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以后国际经济形势会不会影响贸易

2.请简述当前经济背景下,欧洲国家金融问题对世界经济影响自己当前地区冲突对世界经济恢复的影响?

3.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么从国外进口价格是多少呢?

4.沙特王储说和伊朗开战会打击全球经济,这句话有道理吗?

5.英文高手请进!!英译汉!!在线等答案!!英文翻译中文!!★机器翻译绕开☆

6.2009国内十大经济

意大利 石油_意大利最近油价走势分析

欧洲天然气期货涨22%,刷新历史新高。本周,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周二飙升至新的纪录高位,相当于每桶230美元的油价,原因是对冬季到来前供应的担忧推动能源商品上涨。此前,欧洲天然气、碳和电价多次刷新纪录高位,本周,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周二飙升至新的纪录高位,相当于每桶230美元的油价,原因是对冬季到来前供应的担忧推动能源商品上涨。由于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以及法国的核能发电到期,荷兰TTF天然气价格(欧洲的基准天然气价格)周二首次飙升至每兆瓦时100欧元以上。

一、欧洲各国如何应对天然气短缺?

天然气价格飙升,英国消费者和能源公司收到巨大冲击,在欧洲其他国家,消费者也面临着电费煤气费账单的急剧上升。

1、欧盟:不断飙升的能源开支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也给布鲁塞尔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欧盟***一直忙于推动其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致力于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55%。它涵盖范围很广,但批评人士说,中包括一些建议,有可能导致能源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欧盟正在就成员国在欧盟规则范围内可以单独取的缓解措施制定指导意见。但是,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欧盟会取任何重大的、集中的干预行动

2、西班牙:西班牙的能源价格与天然气批发市场密切相关,因此最近消费者每兆瓦时电价屡创新高。2021年下半年,西班牙的天然气批发价在欧洲各国中也最高。2021年9月,西班牙社会党总理佩德罗·桑切斯领导的联合公布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遏制上涨的能源费用。其中包括减税和临时削减能源公司赚取的超额利润。后一种举措招致了能源业界的批评,尽管已经澄清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将获豁免。表示,其目标是到2021年年底将电费降低20%以上。

3、意大利:意大利尤其容易受到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影响,40%的能源来自天然气,其中大约一半来自俄罗斯。因此,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下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都让意大利受到沉重打击。意大利已经花费了约12亿欧元来控制家庭能源价格的上涨,并承诺在未来几个月内再提供30亿欧元帮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说,在未来3个月,一些原来的所谓系统成本费用将从天然气和电费中扣除。它们本来是增加的税收,用以帮助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

2012以后国际经济形势会不会影响贸易

更多经济金融智慧问题,请搜索“未来银行家”

地缘政治

利比亚位于地中海南岸,与埃及、突尼斯等国相邻,大部分国土是沙漠。1912年,它成为意大利殖民地。此后,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1951年,利比亚获得独立,成为一个王国。18年后,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夺取,建立了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十分重要,其与欧洲隔海相望,周围又是四个讲法语的国家。很多法国的政治家都将利比亚视为一个对本国而言的特殊国家,法国当局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法国因为石油利益,只能先同在利比亚首都黎波里的卡扎菲断交,后又承认了利比亚反对派,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这就可以理解为何法国高调宣称要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因为法国在利比亚主要的石油设施,都集中于利另外一大城市班加西中(反武装控制范围内)。

经济因素

截至2010年10月,在利比亚经营的法国公司已经从2008年的18家增至32家,主要投资于能源领域。据美国网站报道,法国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央视评论认为,对法国而言,如果利比亚稳住了局势和统治地位,前者将付出沉重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反之,如果帮助反武装上台,法国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欧盟之疾

去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让欧盟成员国遭受重大经济打击。好不容易通过半年多时间的调整,慢慢步入恢复阶段之时。国际油价,特别是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一路狂飙,使得大部分使用北非石油的欧洲国家,面临着输入型通胀的风险。这在我《中纤财评:石油/棉花 美国操控下的资本大挪移》中以有所介绍。

美国从经济角度上考虑,战略目的非常明确,搅乱北非局势之后对欧洲输入通胀,然后打压欧元提振美元。以德法为首的欧盟自然不甘示弱,在对付美国“软刀子”的同时,一方面欧洲银行积极构筑金融防火墙,另一方面也在利比亚局势上借着美国战略“顺水推舟”,干脆推翻卡扎菲,扶持利比亚反对派上台,届时法国在利比亚将大幅提升能源方面的利益。

本来日本大地震,暂时打压了国际油价,对欧盟真还算是利好。没想到华尔街分析师们,没隔几天竟然视日本大地震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不顾,调转笔头一致对准利比亚局势,强行拉涨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加上美国为应对日本盟友的大地震“殚精竭虑”,无暇顾及卡扎菲同志,致使利比亚军大有重新掌控局面的趋势,为此利比亚战局又一次陷入了僵局之中。看起来欧盟又被美国摆了一道。作为欧盟两巨头之一,德国肯定是不会率先出兵干预(二战战败国),因此法国没办法了只能被逼出头和利比亚现撕破脸皮。

美国——“软实力”终极体现

美国之疾

日本9级大地震之后,最急的莫过于美国。为什么?当然他不是为日本着急,而已由于美元指数横盘过久,好不容易找到在76一线做底反弹的机会,一次超级大地震导致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从而又一巴掌把美元打了下去。急得美国昨天强组西方七国集团(G7)召开紧急磋商,联合干预日本汇市。有趣的是英国财政部和法国央行昨日先后承认干预了日元,德国也央行证实在干预市场,而欧洲央行却拒绝置评,这很值得玩味一下。

而在利比亚问题上,美国则含糊其辞。这和美国外交一向跑在最前面的强硬对外政策相左。为什么?很简单,利比亚无论是军胜,还是反对派赢了,对美国都无利可图。只有让利比亚局势、北非局势继续乱下去,才会对美国有利。别看美国军舰20日对利比亚发射了100多枚“战斧”,人家主要是先“清库存”,然后拉动一下国内制造业的内需而已,就业岗位就是这么被创造出来的。

他美国人就从未指望利比亚局势能立马搞定。因为美国的石油利益在中东、在沙特、巴林这些国家(沙特、巴林最近发生反示威活动,美国马上力挺沙特出兵镇压,沙特“剿匪”那是相当的给力),而不在北非。且利比亚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3%主要供应欧洲,且近几年产量都在回落。

因此,目前美国在利比亚没有明确的利益目标存在,相反利比亚不过是美国人的一步楔子,对付欧盟的楔子。所以,看似以欧美为主流的国际社会,都支持军事上打击利比亚的行动。而背后的实质和西方集团不同利益诉求,必将让后期利比亚局势更加复杂化。

请简述当前经济背景下,欧洲国家金融问题对世界经济影响自己当前地区冲突对世界经济恢复的影响?

2012年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2011年,世界经济延续了2010年的复苏态势,但受自主增长动力不足、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全球通胀压力加大、日本大地震、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3.9%,较2010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2%,分别减少1.6和1.3个百分点。

进入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显现积极信号,美日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就业、消费和工业生产有所回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新兴经济体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力度加强。但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仍然很多,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的态势没有改变。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也难以缓解,全球性财政紧缩政策空间继续收窄,高失业率和高油价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前景仍不明朗。IMF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4%,欧元区将出现温和衰退,下降0.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至5.4%。

2011年国际贸易增速明显下滑。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5%,较2010年下降8.8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出口量增长4.7%,低于全球平均增速;发展中国家出口量增长5.4%,其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47%,创历史新高。2011年,美国、欧元区出口规模占其GDP比重创新高。其中,美国出口额占其GDP14%,超过2008年水平创近年来新高;欧元区出口额占其GDP比重首次超过危机前水平,德国出口额占GDP比重达到50.1%。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充满风险,比如欧元区经济衰退深化、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和地缘政治危机等,WTO预计2012年世界货物出口量增长3.7%,低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发展中国家增长5.6%。

尽管受到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拖累,但在发达国家带动下,2011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流入规模保持上升势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2011年全球FDI增长16%,规模达到1.66万亿美元,超过危机前水平,但较2007年的峰值仍低2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5%;发展中国家下降7%,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FDI占全球份额从31%降至26%。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欧债危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影响全球FDI,一季度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规模双双下降,2012年全球FDI投资前景谨慎乐观。

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仍然较大

近期,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均出现回升迹象。一是全球制造业显现积极信号。摩根大通报告显示,2012年2月和3月全球制造业指数(PMI)均处于50荣枯线上方,分别为51.2和51.1,预计4月会继续增长,这预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活动呈整体回暖之势。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提供的美国制造业指数也从2月的52.4增长到53.4,比预期强劲。二是经合组织(OECD)经济活动增强。2月份OECD综合先行指数为100.5,自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第四个月回升,继续显示出经济好转的积极信号。其中,日本和美国综合先行指数均处于101以上,继续引领经济向好迹象,欧元区17国整体综合先行指数与1月份持平。三是全球股市表现较好。由于公司实际收益增长,2012年以来股票市场投资信心增强,全球股市普遍上扬。一季度美国道指上涨8.1%,标普上涨12%。从目前看,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有望持续,至少应排除再度出现衰退的可能性。

但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与不断蔓延深化,暴露出当前国际经济在体制机制、政策理念、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弊端,世界经济固有矛盾、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以及由此产生的并发症等新问题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基础比较脆弱、前景尚不明朗,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复苏进程将漫长而曲折。目前,国际机构对2012年世界经济的预期并不乐观。联合国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处于另一次大衰退边缘,二次探底风险加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尽管将今年全球经济增幅由1月份预计的3.3%上调至3.5%,但警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风险并未完全消除,欧债危机和潜在的油价飙升仍可能扼杀脆弱的经济复苏,财政整顿和银行去杠杆化等压力将在短期内制约发达经济体的强劲复苏。

2、欧债危机前景依旧复杂多变

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发酵,导致欧洲银行业流动性紧张加剧、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市场信心极度脆弱,形势十分严峻。针对这种情况,欧元区各国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救急的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一是欧洲央行两次长期再融资操作向市场提供超过1万亿欧元流动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欧洲银行业流动性压力;同时还多次购买重债国债券,为稳定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希腊债务置换取得重要进展,预计可减轻大约1000亿欧元债务负担;总额1300亿欧元的第二轮救助获得批准,希腊成功渡过一季度偿债高峰。三是欧元区各国同意提高欧债“防火墙”规模,即将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的总体资金上限扩大至7000亿欧元。

欧债短期风险虽然有所降低,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希腊经济已连续4年陷入衰退,财政紧缩更是削弱了经济复苏动力,债务违约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欧洲银行业流动性情况有所改善,但仍面临去除债务杠杆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等诸多问题,特别是部分南欧国家银行坏账较多,银行业仍然存在较高风险。当前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仍处在偿债高峰期,尤其是西班牙经济增长乏力,债务持续增加,导致国债收益率快速大幅上涨,市场普遍担心其成为下一个求救国。近日,标普将西班牙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两个等级,从A下调至BBB+,评级前景为负面。总体看,欧债危机发展还存在很多变数,仍是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风险。

3、国际油价仍在高位震荡

国际油价是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主要受伊朗局势影响,全球市场对原有供给的忧虑情绪加重,加上全球流动性充裕、投机资本炒作等因素,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纽约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109.8美元/桶,目前仍在10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徘徊。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达8990万桶,比去年日均需求量增加0.9%。报告指出,近来国际油市压力有所缓解,原因包括欧佩克成员国增产、沙特阿拉伯承诺加大供应、全球原油需求停滞、国际能源署有可能释放战略储备以及伊朗核问题多方会谈有望重启等;2009年以来不断重现的供需矛盾暂时恢复平衡,但与伊朗核问题相关的地缘政治担忧情绪尚未消除,国际油价再次飙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从目前情况分析,伊朗局势仍是造成全球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随着欧美对伊朗取原油禁运的时间日益临近,市场仍会产生一定幅度的波动,国际油价将会继续在高位盘整。这无疑将增大全球通胀压力,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走势,制约消费信心和居民可支配开支,扼制全球经济复苏势头。

4、全球流动性宽松程度加剧

近日,美联储决定把接近于零水平的短期利率维持到2014年末,继续宽松货币政策。欧央行两次长期再融资操作向市场提供超过1万亿欧元流动性,并连续四个月维持1%的基准利率。英国将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0.5%的历史低点。日本继续维持“零利率”,日本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强有力货币宽松措施,直至实现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的目标。

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不同程度由紧转松,增加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近期,印度将基准回购利率由8.5%下调至8%,是2009年4月以来首次降息,并将边际工具借款占银行定活期存款的比例上限由1%提高至2%;巴西将基准利率由9.75%下调至9%,是2011年7月以来连续第六次降息;印尼连续第2个月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75%不变;韩国连续第10个月将基准利率保持在3.25%不变;泰国维持基准回购利率3%不变。全球流动性进一步宽松,可能加剧国际资本无序流动和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前景

美国 受日本地震灾害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外部因素拖累,以及失业率高企、消费低迷等内部因素影响,2011年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7%,低于2010年3%的增速。下半年美国经济表现有所改善,特别是由于私人库存投资、个人消费开支和居民住房固定投资增加使四季度经济增长3%,为全年最好季度表现,也是自2010年二季度以来最快季度增长。

进入2012年,美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复苏势头。国内制造业扩张势头不减,3月份制造业购经理人指数(PMI)53.4,连续32个月保持扩张势头;就业市场有所好转,国内消费需求趋旺,消费者支出情况乐观;2月份美国货物和服务出口超过1800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金融市场表现较好,道指连续五个月上涨。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一是尽管美国失业率从2009年的10%降至8.2%,但实际新增就业人数依然有限,若经济复苏出现反复,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后劲不足,而且解决日益加重的结构性失业比恢复周期性失业更困难。二是外部风险制约增加。伊朗局势扑朔迷离,美国经济容易受到油价暴涨的冲击,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也将延缓美国经济增速。三是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OECD预计,2012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折合年率将分别增长2.9%和2.8%。IMF预计,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2.1%,略高于上年。美联储近日表示,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温和增长,随后增速将逐渐加快。

欧元区 2011年,由于家庭支出、出口及制造业表现疲软,欧元区经济仅增长1.4%,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环比下降0.3%。重债国经济增长普遍乏力,希腊经济下降6.9%,葡萄牙下降1.5%,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只有0.7%、0.4%和0.7%的低增长;核心国家仍是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德国增长3.1%,法国增长1.7%。

2012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欧洲央行为稳定金融市场向银行体系提供大量流动性,25个欧盟成员国签署财政契约,欧债“防火墙”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些都有助于缓解欧债危机压力,同时美日等国经济复苏势头加快带来的外需增长,也有利于欧元区经济复苏。但总的来看,欧元区经济复苏仍然面临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温和衰退势头短期内难以改变。

一是主权债务危机仍是主要风险。希腊短期内债务压力减轻,但长期偿债能力仍然堪忧。经济规模较大的西班牙、意大利债务问题也很严重,不排除风险爆发的可能。同时,欧元区各成员国为应对危机而取紧缩财政开支和银行业去杠杆化的措施也将削弱经济增长动力。二是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失业率连续8个月持续攀升,2月份达到10.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7个成员国失业率超过10%,希腊、西班牙等重债国均超过20%以上。三是实体经济表现趋于低迷。4月份欧元区制造业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6%,比3月份下降1.7个百分点,已连续9个月处于低于50%的收缩区间。德国、法国制造业PMI分别为46.3%和47.3%,也均连续两个月低于50%。

IMF预计,2012年欧元区经济将下降0.3%,其中希腊、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将分别下降4.7%、3.3%、1.9%和1.8%。

日本 2011年,受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害冲击,日本经济同比下降0.7%,低于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元升值、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原油价格走高等因素影响,加上大地震影响汽车等行业出口,外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日本财务省最新贸易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财年(2011年4月~2012年3月)日本贸易逆差达4.4万亿日元,创19年度有可比数据以来单一年度最高纪录,也是近3年来首次出现逆差。此外,日本企业海外并购创历史新高,据日本知名企业并购咨询公司统计,2011年日本企业海外并购额7.33万亿日元,增长近1倍;海外并购案474件,同比增长23%。

进入2012年,随着外部环境逐渐改善和灾后重建拉动,日本经济呈现复苏兆头,经济数据出现好转迹象。2月份除船舶和电力设备外的核心机械订单环比增长4.8%,较1月份提高1.4个百分点。3月份日本出口额同比增长5.9%,是半年来首次正增长。日本央行加码量化宽松、力压日元汇率贬值等因素强化了投资者对日本企业业绩改善的信心,灾后重建的逐步开展也推动日本股市上涨。

日本预计,2012财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8%,其中与震后重建相关预算及投资将对实际GDP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左右。IMF预计,2012年日本经济增速将达2%,较上年明显改善。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2011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6.2%,较上年放缓1.3个百分点。巴西经济增长2.7%,增幅不到上年一半。中国经济增长9.2%,较上年低1.2个百分点。印度2011-2012财年经济增长6.9%,为过去三年最低增幅。南非经济增速降至3.1%,低于预期。俄罗斯经济增长4.3%,与上年持平。此外,泰国经济增长0.1%,较上年7.8%的增速大幅下滑;马来西亚经济增长5.1%,低于上年的7.2%。受局势动荡和外部环境恶化影响,中东北非地区经济增长3.5%,较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保持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5.1%,成为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地区之一。

进入2012年,受全球总需求不足、油价高企加剧输入性通胀等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下降,但新兴市场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IMF预计,2012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为5.7%,增幅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亚洲发展中经济体7.3%的增速虽然较上年下调,但仍将是最快的。中东北非经济增速将达4.2%,较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速将由上年的4.5%降至3.5%,相当于该地区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巴西继2011年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后,2012年继续出台新的刺激措施,经济回暖趋势将加快,预计增长3%。俄罗斯加入WTO也将有利于其经济发展,预计增长4%。

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么从国外进口价格是多少呢?

2011年下半年的世界依然面临美欧债务危机持续、国际地区局势不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增大等严峻而复杂经济形势。近一段时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放缓明显,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本刊整理了相关资料对下半年世界经济走势做出了一定的判断,供领导参阅。

一、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

(一)原油

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2月中旬利比亚冲突爆发后,油价涨幅明显。3月日本发生的自然灾害引发市场恐慌,油价出现重挫。4月,油价震荡上行,4月29日纽约油价收于每桶113.93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收于每桶125.89美元,均创下两年多来高位。受高盛看空言论以及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影响,油价在5月5日重挫8%以上。纽约油价一举跌破每桶100美元关口,伦敦油价跌至每桶110美元附近。进入6月,希腊债务危机不断升级导致欧元下挫,进而推动以美元计价的油价下跌。7、8月稍稍稳定,如今又再次下挫。地缘政治、日本大地震、希腊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复苏放缓以及投机资金等成为主因。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原油市场报告》称,下半年原油需求将因驾车高峰以及取暖需要而有所增加,日本重建也会拉动原油需求,油价有望反弹。

(二)有色金属

今年年初以来金属市场呈现先扬后抑局面,2月份延续过去两年来快速增长势头,铜、锡、铅等金属价格不但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甚至一度触及历史最高价位。但之后主要金属价格冲高回落后一路下行,其中镍和锌跌幅更是超过10%。下半年总体来说利多因素正在增加,虽然欧美经济复苏持续性有待观察,但总需求已经基本恢复。未来几年有色金属持续上涨的基础仍未见牢固,宏观面和供需面潜在的疲态难以改观,金属市场还将剧烈震荡波动。

(三)农产品

今年年初全球粮价屡创新高。3月芝加哥商品小麦的涨幅是3.8%、玉米的涨幅是9.9%,稻谷3.5%,纽约期货棉花的涨幅是36.96%。4-7月由于世界各地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对粮食作物,如:玉米、水稻打击很大,全球粮价因此一路飙升。8月中旬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以8月10日收盘价格为基准,其后的10个交易日内,美豆、美豆粉和美豆油分别上涨6.91%、8.14%和5.07%,美小麦和美玉米分别上涨8.36%和7.%,美棉上涨6.92%。从价格的涨幅来看,豆粉、小麦和玉米的涨幅要大于大豆、油脂和棉花,间接体现出现阶段饲料用量出现阶段性增长的态势。从影响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因素来看,美国国债评级被下调后引起的恐慌从8月中旬开始逐步得到释放,美元继续呈现弱势,货币价格走跌也是造成商品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在货币环境继续疲弱的背景下,由于消费增加、期末库存普遍偏紧以及全球流动性较为充裕,国际农产品价格依然存在继续上涨的动力和需求。

二、美债、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美欧债务危机持续恶化

今年8月签署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随后8月3日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3日宣布将美国的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A,展望为负面。8月5日 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从2009年12月开始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为发端。随后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穆迪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2010年5月3日 德内阁批224亿欧元援希。2010年5月10日

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今年1月惠誉下调希腊主权信贷评级由BBB-级下调至BB+级,评级展望为负面。今年,3月7日

穆迪将希腊国债评级从“BA1”下调至“B1”,评级前景为负面。3月29日 标普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BB+”下调至“BB-”。7月4日

标普将希腊长期评级从“B”下调至“CCC”,指出以新债换旧债或令希腊处于选择性违约境地。伴随对希腊评级的下调,欧元区其他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也被卷入债务信用危机。9月19日标普将意大利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从A+降至A,前景展望为负面。由于意大利债务总额超过了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四国之和,因此被视为“大到救不了”的国家。

(二)美欧债务可能的影响

美债违约问题之所以令世人瞩目,主要在于全球金融体系会因此遭遇重大冲击,甚至引发世界经济衰退。虽然目前美债违约风险暂时解除,各国金融机构松了一口气,但巨额债务问题并未消失,反而因为“借债天花板”提高而规模更加庞大。

除了美国债务以外,欧元区债务问题将是另外一个抑制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雷区”,甚至是更大的“雷区”。尽管前不久对于希腊进行了救助。但欧债危机也没有被止住,并且向意大利(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及西班牙(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蔓延,并有可能成为“新的雷曼兄弟”,引发对于全球经济更严重冲击,欧盟委员会巴罗佐因此发出警告:其影响范围甚至可能超越欧元区经济体。

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从公布的最近月份各国制造业购经理人指数中略见一斑。陆续公布数据显示,7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购经理人指数从6月份的55.3降至50.9,远低于预期水平54.9;欧元区7月制造业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50.4;英国7月制造业购经理人指数更是降至荣枯线下方的49.1。中国7月制造业购经理人指数降至29个月低位50.7%,距离衰退仅一步之遥。

虽然美国提高了债务上限,暂时避免了债务违约,但欧美国家债务庞大问题依然存在,住房和就业疲软问题依然存在。投资者与生产者信心不足、消费者“捂紧钱袋”以及被迫削减开支,几大效应叠加,将使得全球需求形势恶化,世界经济复苏也因此更为乏力,甚至出现最糟糕的情况,即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

三、国际地区局势近况

(一)9月以来全球热点地区情况

9月份以来,中东北非地区的紧张局势并没有随着利比亚战事出现重大转折而得到缓和,各方敏感神经进一步绷紧。9月1日,利比亚国际联络小组会议在巴黎召开,会议将对利比亚战后安排问题进行磋商。这表明,半年多来一直牵动着世界神经的利比亚局势开始转向战后重建。预计美欧在利比亚战事压力减轻后,加大对“中东心脏”叙利亚施压,9月16日美国要求在叙利亚的公民立即撤离。分析人认为这一决定预示着西方对叙利亚要取新的行动;埃以、土以外交危机以及巴勒斯坦“入联”外交战接踵而至,美国的“中东钢钉”以色列面临着全面外交危机的压力。

9月9日晚,埃及抗议民众冲击并闯进了以色列驻埃及大使馆,以色列大使及其他高级外交官连夜乘坐以方紧急派遣的专机回国。冲击使馆使埃以两国关系骤然紧张。对中东地区有着重要影响的这一双边关系是否会继续恶化令人关注。冲击实际上是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2月下台后,埃及民众反以情绪与日俱增的反映。穆巴拉克执政时与以色列一直保持着双边关系,但埃及民间许多人反对这种关系。穆氏垮台后,埃及民众积聚已久的反以情绪浮出水面,而埃及士兵遇袭则激发了这一情绪。

(二)全球热点地区局势分析

利比亚问题:美国在利比亚问题上取的是想管也不想管的办法,因为美国想控制欧洲的货币,所以在打利比亚问题上犹豫不绝,欧洲各国当然是想速战速决,从而稳定油价。

叙利亚问题:叙利亚问题其实就是美国和俄罗斯掰手腕,最近看来难分胜负。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一个很重要的控制点,最近美国在叙利亚的渗透相当厉害,国内游行不断,而且还出现失控的局面,对于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伊朗问题:伊朗问题是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四个经济体的博弈关系,基本可以看出欧盟表面中立(实质倾向于中俄),中俄立场基本一致,美国是另外一种立场,未来在中国和俄罗斯的支持下,伊朗还是比较安全的,伊朗是中国在中东利益的前哨站。

四、专家观点

警惕美债欧债危机“共振”

余翔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

在当前欧债持续发酵的特殊时期,如果美债再出现问题,美债、欧债“共振”,必然会产生全球性系统风险。

欧债危机发生后,欧洲走的是“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之路。为提振美国经济,美国也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产生的恶果是世界范围的通胀高企。此刻,若美债出现问题,美联储势必会重拾宽松的政策,继续开动印钞机。这无疑会动摇大西洋另一端欧洲收紧货币政策的决心。直到近期欧洲央行才在通胀的压力之下被迫两次提高基准利率,透露出收紧货币政策的动向。美欧再次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将令世界通胀压力继续增大,广展中国家继续承受通胀痛苦。

欧债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外界对欧元的信誉,引发了外界对欧元可能崩溃的担忧。美债如果出现危机,世界将出现一轮美债和美元资产抛售潮,美国的信誉和美元的地位将加速下降。短期内,国际金银价格将会继续走强,由于一时难以找到更好的替代货币,投资者增持欧元的意愿将会上升,欧元兑美元汇率可能会再度走强。但在当前亟需通过价格竞争力来带动出口的背景下,欧元升值对欧洲出口不利,更不利于欧债问题的解决。

美债和欧债一样,危机爆发将造成巨大的市场波动。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美元、欧元资产缩水将是短期内最直接和巨大的损失。但长期来看,机遇则可能大于挑战。着眼长远,美债、欧债的不稳定性将令投资者对美元和欧元的信心受损,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将会受到外界青睐,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出口市场的地位将会被欧美更加看重,随之而来的亦将是新兴市场国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欧美债务风险震荡中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马忠普 中华商务网副总经理首席分析师

一、由通胀风险爆发而引发的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从根源上看不是周期性过剩型经济危机,而是连续几年积累的金融风险和通胀泡沫破灭。

连续几年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引发大宗商品需求增加。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然产生性大宗产品的全球化市场和供货模式。也必然形成全球性流动基金的市场炒作。虚拟经济炒作价格不断走高,推升世界通胀。终于引发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重创了世界经济。

经济低迷,需求减弱,基金亏损,银行破产。大宗商品价格也跌入低谷。发展中国国家潜在需求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就决定了过剩性危机底部是较长期的经济一片萧条,而在金融经济危机的底部,经济却不会是一片萧条。潜藏着低成本发展商机。由于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潜在需求依然存在,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跌入低谷,发展成本低和各国的拉动经济政策的实施,特别是中国经济的牵引作用,世界很快步入经济恢复期。

二、金融经济危机爆发期间,由于价格回落到低谷,需求和经济拉动的活力明显。

各国的投资拉动经济政策效果使世界经济在2009年2季度开始走上恢复性发展,大宗商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是也积累了流动性过剩。在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的2009和2010两年期间,虚拟经济炒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疯狂程度远远超过2008年的前几年。在世界经济还处在恢复期间,就有许多大宗商品价格甚至接近了2008年中期的价格水平。这两年经济恢复,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都进入价格上涨阶段,也是通胀经济周期中的通胀风险加速积累的阶段。

世界经济恢复期,推升通胀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内容和形态。而且这种流动性过剩炒作大宗商品价格的通胀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已经相当程度上主导了当前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在两年的经济恢复期中,由于引发通胀的根源没有解决,世界再次步入价格不断攀升的通胀压力上涨期。这期间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有着很大的相似。尽管其间震荡不断,但基本趋势都遵循通胀上升期价格上涨的大趋势。它们的差异仅仅反映各自在通胀形势下的供需平衡关系。例如金属铜和铝;钢铁和铁矿石;中国和国际钢材价格走势差异。很显然通胀经济形势下,影响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的不仅仅是供需平衡关系,也有通胀经济的阶段性演变趋势。

铁矿石、铜、石油等性大宗商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必然引发新一轮价格结构性攀升的通胀压力有增无减。全球已经再次陷入高通胀压力之中。许多为控制通胀不得不紧缩财政开支,控制流动性,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速。控制通胀的努力,实质上是世界经济以牺牲发展速度为代价与通胀博弈。中国经济增速都出现了放缓,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经济已经陷入困境。

三、经历了高通胀风险积累,放缓了经济增长,出现了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震荡,世界经济在通胀与经济疲软之间的博弈已经进入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

2011年以来,脆弱平衡阶段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实践特征是已经出现连续几个月的价格高位涨跌震荡。在这种时期炒作大宗商品价格期货风险是很大的。这也是近期一些大基金亏损,国际金融、债务风险增加,国际社会动荡加剧的经济根源。

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速放缓,欧美经济的疲软,需求减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行业陷入产能过剩,许多原料成本高的行业陷入微利和亏损险境。

四、经济疲软的基本态势决定了价格高位震荡期的利好,价格居高不下和价格高位反复震荡是价格走势的较长期基本特征。

连续两年的通胀形势下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去年11月到今年初是美国量化宽松金融政策再次推升全球通胀和铁矿石成本上升,刺激国内外钢材价格走高,当前形势就是世界在持续的高通胀压力下,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处在相对高位时期,继续拉涨的风险重重。尽管国际通胀压力有增无减,但是大宗商品价格已经陷入高位频繁涨跌震荡的阶段。这期间工业、贸易企业如果陷入亏损险境将很难自拔。

高通胀时期价格高位震荡阶段的每一轮价格攀升都会产生新的通胀压力,进而带来经济的进一步疲软。从而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这也是价格高位反复涨跌震荡的根源。特别是价格泡沫比较多的类产品出现价格震荡频繁,甚至出现价格阶段性下行趋势。例如前一个时期的铁矿石和铜市场价格显示的回落趋势。前三个月,国际期铜出现5个单日跌幅200美元的回落。这种通胀风险震荡经济走势加剧了欧洲的债务危机。特别是近日传出意大利和欧洲债务频临危机,除了黄金价格反弹外,美股、石油价格均下挫。反映的就是这种通胀经济周期处在价格高位震荡阶段的风险演变趋势。而目前这种通胀经济形势和价格高位震荡看不到希望的走势特点实际上是通胀泡沫经济形势问题严重化的又一个重要实践表现形式。

五、世界主要经济体展望

(一)美国可能继续维持低水平增长

美国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高失业率可能导致居民消费能力的减弱。在此次复苏当中,居民消费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消费能力的下降必然会影响到整体复苏态势。二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力度将会逐步收缩,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于6月底如期结束,而美国和国会都在设法削减财政支出以平衡预算。此外,和国会关于国债上限的斗争也会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信心带来影响。目前唯一比较有利的因素就是油价从前期高点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减轻了通胀压力并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这对美国下半年的增长是有利的。预计2011年美国增长率大约在2%-2.5%左右的水平,明显低于2010年。

按照美国目前新增就业增长的速度,预计到年底之前美国的失业率仍将保持在8.5%以上,到2012年底前仍可能保持在7.5%以上,远高于正常水平。为了维持经济增长,美国有可能继续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二)欧盟受债务危机影响短期难以走出困境

欧盟仍然保持缓慢增长势头。其中德国经济的表现一枝独秀,其失业率屡创统一以来的新低,继续成为拉动整个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仅能勉强维持正增长,导致金融市场对其偿债能力产生质疑,其债务违约风险再度上升。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会是一个长期困扰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复苏的问题,但应该不会演变成类似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那样的金融危机。预计2011年欧盟增长率仍可以达到1.5%左右的水平。

(三)日本经济逐渐恢复

2011年初,外界曾普遍预计日本经济2011年会有较好表现。但地震和海啸使得受灾地区的工业生产暂时停顿,核泄漏进一步影响了日本国内的消费和投资信心。日本经济自2010年4季度起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严格来说已再次陷入衰退。但随着地震海啸影响的逐渐消退,以及日本实行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增长,预计下半年反弹力度会比较强劲,全年有可能实现正增长。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上,特别是汽车、钢铁、电子等行业。例如,由于日本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减少或中断,美国和中国的部分汽车企业的生产已经受到影响。总体而言,日本地震可能会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比原来预期的要略低一点,但不会影响到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趋势。

(四)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目前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和势头已经回归危机前的常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和能源出口国的经济增长,这些国家获得的外汇收入通过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又回流到了其它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再度呈现出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全面增长的态势。预计2011年全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6%左右,比2010年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

沙特王储说和伊朗开战会打击全球经济,这句话有道理吗?

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私家车,而我国的私家车数量十分之多,大家出行之时都不喜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会用开车的形式。而开车就必须要加油。如今网上有人讨论,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从美国呢?

所以,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升的时候,进口量不会有大幅增长,但价格方面却出现了较大的涨幅,毫无疑问的是,石油出口商赚发了。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对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所以我国也是全球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之一,那么我国主要从哪些国家进口石油,均价又是多少?

石油含量属于一个国家发展最新工业的基础。无论是从轻工业的角度来说,还是从重工业的角度来说,工业的发展都同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而言之,一个国家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内经济就离不开石油。

而中国一直以来都属于石油消费大国,但是由于我国自身的石油储备有限,所以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来弥补本年度国内石油的消耗量。近年来,进口石油已成为我国汽油消费的主要来源,中国从外购的石油总量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除了沙特,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也是我国的主要原油进口国,我国取这样的策略,主要是摆脱对某个国家过度依赖。因为一旦与这个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过度依赖这个国家的能源,那么就会让我们处在被动的情况,甚至会面临短缺的窘境,取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的办法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也导致了成品油价格水涨船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以来原油价格进行了9次调整,其中有8次上调的原因所在。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会继续取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的策略,和一些石油丰富的国家保持密切关系,并且和他们达成合作协议。

当然,价格最实惠的是伊拉克和伊朗,其中伊拉克是我国第三大石油进口来源地,一季度进口石油1475万吨,均价只有3850元,不到4000元;而伊朗的均价更低,只有3320元,但是从伊朗进口石油较少,只有25.9万吨,交易金额8.6亿元。

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较高,但进口渠道相对分散,中东地区进口量最大,俄罗斯次之,还从北欧、非洲、北美、南美等地区进口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能源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英文高手请进!!英译汉!!在线等答案!!英文翻译中文!!★机器翻译绕开☆

这是很有道理的,沙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输出国家,他们的石油影响着国际石油价格的水平,如果沙特的石油供给出问题,将会影响全世界的石油危机,很多国家都无法正常使用石油,会引起危机,进而影响全球经济。

大宗商品石油的主要供应国和调控主力,作为最富裕的阿拉伯国家,巨大的外汇储备基本全部都是美元和美国国债,基本可以视同于美国的最大钱袋子和油桶,军事地位等同于搞笑的意大利在欧盟中的地位,在中东的影响力主要是对所有阿拉伯国家的教育和宗教投资产生的间接影响力。

胡赛武装袭击使沙特关闭了一半的石油产量,这意味着每天将影响近500万桶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每日产量的百分之五。业内人士称,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将影响市场很大一部分参与者的预期,国际油价短期剧烈波动不可避免,如果损失过大,且影响了供需平衡,那原油期货价格会走高,会不会形成趋势性的走势还需要验证。

油价走高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各不相同。油价高企的影响也体现在金融市场领域,随着油价大幅度上扬,美元价额可能会持续下滑。油价走高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石油国、生产国和途径国,国际油价的急升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利好因素。而对于石油消费国,油价每提升1美元,其生产成本将大幅上升。

2009国内十大经济

但是当油价降低到 $70一桶时, Lukoil 开始亏损了(钱减少)。然而俄罗斯出口关税的改变却让这家公司在一月份赚取了一些利润,在每桶石油$45的价格下,资本支出就像新的勘探和扩大生产一样必定减少或延迟。因为大多数的石油是来自古老的西伯利亚区域,这家公司每年必须为此支付更昂贵的费用,来加强石油的恢复方法用来保证这个区域石油产量的稳定。低油价也使得这家公司有能力去开俄罗斯未发现的石油,这其中的大部分位于不适合居住的Yuzhno Khylchuyu地区。“但是如果在被多的投资不够的话“ IHS Herold的一个名为Jonathan Perlman分析家说道,”当全油价反弹的时候,他将不能从高油价中获利“

然而却有谣言说道Lukoil已经延迟了支付它的一些承包商某事公司否认-alekperov说他不解雇任何雇员。他也象是在继续一个国际消费热潮。Lukoil(卢克)石油最近在意大利的精磨机尔格获得一个$1。8亿元赌注,据说有兴趣购买一个$13。5亿元的西班牙语精磨机里普索尔股权。然而亚历山大burgansky,在莫斯科复兴资本经济的一个分析人士,担心那公司的债券评级可以进入该领域如果公司继续购买它的财富。十二月早些的时侯,Standard & Poor's 降低公司的信用级从积极变到稳定。"他们将会忘记他们的全球抱负一段时间,"burgansky说。"他们此刻没有技术或基金来做这件事。第一优先做的事是成功的在俄罗斯经营它们的业务

天哪,累死我了,自己慢慢理解,可能有些地方翻译的不好,发了我好久时间

一世界各国经济刺激相继推出

关键词:经济刺激 极度宽松

回顾2009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各主要经济体均遭到重创,各国纷纷推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帮助经济尽早走出泥潭。各国相断出台宏观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巨额经济刺激,并取得显著成效,新兴经济体率先走出衰退领跑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经济复苏曙光在望,受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欧元区探底回升,深度低迷日本也已触底。

中国与2008年年底公布4万亿经济刺激,以此来发挥2010年前提振内需的效果;于此同时,各大型商业银行业推出史无前例的巨额放贷行动。与2009年2月签署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连续降息至0-0.25%区间,美联储还于3月18日宣布购买最多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和1.25万亿美元抵押证券。

二G20成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关键词:G20 经济新秩序 金融峰会

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G20)***在美国匹兹堡联合发表声明,宣布G20将取代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协调的首要平台。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G20***分别于2008年11月、2009年4月和9月召开金融峰会,取得丰硕成果:华盛顿峰会为全球协调应对金融危机奠定基础;伦敦峰会成为金融危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匹兹堡峰会则标志着危机后全球经济新秩序的诞生,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未来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影响力。

每一次重大的危机都意味着全球经济秩序的变革。19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发达经济体也受到一定影响。于是1999年在G7的倡议下成立了G20组织,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防范类似的危机重演,增强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三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中国成最大受害国

关键词:贸易保护 两反两保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抬头。WT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34起,反补贴调查23起。全球对华贸易保护展开猛烈攻势,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今年以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截至11月份,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涉案总金额共约120亿美元。

预计2009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将达230起-250起,同比增长将达11%-20%;新发起反补贴调查将达41起,同比将增长193%。

四澳大利亚率先加息,各国“退出”与否成焦点

关键词:退市 经济复苏 加息

百年花旗解体、CIT破产、苏皇及瑞士信贷面临史上巨亏……银行业频频告急使得各国在奋力拯救陷困金融机构的同时,大刀阔斧地进行金融改革。在经济金融情势缓解后,10月6日,澳大利亚打响“退出”第一枪,成为金融危机之后二十国集团中首个开始退出经济刺激措施的国家。市场投资者一方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信心增强,另一方面也对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刺激退出的进程存在担心。

市场投资者认为此举将拉开各国纷纷加息的序幕。分析师表示中国的加息会在明年年中出现,美联储的第一次加息可能也在明年年中。

五美元:2009年一片惨淡

关键词:跌跌不休 弱势美元

2009年美元汇率走出一个明显的波峰。

美元对西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整体变化的美元指数在3月5日达到今年的最高点约89.5,之后,该指数转头向下,一路阴跌。截至目前,美元指数的年内最低点出现在11月25日,约为74.2点。

美元贬值增加了美国出口竞争力,美国出口增加,更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所以对美国来说,的官员们大概就会一面继续念着“强势美元”咒语,一面却对美元下跌袖手旁观。而美元的跌跌不休加上美国启动印钞机直接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引起全球市场的动荡,尤其是对出口型经济国家将带来重创。在临近年尾岁末之时,美元开启一波反弹之势。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美元岁末上涨是市场的技术调整。2010年,美元将继续保持下跌的趋势。

六石油:年初狗熊,年末疯牛

关键词:震荡走高 复苏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2008年7月一度飙涨至147.27美元的天价,随着危机爆发油价迅速回落,今年2月12日跌至33.55美元的低谷,短短7个多月跌幅就达77%,国际原油市场哀鸿遍野。油价低落似乎让世界经济“松了口气”,但2月中旬以来油价又转入震荡上行轨道。第二季度油价上涨了四成多,创下199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单季涨幅。在反反复复的震荡走高中,国际油价在10月21日一度冲上80美元,近期则有所回落。纽约商品原油期货期权资深交易员雷蒙德·卡本告诉新华社记者,“我们在6个月的时间里看到了通常两年才有的变化”。

纵观油价全年波动,“复苏”是一条主线。有分析师称:投资者认为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显著,石油需求最终会上扬。日前,虽然国际原油价格小幅度下跌,但还是收在今年的高位。

七黄金:后危机时代的“王者归来”

关键词:冲千 强势回归

2009,可以说是全球黄金爆发年。

今年全球金价三度冲破每盎司1000美元“天花板”,其间行情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而最终再创新高,从表面上看是受到了经济危机和人们对滞胀担忧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全球金价的走向还是与美元贬值息息相关。

2009年全球金价的走势基本围绕着“冲千”展开。一年中,在演绎了三度冲千、惊心动魄的几轮行情之后,黄金价格终于站上了每盎司1000美元的高位,并且一路直逼1200美元的惊人新高,创造了2002年以来的一轮黄金牛市的新纪录。被经济学家凯恩斯誉为"最后的卫兵"的黄金,正在让全球投资者重新发现其金融属性,强势回归投资市场。

八迪拜:主权债务危机袭来

关键词:迪拜 主权债务 降级

提到迪拜,世人脑海中展现出来的就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人间奇迹和奢侈的生活。然而,奢华背后,却是靠总计800亿美元的债务泡沫在支撑。由于金融海啸冲击全球经济,迪拜的旅游业和地产业遭受重创,收入大幅下滑,泡沫破灭,此前的债务再也捂不住了。迪拜不得不站出来,于11月25日要求债权人延缓催债,从而引发迪拜债务风波,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短短几周内,先是迪拜的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也遭受牵连。另外一家评级公司穆迪也指出,即使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这样的“大块头”如果不能洁身自好,也将面对同样的威胁。而随着主权债务问题的风险不断曝光,许多国际大行和评级机构都发出警告称,主权债务危机可能是明年全球面临的头号风险。

九美国年内倒闭银行140家 创20年新高

关键词:破产 银行危机

2009年10月30日,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宣布关闭加州国民银行等9家银行,创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单日宣布关闭银行最多纪录。11月2日,美国最大的商贷机构CIT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第5大破产企业。截至12月23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公布的美国年内倒闭银行数已达到140家,创20年来新高。由于美国商业地产价格已下跌35%至40%,商业地产信贷和商业违约率持续升高,一些规模较小银行前景仍然堪忧。

美国银行业危机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说2008年美国大银行上演的悲情一幕仍让人们触目惊心,而2009年中小型银行的倒闭潮又给刚刚开始愈合的金融体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更多的银行倒闭表明危机效应仍在延续,上一轮信贷膨胀所导致的资产负债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消化,虽然这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但无疑将拖累实体经济的复苏步伐。

十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无果而终

关键词:哥本哈根 气候峰会 碳排放

12月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五次大会落下帷幕。在这次长达13天的会议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减排原则、资金支持等关键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有超过110个国家的***出席会议。大会闭幕时通过《哥本哈根协议》,重申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依旧很大,在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上未能达成一致。《哥本哈根协议》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将努力推动协议在2010年成为法律文件,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失败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比如,欧洲碳排的碳排权价格暴跌,与会国之间就协议失败相互追究责任。