

世界菜籽油消费量不断增加2002/03 年度世界菜籽油国内消费量仅为1236万吨,2004/05年度首次突破1500万吨,达到1556万吨;2008/09 年度再次超过 2000万吨,达到 2031 万吨;2011/12 年度世界菜籽油国内消费量达到 2376万吨,连续 9 年创下历史纪录。2000/01-2011/12 年度的12年间,世界菜籽油的国内消费量累计增长了77.08%,年均增长率 5.33%。

全球菜籽油国内消费量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菜籽油工业消费量的快速提高。2002/03 年度全球菜籽油工业消费量仅为133万吨,2007/08 年度突破了500万吨,达到516万吨;在2009/10 年度突破700万吨后开始停止增加。2011/12 年度 全球菜籽油工业消费量 736 万吨。2000/01-2011/12年度的12年间, 世界菜籽油的工业消费量累计增长了542.79%,年均增长率达到18.43%,远远高于菜籽油食用消费量的增速。2000/01年度全球菜籽油食用消费量为1223万吨,到2011/12 年度增加至1640万吨,12 年之间累计增幅为33.79%,年均增幅只有 2.68%。

三、菜籽油及代码

菜籽油期货:郑州商品

交易代码:OI

四、菜籽油期货合约

五、影响菜籽油期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市场供应情况:加拿大、欧盟生产状况。

2、国内菜油供应情况:国内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天气状况以及种植面积情况。

3、进口量:我国进口来源国是加拿大,加拿大进口的多少对中国菜油市场有较大影响。

4、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因素,尤其是近年来欧盟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的菜油用量逐年增加,对菜油市场的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5、替代商品价格的影响:豆油和棕榈油的供需情况会对菜油价格造成影响。

6、与菜油相关的农业、贸易、食品政策

7、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芝加哥期货 (CBOT )的豆油交易和加拿大温尼伯湖菜籽期货对市场有较大的影响。

六、市场信息主要来源

加拿大菜籽期货市场,郑州商品菜籽、菜油、菜粕市场,国家粮食拍卖市场等。

美国农业部报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月度报告,发改委、粮食局相关政策,每月10号发布的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等。

我国连续取消美国玉米进口订单,欧盟对乌克兰谷物需求并不迫切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原油价格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瞬间飙升,一度逼近140美元/桶的高位,后来虽然有所回落,但总体仍然在100美元/桶之上浮动。

但近期再次呈上行趋势,截至6月7日,美油价格涨至119.41美元/桶,涨幅为0.77%;而布伦特原油价格则涨至120.57美元/桶,涨幅为0.89%。

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俄罗斯是原油出口大国,随着一系列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原油出口预期受阻,因此使得市场供给预期减少;

二是随着全球夏季用油高峰的来临,市场对原油需求增加,在供弱需强的格局下,再次助推油价上涨。

能源价格持续高位,多国为平抑高涨的油价,对生物燃料需求大增。

一、将有更多粮食被“烧掉”

随着油价持续上涨,生物燃料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

常见的生物燃料比如燃料乙醇,主要分为甘蔗乙醇和玉米乙醇,其主要原料就是甘蔗和玉米。

例如,美国的生物燃料市场就十分庞大,在2021-2022年度,美国用于生物燃料的玉米数量为1.36亿吨,占到美国当年玉米总产量的35%,相当于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73%。

而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原油持续上涨,美国国内汽油价格也一路飙升。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汽油价格在6月7日这天平均零售价达到了4.92美元/加仑,创下新纪录。

而据专家预测,随着期的到来,旅行需求增长,这一价格可能仍将继续上涨。

受此影响,美国正在要求炼油厂增加玉米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使用。

美国环境保护署在6月初时公布,今年可再生生物燃料的最终配额为206.3亿加仑,并希望可以推动市场选择更多的石油及柴油替代品。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粮食的需求将会增加。

根据推算,如果用乙醇装满一辆suv汽车,那么所需用的玉米数量大约可供一个人吃一年。

因此,这意味着,随着生物燃料需求的高涨,也在推动粮食需求的上升,从而也推动着粮价的上涨。

二、更多植物油也面临被“烧掉”

除了燃料乙醇外,生物燃料还包括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则主要以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为原料,美国、巴西、欧盟、印尼等经常使用。

同样,在美国环保署公布的最终方案中,也预示着可再生柴油的产量将增加,因此也带动了美国豆油需求的上升,使得豆油价格出现了上涨。

此前,美国农业部对2022/23年度生物燃料中豆油的添加需求调到了120亿磅,同比增长12%,而巴西也考虑在下半年将生物柴油的掺混比例从10%提升至15%,而阿根廷在今年1-5月份共出口生物柴油73万吨,同比大增78%,这再次使得全球豆油价格上升。

除了美洲国家以外,棕榈油生产大户印尼也正在大力推动生物柴油的发展。

据该国能源与矿产部部长介绍,通过使用掺混30%的棕榈油制成的B30生物柴油,在2021年印度共节省外汇45.4亿美元,他还称大力推广生物柴油,不仅能很好的平抑国内油价,还能稳定印尼的棕榈油价格并增加农户收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2022年,印尼划拨了1015万千升的生物柴油配额,这也意味着,在原油价格长期维持高位的情况下,生物柴油的性价比凸显,使得全球油脂市场不断波动,价格易涨难跌。

结语

当前全球市场的波动已不再是单一市场的波动,而是相互传导,相互作用,能源、粮食、油脂三大市场紧密相联,在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也支撑着粮食、油脂市场继续向上运行。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全球工业金属“开跌”!外盘有色、农产品全线下跌,油脂市场跌超千点

收藏每日粮油,了解全球市场动态,今天是2022年6月11日,以下是今天的详细内容:

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围绕着乌克兰粮食出口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悉,随着近段时间欧洲和俄罗斯等方面纷纷就乌克兰粮食出口给出解决方案之后,乌克兰正在重新考虑粮食出口会带来的权益影响问题。

目前乌克兰谷物出口数量继续保持在低位,但对欧洲地区的葵花油出口已经得到恢复。

据悉,葵花油是欧洲主流的食用植物油,而乌克兰葵花油出口占全球的80%左右,此前受供应中断影响,一度造成欧洲地区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部分超市出现抢购囤货现象。

目前随着出口恢复,截至6月8日,乌克兰毛葵花籽油的出口报价已经降至每吨1550-1700美元,较前期每吨下跌150-250美元。

同时,欧洲地区对乌克兰植物油的进口不仅仅局限于葵花油,还包括菜籽油。

欧盟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30日,欧盟的菜籽油累计进口量同比激增132%,主要进口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克兰。

菜籽油是欧洲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分析认为,随着欧洲地区对摆脱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加速,对于菜籽油等生物燃料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

相较而言,欧盟内部对国际谷物的需求并不迫切。

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乌克兰谷物出口依旧是未知数,其他一些国家则再次加大了对俄罗斯小麦的需求。

其中,巴基斯坦近日表示,将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不同国家进口300万吨小麦,用于当地消费和支持其储备,尼日利亚也将从俄罗斯购买小麦和钾肥。

对此,尼日利亚方面称,在多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且加拿大可以同等供应尼日利亚所需小麦和钾肥的情况下,选择从俄罗斯购买主要是考虑到其供应将比加拿大更快到达。

需要指出的是,近段时间随着国际小麦、玉米等价格的走高,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大米价格也出现了波动。

最新数据显示,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每吨357到362美元,相比之下,一周前为355到360美元。

即便如此,目前东南亚地区的大米价格依旧是全球最为廉价的主粮品种之一。

此前为保障国内稻米生产,在小麦价格大幅走高的同时,印度将本国的稻谷收购价格提高了5%。

但整体而言,目前在亚洲市场,市场收藏的焦点依旧在于印尼的棕榈油出口市场。

印尼棕榈油出口情况目前不容乐观。

此前,为抑制国内棕榈油价格上涨,印尼在4月28日到5月23日期间实施了出口禁令,随后在国内外市场的压力下解除禁令之后,继续取国内市场保障义务,对棕榈油出口实施配额管理。

但据最新消息显示,印尼恢复棕榈油出口之后,虽然迅速下发了多达数十万吨的棕榈油出口配额,但出口商表现得并不积极。

为刺激出口,印尼正将棕榈油整体出口税率做出下调。

包括将允许此前未加入国内销售的公司,额外支付200美元的附加税即可出口,并将出口税上限从每吨575美元,下调至488美元。

与此同时,自4月28日以来,由于棕榈油出口受到限制,导致其国内棕榈油加工厂库存大幅攀升,一些加工厂甚至停止从农户手中收购棕榈果。

截止目前,其国内棕榈油已经下跌至每公斤2139印尼盾,整体下跌了近75%,并低于农户的心理销售价位。

而同期,国内棕榈油销售价格则仅下跌了8%,目前价格依旧达到每升16500印尼盾。

由于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因其出口市场目前进展缓慢,导致国际棕榈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截止目前运抵我国港口的完税成本约为1350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今年以来全球粮油价格的大幅走高,特别是食用油价格已经纷纷攀升至历史最高位置,在原料成本大幅走高的背景下,我国国内最大的小包装食用油供应商金龙鱼,日前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其食用油产品在考虑第三次调价。

在谷物市场,最新消息显示,近段时间我国买家五周之内三次取消美国玉米旧作订单,主要是因为国内外玉米价格出现倒挂。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玉米进口理论成本3200元/吨,远高于国内市场价格。

来自上海汇易的消息也显示,近段时间预期到港的玉米及其替代品有下降趋势。

但就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供需状况而言,仍面临着较多的不确定性。

据悉,近段时间随着新季小麦的大量上市,玉米腾仓行为陆续结束,整个黄淮地区的玉米价格再次出现了小幅走高的苗头。

而在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价格偏高、进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以及国产新季玉米仍需3个月左右才能大量上市的背景下,国储超期存储稻谷的拍卖正成为玉米饲料市场重要的补充来源。

据业内人士跟踪了解,自5月19日陈稻定向拍卖重启以来,每周四200万吨陈稻定向拍卖一直接近底价满额成交,截至6月9日已累计成交近800万吨。

这意味着,2022年仅陈稻一项累计投放量达到1250万吨。

按照75%出糙米率、1:1替代玉米计算,相当于会有近1000万吨玉米被陈稻加工而成的糙米所替代。

但另一方面,去年因小麦价格低于玉米,导致大约至少3000万吨的小麦流入饲料领域,对玉米形成替代补充,但今年以来国内小麦价格全线高出玉米,这令小麦对玉米的替代补充出现锐减。

与此同时,上海汇易提供的数据还显示,按照目前国储稻谷定向拍卖价格来看,随着拍卖底价上调,目前广东地区新进签订合同的糙米定价已达到2980元/吨,这意味着即便陈稻供应充足,也不能代表价格会出现下跌。

而在小麦市场,与玉米价格遮遮掩掩的上涨行情不同,今年新季小麦一上市就是高开高走,截止目前,虽然全国小麦收割工作已经逐渐进入尾声,上市量开始迅速放大,但市场主流价格仍强势稳定在1.5-1.6元之间的历史高位区。

另外,据来自一线市场的消息显示,今年小麦之所以价格保持如此强势,除来自外部经济环境,以及本身供需出现一定紧张局面等因素影响外,今年新收的小麦普遍质量较高,绝大多数地区都超国标一等质量,安徽小麦品质更是创近十年最好。

如果仅从小麦本身的市场供需来看,小麦的主要用途就是食品消费,加上国储目前仍有4000万吨左右的库存,满足需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需要防止的是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其他市场对小麦收购市场的介入,特别是场外资本的流向值得收藏。

今年以来全球小麦价格累计涨幅超过40%,部分国家用高粱木薯替代

全球经济衰退担忧愈演愈烈。

全球工业金属“开跌”!沪锡5个交易日累跌10%,伦铜续创16个月新低。访问中东之际,OPCE+8月或将决定加速增产64.8万桶/日。德国正式提高天然气风险等级,将风险等级由“预警”提升至“警戒”,并警告称俄罗斯或引发能源市场崩溃。

此外,CBOT农产品本周连续阴跌,截至今日凌晨收盘,CBOT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合约收于6.555美元/蒲式耳,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51%;CBOT小麦9月合约收于9.4925美元/蒲式耳,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99%;CBOT大豆11月合约收于14.155美元/蒲式耳,比前一交易日下跌4.13%。

OPCE或坚持加速增产

消息人士称,在访问中东之际,OPCE+8月可能会坚持增产64.8万桶/日,希望借此缓解油价飙升和通胀压力。在6月会议上,该组织同意7月增产64.8万桶/日,即全球需求的0.7%,并在8月份以相同幅度增产,此前在截至9月份的三个月内增产43.2万桶/日。

对俄制裁加剧了全球能源短缺问题,为此西方施加了数月的压力,OPEC+决定加大增产受到了美国的欢迎。OPCE+将于6月30日召开下一次会议,届时很可能将重点讨论8月份的产量政策。由于部分成员国对油田投资不足,以及最近俄罗斯的产量损失,OPCE+一直难以实现增产目标。

截至今日凌晨收盘,WTI8月原油期货跌幅1.81%,报104.27美元/桶。布伦特8月原油期货跌幅1.51%,报110.05美元/桶。

全球工业金属“开跌”!沪锡5个交易日累跌10%,伦铜续创16个月新低

由于欧美国家制造业数据不佳,且欧美主要国家央行开启大幅加息模式,引发金融市场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忧虑升温。未来需求预期持续悲观,全球工业金属本周“跌跌不休”。

本周四,被称为经济活动风向标的“铜博士”LME三个月期铜主力合约一度下跌5%,创2021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失守8400美元/吨,至8338美元/吨,创2021年2月来的16个月最低。

周四国内期货市场日盘时分,沪镍跌超5%;沪铜跌超2%;沪铝跌超1%且盘中跌至六个月来新低;沪锡跌超6%至2021年7月来最低,5个交易日跌超10%。夜盘时分,沪锡继续跌超4%,沪锌和沪铜跌逾1%,夜盘收盘时,沪铜跌4%,沪铝和沪铅跌0.6%,沪锌和沪镍跌2.6%,沪锡跌6.2%。

“雷曼阴影”重现欧洲上空,德国警告俄罗斯或引发能源市场崩溃

当地时间6月23日,德国正式提高天然气风险等级,将风险等级由“预警”提升至“警戒”。在官方声明中,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表示,德国将提供150亿欧元的用于储备天然气,为冬季做好准备。同时德国也将启动额外的燃煤发电,取代目前的天然气发电,借此加强天然气的储备。

德国警告说,俄罗斯削减欧洲天然气供应可能引发能源市场崩溃,如果天然气市场供需缺口太大,能源市场就有崩溃的危险,一场能源界的“雷曼式危机”将爆发。在将德国天然气风险级别上调至第二高的“警戒”水平后,经济部长RobertHabeck表示,由于被迫以高价补平损失的气量,能源供应商的亏损正在日益增加,对当地公用事业行业及其用户(包括消费者和企业)可能存在溢出风险。

Habeck在柏林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如果亏损大到以他们不能承受,那么整个市场就会在某个时刻崩塌。这是能源系统的雷曼效应。

警戒级别的升级加强了对市场的监控,部分燃煤电厂将重新投入运营。按照当前的天然气流入速度,德国需要116天才能达到满足90%存储容量的目标,这意味着整个过程需要到10月中旬才能完成,而每年这个时候家庭需要开始消耗更多天然气用于取暖。

德国企业很快做出回应。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可能因为天然气价格飙升而实施减产,宝马可能从第三方买电,而不是运营自己的燃气发电厂。

欧盟的气候问题负责人FransTimmermans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称,这场危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德国范围,事实上有12个欧盟成员国受到冲击,其中10个成员国根据天然气安全法规发布了预警。

到目前为止,“北溪-1”管道输送减少对德国工业生产几乎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主要由于德国夏季天然气消耗量仅为冬季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但断供对德国在冬季取暖季节之前填充储气设施的努力产生了严重影响。

当地时间22日,国际能源署发布2022年全球能源投资报告。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能源投资将增长8%,但投资的增长不足以应对当前的能源与气候危机。当天,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表示,欧洲需要为能源危机做好准备,以防从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完全中断。并敦促欧洲各国应尽快取措施削弱天然气需求并维持核电站运行。

比罗尔警告称,随着俄乌冲突持续,欧洲可能完全失去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因此需要制定应急。欧洲各国应加紧储存天然气,并取推迟关闭核电站和重启燃煤发电等措施应对潜在风险。

天然气危机不仅限于德国。根据欧盟气候事务负责人FransTimmermans的说法,目前已有12个欧盟成员国受到影响,其中10个根据法律发布预警,天然气全面中断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实。

棕榈油“决堤”,油脂市场跌超千点

周四,原油价格大跌,包括油脂在内的大宗商品遭遇集体抛售。宏观利空影响下,棕榈油面临印尼的巨量棕榈油库存及加速恢复出口所带来的的压力,油脂板块集体跳空低开,下跌幅度超过3%。

此前年初至6月上旬,全球油脂供应紧张,叠加乌克兰葵油出口受限、印尼禁止棕榈油出口、美豆天气炒作等,国内豆油期价涨约35%,菜油涨约20%,棕榈油涨约40%。而近期,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压力加快紧缩步伐,美联储鲍威尔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表示美联储将继续加息以抑制通胀,在加息和缩表影响下,市场对经济衰退预期增强,风险偏好明显下滑。宏观抛压叠加印尼加速去库、欧盟豆棕油基生柴松动,棕榈油率先下行,仅6个交易日回抽1500点,拖累豆、菜油走势,油脂整体重心下移。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的棕榈油价格作为油脂下行的主要驱动,回调幅度与速率均为本轮油脂牛市最大级别。其中,价格下行主要在反应印尼出口带来的冲击,四月底的印尼出口禁令把棕榈油推到风口浪尖,现在出口逐渐兑现棕榈油价格大幅下行,

从产业情况来看,徽商期货研究所农产品分析师郭文伟介绍,目前印尼处在产量高峰期,月产量在400万吨以上,且棕榈油库存处在历史高位,面临胀库风险,而国内月消费量仅150万吨左右,只有月出口250万吨以上才能免于胀库限产。

印尼出口节奏正处于加速状态,DMO出口配额已发放89.4万吨出口许可,加速出口中签发了61.3万吨出口许可,累计签发超过150万吨,虽然从5月20日至今月出口不足200万吨,但是近一周印尼签发出口许可净增加70万吨,签发审批速度加快,所以中短期印尼出口供应边际增加。

另外,6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恢复增加。郭文伟表示,虽然增幅受劳动力短缺制约,但是出口与印尼竞争环比下降,马来西亚棕榈油供需结构转为宽松,预计6月末出现累库。同期,国内受印尼出口影响,进口利润改善,国内购需求释放,将缓解国内供应紧张,叠加宏观悲观氛围,他认为,国内棕榈油价格的下行压力仍难以消退,带动油脂板块振荡偏弱格局仍将继续。

“印尼棕榈油出口政策的不断变化,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本轮油脂的上涨与下跌行情。”华融融达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艾耀华补充表示,

油料受多重因素作用,振荡行情仍是大概率

由于美国大幅加息,且维持继续加息的较强预期,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大多弱势运行。分析人士认为,前期豆粕基本面本身偏空,但美豆偏强有所支撑。目前,随着市场普跌、美豆主力转移至新作11月合约带来美豆指数破位下跌,豆粕也跟随补跌。

从全球大豆供需来看,6月10号美国农业部发布月度油籽供需报告,报告将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上调91万吨至8615万吨,库存消费比回升至23.63%,2022/2023年度新作大豆期末库存调增86万吨至1.0046亿吨,库存消费比26.59%。

华融融达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艾耀华表示,虽然2022/2023年度全球大豆预期产量增幅较大,但南美大豆新作产量兑现预期需要种植面积和天气的配合,且时间至少要到9月以后。目前北半球各种油籽作物都处于种植和生长期,未来需要关注各油籽主产国的种植面积及生长天气,以及俄乌冲突和谈判的进展,是否会影响两国的油籽产量和出口量。

在他看来,目前全球油籽供需仍处于双弱格局,再加上宏观货币、汇率等因素的干扰,导致美豆及国内豆粕始终维持振荡状态。而这种情况在强现实弱预期的格局下恐将继续延续。

国内方面,艾耀华介绍,5月、6月预期大豆到港均超过900万吨,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加上国内4月1号以来连续11周拍卖进口大豆,每周近50万吨,累计成交210万吨左右,大大缓解了国内短期的大豆供给,油厂开机率也随之上升。但由于国内大豆压榨利润持续亏损超过300/元吨,油厂购放缓,进入7月后,大豆到港将减少。但目前高企的大豆库存将满足8月之前的大豆需求,8月之后国内的大豆供需将更多的由后续国内油厂的购节奏决定。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橄榄油真的全部是橄榄里榨出来的吗?

收藏每日粮油,聚焦全球粮价变化,今天是2022年5月14日,欢迎收看今天的每日粮油内容播报。

首先我们来看下全球粮食市场动态。

据最新的消息显示,自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谷物出口受到巨大影响,虽然目前已经开辟了途径多瑙河的运输途径,但每月的谷物出口量仍从此前的每月500万吨下降至150万吨左右。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来看,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则位居第五。

两国合计占全球大麦供应的19%、小麦供应的14%和玉米供应的4%,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1/3以上。

目前欧盟相关国家正在就恢复乌克兰粮食出口寻找相关解决方案。

据悉,自全年以来伴随着全球通胀和疫情影响下的物流影响,全球粮价已经出现了大幅飙升,而黑海出口受阻之后,进一步加剧了粮价上行的趋势。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小麦价格已经累计上涨超过40%,即便涨幅最小的大米也达到16%。

而在玉米市场,以我国玉米进口理论成本测算,目前进口玉米到我国港口的理论完税成本已经突破3300元/吨的历史记录。

并且,自3月份以来这种粮价的上涨也不再仅限于对俄乌谷物进口依赖严重的国家,除了北非和近东地区外,3月份以来德国粮食进口成本也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最大涨幅,同比上涨53.6%,其中小麦价格上涨更是达到65%。

但从数据上来看,德国粮食进口主要来自欧盟内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谷物仅占其粮食进口总量的2%。

目前全球这种粮价的上涨给本就脆弱的低收入国家带来冲击。

布隆迪食品通货膨胀率已经较去年同期上涨约一倍。

其中,面包和谷物的价格仅在3月份的涨幅就高达26.1%。

就在上周,针对食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国家再次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中哈萨克斯坦宣布暂停6个月食糖、原糖出口;韩国部分仓储式超市取食用油限购措施,以免供不应求;缅甸暂停对外出口花生和芝麻;巴西则正式减免小麦等11项产品进口关税;而印尼则在宣布禁止棕榈油出口之后,加大了对相关业务的走私活动。

据不完全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印尼动用海军截获了至少3艘装载棕榈油的出口货轮,在港口没收至少8.1万升打算运往邻国东帝汶的食用棕榈油。

而针对今年以来涨幅最为凶猛的小麦市场,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国家开始寻求谷物替代。

比如非洲国家肯尼亚、埃及、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的食品生产商表示,他们在面包、糕点和意大利面中加入了更便宜的替代品,当地大米、木薯粉和高粱正在替代小麦。

从当前得到的更多消息显示,除了植物油市场近段时间可能会因印尼恢复出口而出现较大波动外,整个食品市场供应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主要的谷物出口国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和欧盟等少数地区,其中俄罗斯目前出口需求还因场外因素而受到抑制,其他国家的供需形势也不尽相同。

对于印度而言,大部分时间里是一个大米、棉花、白糖的出口大国,但大米在全球市场的需求中范围辐射主要就是东南亚地区,其小麦出口往年水平也仅有100-200万吨,今年受黑海谷物出口影响小麦出口得以放大,此前初步预估可达到1000-1200万吨左右,相当于俄罗斯常年小麦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但当前印度因高温干旱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虽然印度尚未对出口做出调整,但其国内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其出口市场的稳定性值得考虑,并且自2月份以来印度小麦对亚洲买家的出口报价已经大涨了50美元左右;北半球春季以来的持续低温和局部干旱天气,对未来的粮食生产蒙上阴影。

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美国春小麦播种进度为19%,去年同期46%,美国中部地区的干旱已经导致一些农民放弃了干枯的硬红冬小麦。

除了天气因素外,随着化肥成本飙升,世界各地的许多农民都在减少使用化肥,这将导致收成减少。

此外,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仍在刺激更多生物燃料需求,以巴西为例,全球知名大宗商品交易商路易达孚表示,巴西糖厂将把数量超过预期的甘蔗用于乙醇生产,从而导致全球食糖供应减少,将面临食糖短缺的问题。

据悉,截至5月1日巴西甘蔗主产区累计压榨甘蔗2911万吨,产糖106.6万吨,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6%,用于生产糖的甘蔗比例从上年同期的42.67%降至35.42%,而将64.58%的甘蔗用于生产乙醇。

目前全球市场用于生物燃料的品种主要包括糖、菜籽油、棕榈油、玉米等农产品。

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我国的粮食供应形势也因各方因素影响而变得不容有失。

据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最新出口数据显示,本周私人出口商对我国买家销售了61.2万吨的美国玉米,其中54.4万吨为新作玉米。

综合此前购数据,自3月份以来我国累计购的美国新作玉米就已经逼近300万吨的水平。

所谓的新季玉米,指的是当前播种到秋季收获的玉米,大量新季作物的订购,显示了市场对后期供应的担忧。

与此同时,近段时间发生在国内的青贮小麦更是受到多方收藏,与社会层面收藏粮价不同,主管部门更为收藏的则是这种行为可能会粮食供应产生的恶劣影响。

截止目前包括人民网、央广网及经济日报均发表评论指出:底线不可逾越。

国家农业农村部也要求各地做好相关工作的调查。

就目前国内小麦市场而言,目前湖北、安徽早熟小麦已经陆续上市,从北方各大企业给出的开称价格来看,入厂成本普遍集中在1.6元附近,而湖北当地的收购成本多集中在1.45元左右,较此前市场预判的1.35元提高0.1元左右,较去年同期的新麦收购价格提高0.4元左右。

而在春播方面,根据我的农产品调研情况,目前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完成意向种植的9成,内蒙古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部分低洼地块,土壤过湿,农户被动改种大豆。

实际上,我们获得的更多消息显示,自去年以来大豆是东北地区涨幅最大的品种,从最初的1.6元一路涨至3元以上的位置,加上当地引导农户种植大豆,农户种植大豆意向也相对较高。

来自央视的报道也显示,吉林省敦化市某农副产品供销专业合作联社大豆每亩补贴金额不低于400元。

欧盟就禁运俄油达成一致!俄最强非核武器登场!锡、镍市场回暖

你好!

橄榄油是从橄榄树的果实橄榄中榨取的。

世界上主要食用油如下:

一:棉籽油: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 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二: 大豆油:

大豆油取自大豆,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 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 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

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 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除此之外,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润滑油、卒火用油、金属防腐剂以及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四: 椰子油:

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脂肪。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我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

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力15%-20%(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因此椰子油具有如下特点:

1.在乙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一份椰子油可溶解于两份乙醇(95%)中。

2.室温下呈凝固状态。

3.比较容易酸败,因为椰子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级脂肪酸。

4.椰子油的平均分子量较小。

5.椰子油的碘值小,皂化值较大。椰子油在其它油品中的百分含量-般可用混合油的皂化值计算出来。

6.椰子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约0.3%,其中三分之二是固醇,还有生育酚及角鲨烯。

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椰子油中类脂物的含量很少。椰子油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它的中等长度碳链的脂肪酸含量是制造航海用皂的主要原料。

五:调和油: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

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有以下几种类型:

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就是将菜籽油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和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上述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榈油外,均为全炼色拉油。

六:玉米油:

玉米油又称玉蜀黍油,是从玉米胚中提取的油。

玉米胚中脂肪一 般在17%~45%之间,大约占玉米脂肪总含量80%以上,所以,玉米胚是一种很好的丰富的制油原料。玉米油是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植物油,它含有86%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56% 是亚油酸,人体吸收率可达%以上;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而维 生素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很多含油食品中为了防止氧化需专门 加入维生素E。维生素E对人体细胞分裂、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玉米油的毛油中维生素E含量仅次于麦胚油,脱臭后仍含有油重的0.8%~ 1.2%玉米油中还有少量的辅□,其也有抗氧化性能;含有的谷固醇及磷脂,有防止衰老的功效,可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强人 体肌肉和心脏、血管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玉米油的脂肪酸由于在甘三酯中呈规则性排列,因此结构性稳定; 同时,一般油脂在光的作用下,叶绿素能使其加速氧化,而玉米油中 没有叶绿素,所以玉米油又比较稳定。鉴于以上原因,玉米油即使在 深度煎炸时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也比其他油有较长的保质期。

玉米油色泽金黄透明,清香扑鼻,很适合快速烹炒和煎炸用油, 它既可以保持蔬菜和食品的色泽、香味,又不损失营养价值。

玉米油亚油酸含量丰富,是医药工业上制造脉通、益寿宁等药品 的原料。用玉米胚芽榨油始于美国,1890年试生产,20年后批量投入 市场。由于它的原料是加工玉米的副产品,丰富,有利条件多, 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年产已达20万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如朝 鲜、墨西哥和南斯拉夫等也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七:茶仔油:

茶油取自油茶籽(含油58%-60%),是我国特产油脂之一。

油茶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我国南方各省都有生长,以湖南为最多。 茶油呈浅**,澄清透明,气味清香。

精炼后的茶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它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常数与橄榄油相近,油酸的含量在80%以上,亚油酸,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少。

除食用外,茶油可作制造发油及皂类的原料。

八:芝麻油(麻油,香油)

芝麻油取自芝麻的(含油约50%,并含有约25%的蛋白质)。用常规方法制取的芝麻油(称“大槽油”)呈淡**,香味较淡。经直接火焙炒后用水代法或压榨法制取的芝麻油(又名“香油”、“小麻油”或“小磨香油”)呈红棕色,有令人喜爱的特殊香味,是我国人民膳食中上等的凉拌油脂。它的营养价值高,在东方被称为“油脂国王”;在西方则为“油科作物皇后”,足见人们对芝麻及其油脂的厚爱。

芝麻油中脂肪酸组成的特点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小,但芝麻油仍然很稳定,这是因为油中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主要是固醇、芝麻酚,芝麻酚林和芝麻素之故。芝麻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这是其它植物油所没有的,它使芝麻和芝麻油成为“长寿食品”。

芝麻油用途很广,除食用外,在健康食品、医药品及金属、印染工业也多有应用。和橄榄油、浓香花生油一样芝麻油也是不经任何精炼即可直接使用的全天然油脂。

芝麻油还是生产很多药品及化妆品的必需原料。

九:米糠油:

米糠的化学成分以糖、脂肪和蛋白质为主,此外还含有较多的灰分和维生素。其中油脂含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12%-20%。籼稻米糠的含油率比粳稻米糠高。一般用直接浸出法制取米糠油。糠粕可作饲料。米糠粕含有约5%的植酸钙,可提出来生产植酸及肌醇。

米糠油有非常好的抗氧化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它含有成分复杂的天然抗氧化剂。油中除含有天然生育酚外(平均总生育酚含量为400mg/kg油),还含有角鲨烯和多种阿魏酸酯,它们都有助于抗氧化。

精炼米糠油色泽淡黄,油中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很高,因此人体对米糠油的消化吸收率较高。米糠油具有降低人体血脂的功能;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油脂。由于米糠油精炼成本比较高,得油率低,因此对米糠油目前只能大量用于制造肥皂、润滑油、脂肪酸。

十: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优良的不干性油脂。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古老的油脂之一。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们广泛食用这种油脂。

橄榄油取自常绿橄榄树的果实。整粒果实含油35%-70%(干基),其果肉含油75%以上。橄榄油的形状与制油工艺密切相关,优质的橄榄油只能用冷榨法制取,并且需要从低压到高压分道进行,低压头道所得的橄榄油勿需精炼,即可食用。油脂呈淡黄绿色,具有特殊温和令人喜爱的香味和滋味。而且酸值低(通常为0.2-2.0),在低温(接近于10℃)时仍然透明。因此低压头道橄榄油是理想的凉拌用油和烹任用油。

橄榄油的色泽随榨油机压力的增加而加深:浅黄、黄绿、蓝绿、蓝至蓝黑色。色泽深的橄榄油酸值高,酸值大于3时,油味变浓并带有刺激性,不宜食用。深色橄榄油比重增大。如果浅色油的相对密度(15℃/15℃)大于0.918时,说明掺杂有其它油脂。植物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橄榄油,则可凭橄榄油中含角鲨烯较高来确定它的存在。

橄榄油不同于其它植物油的地方,还有它具有较低的碘值和当温度降低到0℃时还能保持液体状态。

橄榄油中含有700mg/100g油以上的天然抗氧化剂--三十碳六烯(角鲨烯)。加之橄榄油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少,所以其储藏稳定性较高。

橄榄油具有广泛的用途。绝大部分用于烹饪及凉拌等食用,也用于制药、化妆品、润滑油、土耳其红油、纺织用油和磺化油等,同时还可以用于制皂。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质地白净、起泡力强,是制皂工业的优良原料。

十一:亚麻油:

亚麻油取自亚麻的。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亚细亚,现生长在温带、热带的一些国家里。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印度及前苏联。我国的西北各地和内蒙古出产最多,东北、华北各地也有种植。

整粒亚麻籽含油量在29%-44%之间,含壳率为20%-45%,壳中也含有约17%-20%的油脂,所以亚麻籽制油时一般不脱壳。

亚麻油呈金**,亚麻籽毛油呈深琥珀色并且有特殊气味,这种气味不但由油中挥发性杂质而引起,更重要的原因是油中含有较多的高度不饱脂肪酸。脱臭后的亚麻油有回味现象。新鲜的亚麻油可以食用。

十二:红花子油:

红花籽又名草红花、菊红花、红兰花、杜红花等,是一年生双子叶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多刺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苛刻要求限制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因此是一种典型的小宗油料作物。我国引进红花的历史才十多年时间,现今,我国黑龙汀、辽宁、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江浙等地有一定栽培面积

红花籽制油工艺以剥壳预榨一浸出法为主。红花油清亮橙黄,味美可口,油中亚油酸量高于其它油脂(达56%-80%)。食用红花油可降低胆固醇,还可加工成人造奶油,蛋黄酱及色拉油等,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脂。红花的花冠除可制作中药外、还可从各色花冠中提取红色、**、桔红色等天然染料与食用色素,红花的桔杆及榨油后的饼粕,是家畜的优质饲料。

十三:核桃油:

核桃油除主要作营养保健油直接食用外,还可在制作糕点和营养食品中作添加剂用。在工业方面,它是一种干性油,干燥成膜后,颜色不会发黄,可制造上等油漆及绘画颜料。

核桃油味美清香,是一种珍贵的营养保健油。目前,国际市场上核桃油身价倍增,深受欢迎。在国际食用油市场上,价格高达8000至10000美元/吨,是普通大豆、菜籽油的十几倍,且供不应求。

我国核桃丰富,但尚未综合开发利用。目前,核桃油的开发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生产核桃营养保健油,对改善人们生活、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拓展对外贸易、出口创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核桃油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广阔,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有很的竞争力。

十四: 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很大。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十五: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十六: 葵花子油: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或青**,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十七:葡萄籽油:

葡萄籽油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提取物。

化学成分:亚油酸、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F、矿物质、蛋白质、亚麻仁油酸、叶绿素等。

葡萄籽油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扩张血管作用,同时具有营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有效防止心血管硬化引起的各种疾病。

谢谢!!

豆油还能涨价吗?为什么会这样?

欧洲理事会:欧盟已就禁运俄石油达成一致

当地时间30日晚,欧洲理事会米歇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欧盟已就对俄实施石油禁运达成共识,“将立即覆盖三分之二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

欧盟委员会冯德莱恩表示,对俄罗斯石油的禁令不包括通过管道输送的石油,这使得依赖国(几乎只有匈牙利)可以继续进口,德国和波兰将在今年年底前停止通过Druzhba管道进口石油。

此外,在当日进行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欧盟***还讨论其他对俄制裁措施。

米歇尔称,这一轮制裁方案包括将俄最大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之外,并将三家俄罗斯国家媒体列入“黑名单”。

本月初,欧盟委员会提交了第六轮对俄制裁措施提案,包括2022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俄石油。在16日举行的欧盟外长会上,因匈牙利反对,提案未获通过。

俄军“最强大的非核武器”登场

据环球时报报道,大杀器轮番上阵,这次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成为俄罗斯最新武器的试验场?

“在乌克兰的一次特殊军事行动中,俄罗斯武装部队首次在战斗条件下使用了最新的重型火焰喷射器系统TOS—2‘托索奇卡(Tosochka)’。”塔斯社28日的报道援引俄罗斯执法机构的消息源称,TOS—2系统用于哈尔科夫方向,被用来袭击乌克兰武装部队和外国雇佣军的阵地。

虽然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尚未正式确认这一信息,但早就有俄罗斯方面的消息称,最新的俄罗斯重型火焰喷射器系统已经被用于打击乌军,只不过没有给出相关的详细信息。现在,塔斯社的报道实际上是首次披露了俄军在战斗中使用此类国产武器的确切消息。

俄媒声称,另外,有证据表明,最近由Avia.pro机构发布的用温压弹袭击乌克兰武装部队阵地的镜头,此前被认为使用的是TOS—1A,现在看来,可能是使用TOS—2“托索奇卡”的证据。

俄罗斯“topwar网站称,俄军此前在顿巴斯的军事行动中,已经使用TOS—1ASolntsepek重型火焰喷射器系统,美国军事专家称它们是“俄罗斯武装部队服役的最强大的非核武器”。

据介绍,TOS-2“托索奇卡”是TOS-1ASolntsepek喷火系统升级版本,在诸多特性上进行了改进,更轻、更便宜和移动得更远。比如它用的是轮式军用卡车底盘,而不是坦克的履带式底盘,虽然在越野机动性方面要差一些,但克服了TOS-1和需要一辆带有半挂车的牵引卡车才能在远距离部署的弱点,可以在长距离道路上快速自行部署。它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在停下来的90秒之内向可见目标开火。

: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达到俄罗斯的火箭系统

乔·当地时间5月30日表示,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达到俄罗斯的火箭系统。目前尚不清楚指的是哪个火箭系统。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或将向乌克兰提供远程火箭系统。

市场氛围回暖,锡、镍领涨有色

近期,工业品整体呈现企稳反弹格局。周一,有色金属大面积飘红。沪镍继上周五夜盘大幅上涨后,继续偏强振荡运行,收盘大涨5%。沪锡延续反弹走势,大幅收涨7%。

外盘方面,LME有色金属全线飘红。伦镍冲高回落,盘中涨逾7%,一度升至30000美元/吨上方。

东证期货衍生品研究院有色分析师孙伟东认为,短期沪镍期价大幅反弹,主要驱动在于宏观预期反复叠加消息面刺激带来的情绪面改善,基本面角度其实暂未看到显著的变化。

宏观方面,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且疫情管控政策逐步放松,市场对国内需求放缓的担忧有所减弱。同期,美国通胀指标增长也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及缩表节奏加快的担忧也有所减弱。在这种背景下,前期宏观预期过度悲观,短期情绪面边际改善,为前期大幅下跌的品种创造了反弹的环境。此外,近期印尼传出消息,印尼正在考虑对原材料镍含量低于70%的商品征收出口关税,虽然没有具体的执行时间及细则,但市场难免对印尼NPI、MHP、FeNi等镍冶炼品出口产生新的担忧。

据徽商期货研究员陈晓波介绍,镍短期供需双弱,中长期逐步向宽松兑现。供应端,镍矿供应逐步宽松,镍铁需求不佳,价格趋弱;纯镍现货进口盈利,进口量存增加预期。需求端,不锈钢厂6月仍有减产,对镍铁需求偏弱;三元前驱体材料需求仍收紧,短期难有较大改善,且随着中间品供应增加,对镍豆需求减少。库存方面,境内外镍库存持续下降,低库存支撑仍偏强。综合而言,中长期随供需转向宽松,镍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过现阶段仍有较强底部支撑。从本周来看,多空因素交织,宏观压力有所缓解,基本面供需双弱,低库存给予镍价较强支撑。在库存出现明显回升前,沪镍下方空间有限,短期区间振荡为主。

“从供需平衡变化角度,无论是精炼镍,还是原生镍,依然正处于转向过剩的周期,全球精炼镍显性库存偏低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孙伟东表示,三季度库存将步入回升周期。交易角度建议不要高位追多,而是更多需要关注价格冲高回落的风险。从布局中期空单的角度看,一方面需要耐心等待情绪面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将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升级的风险以及印尼的政策风险继续作为观察项,将相关风险考虑到策略中。

对于近日沪锡的大幅拉涨,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研究员刘轶男认为,这一定程度是由于超跌反弹。月初至今,由于宏观情绪走弱、下游需求的超预期下滑对市场打击尤甚,沪锡主力合约由32.8万元/吨最低跌至25.35万元/吨,回吐今年全部涨幅后仍下跌7%左右。而近期利空因素释放、市场情绪好转,期价低位反弹。

对于锡基本面情况,东证期货衍生品研究院有色分析师孙伟东介绍,目前缅甸矿进口受当地疫情的影响逐步减弱,预计不久将完全恢复,国内矿石加工费小幅上行。国内锡冶炼厂开工率相对稳定,在高加工费的刺激下环比仍有上升的空间。消费端,近期尽管期价明显下调,但现货拿货意愿平平,国内升水也表现较弱,终端订单相对较差。海外基本面依然偏弱,库存持续累积至历史同期偏高位置。“随着国内价格的回调,锡锭进口窗口暂时关闭,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明显缓解,我们认为这也是本轮锡价大幅反弹的重要驱动。”他表示。

短期来看,孙伟东认为,国内近期的供需格局虽然面临转弱压力,但过剩幅度并不大,库存预计依然维持偏低水平。另外,近期国内出台了大量稳增长政策,市场短期悲观预期有所修正,同时长三角地区疫情的好转也对消费带来一定提振,预计短期锡价将迎来一波反弹的窗口期。不过,鉴于锡价仍处于历史高位,同时消费总体偏弱,因此反弹空间预计有限。

刘轶男也认为,锡价整体价格反弹力度将较为有限。她解释称,虽然上海复工复产将于下月积极推进,华东地区下游将有一定程度的补库存需求,但是已有部分进口锡锭由宁波港(3.93+0.00%,诊股)口进入华东下游,总体而言短时补库难以持续,价格反弹力度较为有限。当前市场对沪锡的交易重心已由前期的强现实开始转向,虽然上期所库存仍处于低位,但是从现货升贴水由月初超万元/吨调至当前的贴水报价,可见市场上隐性库存累积幅度应已超当前社会显性库存。

此外,她还提到,江西和丰环保新建10000吨/年精锡冶炼产能已于本月投产,已开始对外销售成品锡锭,将给本就弱势的现货市场带来新的供应压力。后续随着月间back结构转换、期现基差逐步收窄,冶炼厂有较强的套保动力后,随着锡锭库存的显性化,价格或将脱离当前振荡平台支撑。但是,因精锡供应相较其他有色品种集中度高,几家冶炼厂的检修将在短期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在当前位置冶炼厂也有可能形成联合检修同盟以对抗前期购高位原料带来的亏损。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冶炼厂检修公告。

棕榈油高位重挫

周一,棕榈油大幅下挫,主力合约跌幅超过3%。

“受印尼发放100万吨棕榈油的出口许可证额度,供应担忧有所缓解,市场情绪受到打压,棕榈油主力合约昨日低开低走,收跌3%,在10日均线企稳。”徽商期货研究所农产品(6.66+1.99%,诊股)分析师郭文伟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短期主导棕榈油市场关键的是印尼的出口和马来西亚的供应。

据他介绍,新的DMO政策是根据棕榈油生产商的精炼能力以及当地食用油需求水平,确定其强制性的印尼国内销售量,履行印尼国内市场义务情况将作为批准其出口许可证额度的参考。本次100万吨出口许可优先发放给履行销售义务和罐容紧张的企业,出口许可证最早月底发放,出口限制部分解除后,市场对全球棕榈油供应担忧缓解,不过出口节奏偏缓慢。“此次出口额度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20万吨,并且印尼出口政策变动频繁,印尼国内外棕榈油价格倒挂可能会导致出口商继续囤积库存,不愿低价在印尼国内售卖,新的DMO政策调控价格的结果仍有待观察。”他提醒。

另外,郭文伟还提到,在印尼限制出口期间,棕榈油进口国纷纷购马来西亚棕榈油,预计马来西亚棕榈油供需结构短期收紧。船运数据显示,5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增加22%—24%,且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表现不佳,由于5月期,工作日减少,以及劳动力短缺制约,产量环比下降13%,令5月库存趋降预期增强,支撑棕榈油价格继续高位振荡。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关于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人民币升值对食品行业的影响

纸币贬值 ```````貌似是和谐出来的

涨是一定又一定的事情 一定还会疯涨的 现在是一天涨1块啊 够彪悍的说 积累点也行 不要太多就好 咯 长多了的话 国家就乐子大了的说 不过好像要到几十块才行呢 ```````

诶 咱们都学学原始人吧 他们都不吃油的说 活的也满好 ``````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际市场食物油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豆油、菜籽等期货价格不断创出新高,批发和零售价格也紧随而上。不少食物油出口国在分享上涨带来的红利同时,也出现了本国市场价格高企所引发的通胀的隐忧。

1.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近期价格处历史高位。

今年以来,美国芝加哥期货(CBOT)豆类品期货、加拿大温尼伯商品期货(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衍生品(BMD)毛棕榈油期货等国际上有影响的食物油期货价格指数出现了大幅上涨趋势。

大豆是食物油的基础产品,也是最重要的期货品种。而菜籽油、棕榈油等在国际市场都是被看作为替代品。因此,这里以CBOT大豆市场为例来说明价格走势。从1月3日开市,到7月13日,开盘700.7,最高948.3,最低671.3,收盘948.1,上涨257.6(单位均为美分/蒲式耳),涨幅36.7%。其走势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月10日CBOT大豆指数的最低点671.3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27.100公斤)一直炒至2月22日的最高点813.5美分/蒲式耳,最大幅度为142.2美分/蒲式耳。主要炒作因素是美国职业农场主组织(Pro Farmer)在其间抛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新产季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急剧减少860至940万英亩。第二阶段:从4月24日的最低点732.2美分/蒲式耳开始,一直爆炒至6月18日的最高882.4美分/蒲式耳,最高幅度达150.2美分/蒲式耳,而这一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天气因素炒高了100多美分/蒲式耳。第三阶段:从6月22日的最低点817.4美分/蒲式耳一直炒作到7月13日的最高点948.3美分/蒲式耳,其最大波幅为130.9美分/蒲式耳。期货价格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这主要是因为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份令所有市场人士大跌眼镜的报告,即:美国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6408.1万英亩,较三月份的数据大幅削减305.9万英亩,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测的6783.8万英亩的平均值(预测区间为6600—6900万英亩)。当天CBOT大豆各合约一度涨停开盘。

经过市场有地进行播种面积——天气状况——播种面积的三个阶段炒作,使得CBOT大豆上升近260美分/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以前CBOT大豆是上涨——种植面积增——下跌——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的循环模式,而现在出现了新情况是上涨——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再减少种植面积的恶性循环模式。

7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预计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产量达到2.221亿吨,低于6月预测的2.253亿吨,也低于2006年的2.361亿吨。事实上,除了巴西之外,全球其他几个大豆主产国的大豆产量均有程度不等的减少,其中美国大豆产量调低至7140万吨(6月预测7470万吨,2006年为868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为4700万吨(2006-2007年度为472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560万吨,也低于2006-2007年度的1620万吨。不过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6100万吨,和6月预估值持平,也高于2006-2007年度的5900万吨。

从需求面看,全球大豆用量略微调低到了2.342亿吨(6月预测为2.343亿吨,2006年为2.252亿吨)。全球大豆出口预计为7550万吨,和6月预测持平,2006年为7050万吨,其中阿根廷大豆出口预计提高到1020万吨(6月预测860万吨,2006年为800万吨),巴西预计为20万吨(6月预测20万吨,2006年为2460万吨)。美国预计为2780万吨(6月为2940万吨,2006年为20万吨)。这也将导致2008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降低到5187万吨(6月预测为5400万吨,2006年为6417万吨)。

总体看来,报告印证了市场近期对全球下一年度大豆供应吃紧的担忧,这也使得市场对于任何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单产降低或者南美大豆播种面积降低的因素都极为敏感。从最新的气象预报看,美国西部玉米种植带可能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而7月底和8月份正值美国大豆关键的结荚期和灌浆期,炎热干燥的天气将会导致大豆单产潜力受损。除了天气因素,美国大豆价格的上涨也是为了鼓励巴西农户增加播种面积。一般预计巴西新豆播种面积将会比2006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但是从雷亚尔汇率持续走强来看,这显然不利于巴西大豆种植收益提高,因为巴西大豆主要是用来出口,所以美元相对雷亚尔越是疲软,农户换回的收益就越少。现在雷亚尔汇率位于近7年来的高点,1雷亚尔可以兑换0.53美元,年底之前可能达到1美元兑换1.8雷亚尔。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种季节开始前(也就是未来三到四个月里),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的几率很大,特别是如果美国中西部出现炎热干燥天气的情况下,以便能够鼓励南美农户尽可能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弥补美国大豆产量下降带来的全球供应缺口。

加拿大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等价格基本上与CBOT走势相同。自从2006年以来,马来西亚粗棕油期货价格飙升近80%,现货价格创下了8年来的新高。

2.三大因素支撑国际棕榈油价上涨

7月以来,国际棕榈油市场大幅上涨,24度棕榈油近月装运港船上交货(FOB)价格为每吨(下同)7.5美元,较前一周上涨22.5美元;33度棕榈油FOB价格为792.5美元,上涨22.5美元;44度棕榈油770美元,上涨10美元。

国际棕榈油市场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的带动。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2007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数据,导致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对BMD棕榈油起到支撑作用。第二、近期纽约商业(NYMEX)原油大幅上涨,使得棕榈油在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前景改善,吸引投机资金做多。马来西亚到2008年时强制要求在传统燃料中掺混生物柴油,并且打算提供补贴,确保生物燃料项目获得成功,这也对BMD棕榈油市场形成支撑。第三、印尼调高棕榈油出口基价,增加了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竞争力。印尼将毛棕榈油的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每吨(下同)622美元上调至676美元;24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676美元上调为746美元;33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652美元上调至737美元。印尼上调棕榈油出口价格有利于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对BMD棕榈油市场有利。

3.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保持向上。

据德国《油世界》预计,2006/07年度全球10种主要油料作物的消费量预计将达3.96亿吨,高于3.92亿吨的同期产量。2007年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为5160万吨,高于上年的4720万吨。其中欧盟油菜籽产量预计达到1780万吨,上年为1610万吨;中国产量预计为1100万吨,低于上年的1270万吨。加拿大产量预计提高到980万吨,上年为850万吨;澳大利亚产量预计提高到140万吨,上年为51万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全球油菜籽消费量增长明显,预计为5220万吨,上年为4910万吨。油菜籽加工量预计为4900万吨,上年为 4610万吨。从期末库存来看,预计今年为470万吨,上年为530万吨,库存对用量比预计为9.0%,上年为10.9%。可见,今年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持续向上。

造成供需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市场对生物柴油的炒作,从而预期菜油、豆油、棕榈油需求将可能大幅增加,供需基本面将偏紧。这一点在去年末的市场反应中较为明显,在德国,随着能源价格下挫、植物油价格相对坚挺及2006年8月开始实施的每升9美分的能源税造成生物柴油生产利润下降等,导致了生物柴油消费量下降,菜籽油和油菜籽价格出现了短暂的下跌。今年以来,由于豆油、菜油、棕油价格的大幅爆涨,如此高的成本已失去了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意义。但是,不断有新的预测调高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这无疑将给油菜籽供应带来逼迫的气氛,为其价格居高不下提供依据。

4.周边国家食物油价格上涨带来供应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剧。

棕油是印尼人的主要食用油,但由于作为烹调油和生物燃料的棕油价格飞涨,很多印尼人因为买不起,只能改煮无油之炊。已经迫使很多印尼穷人改吃水煮、而不是用油炒食物了。

作为世界最大棕油生产国之一,印尼会从油价上涨中获利,但是因为国内食用油价格也水涨船高地上涨了三分之一,造成千千万万的印尼普通百姓负担不起。另外食用油价格上涨,也让经济政策官员担心会对通货膨胀带来冲击。未加工食品包括食用油价格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是构成消费物价指数的商品和服务篮子中,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块。

印度是主要的植物油进口国,每年食用油需求的一半要靠进口来满足。由于今年油籽预计减产,这也使得印度对进口植物油的依赖性提高。印度食用油价格上涨,原因在于本地油籽产量降低,而且国际棕榈油价格创下数年新高,也带来明显的支持。

印度植物油价格近期持续走强,带来了国内通涨率指标的继续高企。到3月底,印度批发价格指数比一年前提高了6.39%,印度为了平抑通涨压力,已经将毛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70%调低到了60%,把24度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80%调低到了67.5%。相比之下豆油进口关税仍然维持在45%。由于用于计算关税的基础价格依然维持在2006年7月份的水平上,这有助于降低这些食用油的进口成本,也有利于进口增长。

总体上说,国外食物油价格仍然处在上涨趋势之中,除了种植面积减少及天气因素以外,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面临通胀威胁以及投资基金在期货市场兴风作浪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预计CBOT大豆市场很有可能达到1065美分/蒲式耳或1116美分/蒲式耳。

人民币升值对食品产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公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进出口这个链条传递,进出口依存度越大的企业,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越敏感。基于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规模,以及大多数公司市场化与国际化时间均较短,目前食品企业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为此人民币升值对产品出口的负面效应在食品产业整体影响不明显,但对不同子行业而言是有差别的。这里对涉及进出口的食品行业做一个简单的评述:

(一)原料进口型行业会有所受益

主要包括大麦、小麦、大豆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每年均需要进口相关的原材料,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得这些行业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1.大豆:中国每年进口大豆约2000万吨,占国内总需求的60%。大豆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焦点。历任访华,都在担任大豆的“推销员”。

2.玉米:受国内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和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下降双重因素的影响,玉米供求的弱平衡已经打破,尤其是饲料和加工用玉米增长迅猛,缺口将超过800万吨,中国将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

3.小麦:中国是小麦的净进口国,2005年预计小麦缺口为500万吨。这对于利润微薄的面粉行业是个好消息。

4.大麦:中国是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国和啤酒原料进口大国。目前,我国啤酒业有2/3的原料是靠进口,中国每年的大麦进口数量在280万吨至300万吨之间,购买量占了贸易总量的一半。从进口原料成本来看,进口大麦成本下降,相关啤酒企业(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的生产成本会相应有所下降。不过大型啤酒企业的出口业务也会受到影响。

5.奶粉:中国每年进口奶粉约为15万吨,相当于国产奶粉总产量的20%。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进口奶粉的价格,降低资本性支出水平,提高资产盈利能力,从而给国内乳品企业的还原奶生产带来更大的动力。

(二)传统的出口优势型行业则受到直接冲击

主要包括蔬菜、水产品、果汁等行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会使得这些行业的利润率有所下降,但我们认为仅2%的升值幅度影响不大,通过成本压缩和价格适当转移会使得这些行业的公司,特别是龙头企业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1.蔬菜:我国是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国,蔬菜出口一直是我国农产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价格方面,中国蔬菜在国际市场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因此受汇率调整影响不大。

2.水产品: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位,水产品对外贸易一直在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约有6%~8%的水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等地。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价格压力进一步增大。

3.浓缩果汁: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果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浓缩苹果汁出口量达到5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40%。人民币升值在降低行业利润的同时,也会适当减小反倾销的压力。

4.肉类:中国肉类进出口总额约为25亿美元。近年来,进出口同时增加,但总体上维持贸易顺差。2004年底以来,国内玉米、豆粕、预混饲料、兽药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肉类产品的出口成本。我国肉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会受到影响,此次人民币升值,对于肉类出口企业是一个新的考验。

(三)进口型食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1.食用油:国内食用油市场需求旺盛,豆油、棕榈油国际市场价格偏低。人民币升值后,进口食用油的价格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因为中国将会结束配额制度以履行WTO所规定的义务条款,未来一年内中国可能会超过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国。预计2005年棕榈油、豆油进口数量将分别达到310万吨、350万吨,菜籽油120万吨。

2.葡萄酒行业:中国每年进口葡萄酒约为5万吨,占国内市场的10%。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从而给国内企业带来价格竞争压力。

3.食糖:2005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为2000万吨。

(四)对食品类上市公司的影响

1.对出口收人占比较大比例的企业构成较大负面影响:如丰原生化、安琪酵母、ST大江、国投中鲁、新中基、ST屯河等。

2.对出口收入占比较小比例的企业构成负面影响有限:茅台、五粮液、燕京啤酒有部分酒出口,汇率调整会有不利影响,不过考虑到出口量小、出口价格低于国内销售价,因此影响会非常小。

3.受进口产品冲击的企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张裕可能受到进口酒的压力,不过今年进口葡萄酒关税降低了,进口葡萄酒的价格电没有调低,汇率调整对公司存在的不利影响应该也不大。

4.原料进口型企业受益:伊利、光明、三元等乳品企业会得益于进口原料奶粉价格的降低,但进口原料奶粉占全部用奶量比重较低,因此受益有限。

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趋势

总体而言,中国是农产品净进口国,存在50~1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当然贸易逆差突现是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国内农产品供需形势所发生的变化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